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不同学科的教材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以2007年出版的人教版高中《历史》为例,教材以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为模块,每一个模块下按照每一单元不同的专题进行编排,从而打破以往以通史编年的编写体例。新的课程标准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都是一个新的挑战。2007版历史教材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新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采用必要的解决方法,对于教学而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的关键是做好"五道题":精设专题、精编试题、精析例题、精研真题、精批习题. 1精设专题 1.1专题复习的意义 1.1.1紧扣书本避免炒冷饭 部分老师认为,一轮复习已经将教材从头至尾地过了一遍,二轮复习就不必再顾及书本,只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二轮复习依然不能抛弃教材,依然要紧扣教材.但是如果二轮复习还是按照一轮复习的模式,将教材重新再复习一遍,势必引起学生厌烦.专题复习则是围绕教材,将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与编排,建立起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既复习了书本知识,又没有炒冷饭的感觉,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3.
中学历史教材采用通史体例,将政治、经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叙述,这对于中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是适宜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学历史教材中经济史的内容与政治、文化史的内容在教学上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有必要认真探讨一个中学历史教材中经济史教学的特殊规律。一、中学历史教材中的经济史 1.经济史教材的编写方法在《中国历史》第一、二册中,经济史的内容约占四分之一,几乎每个朝代都谈到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与北京版高中新课程语文实验教材在内容和呈现方式上,突出了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专题,有一定的弹性,既有助于必修课程基础性、均衡性的实施,又有助于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学习;力求通过新颖活泼的栏目设置促进教学活动的丰富多彩,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推动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通过栏目的合理配置,提示教学的基本线索,引导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并有效实施;配置了相应栏目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充分考虑了与其他课程资源的整合,力求在现有条件下引导教师、学生利用好校内外各种资源进行教学。两套教材的选文、体例及专题探究等明显不同,各有特色。教师应参照两种以上的教材进行教学和新课程实验;准确理解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确定重点,分解难点,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处理好教材"综合性"和"专题性"内容相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晓玲 《教师》2012,(27):91-92
人教版新课标历史教材创立了模块专题体例,取代了原来的通史体例。作为一名一线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我深切感受到新教材的模块专题式体例与原来的通史体例的巨大不同:模块专题式体例按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思想科技文明三个模块进行编排,淡化了通史体系,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历史学科特殊的时序性和整体性,学生学完之后头脑中只有零散的知识点和知识块,没有明确的时间线索。而学习和掌握历史学科最重要、最基础的素养就是要有准确的时间线索。没有明确的时间线索会严重影响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一方面运用政史结合、史地结合、文史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努力探索着新的课堂教学辅助方法,即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明确的时间线索,建立知识的纵向联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经过这几年对新教材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我尝试着借用数学学科中常用的线段来辅助历史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时问线索,效果很好,我姑且称之为“线段教学法”。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推行的情况下,高中历史教学应当做出一定的调整和优化,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良好地教育和培养学生,促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历史。为了做到这一点,应当立足于专题体例,依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历史专题体例予以分析与研究,进而制定新的高中历史教学体系,为更好地展开历史教学活动创造条件。基于此,本文将参考相关资料,着重分析和研究专题体例下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目前新课程实行“一标多本”,主要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四个版本,我们江苏从2005开始采用的人教版教材,分为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和若干个选修专题模块。其中的必修教材是按照中外史合编、专题史体例来编写的,这种教材编写体例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就更加高了。但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了。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之下的高中历史教材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材体例,体现了全新的教材编写理念,它按照知识模块和学习专题编写,不再强调历史学科自身严密的知识体系,而是完全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时代性.教材编写体例的全新变化,对我们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逼迫着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要有脱胎换骨的变化.在新课程历史教学的诸多方法中,笔者认为"演绎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体例,是采用单元编排的,编者把几篇文章编在一起.一个单元的几篇文章,无论是思想性,还是知识性都是有内在联系的.这就要求教师,不要以单篇课文孤立地处理教材,而要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单元教学.所以采用单元教学,正是编者的用意,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郭继福 《教师》2014,(13):61-62
高中历史教学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处于最前沿,其变化之大,前所未有。原来以时间顺序编排的通史体例教材现变成了专题式教材,并且中外历史混编在一起;原来比较单一的阶级斗争史观一统江湖的局面现被多种史观(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所冲击而发生改变。如此剧烈的变化,既是对学生的一种考验,也是对历史教师的一种考验。在教学改革中,笔者几乎每天都在教学现场,  相似文献   

11.
丁一 《教育艺术》2007,(5):23-24
作为教师的我们都清楚地知道:教材不是我们唯一的教学内容,教材是众多媒体中的一种.而教学就是在师生、生生之间对话和交往的过程中就课程文本进行再加工、再处理,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某种满足和体验.所以我们在教学当中应该从数学本身的规律出发,从学生的发展实际出发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组织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多种版本的初中数学新教材正在实验进行中,对不同版本教材在处理同一知识内容时运用的方式不尽相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可以对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促进教学.本文选取新人教版与沪科版的同一内容编排、体例等进行比较研究,梳理教学思路,为实际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对采用专题方式建构历史教学体系的方法一直抱有期待,见于文字的东西是在1997年。当时的想法是,历史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教学,让学生把握一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才是最重要的。专题体例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的历史意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现象。甚至说,专题体例还是提升学生历史意识的前提条件。总之,专题这种教学或学习方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  相似文献   

14.
刘选伦 《贵州教育》2011,(7):39+47-39,47
暑假期间,笔者参加了教育部——2010年高中新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的培训。在这次高中历史新课程网络“国培”中,老师们对新课程都有这样的共识:一是教材编排体例变了,由通史变为专题了;二是教学方式变了,由过去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变成老师不能再搞一言堂了,而必须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了。  相似文献   

15.
《发展汉语》是目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系列汉语教材。在使用该套教材《中级汉语(上)》的综合课上,学生就教材提出了一些意见。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该教材的满意程度,在班级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此调查在编排体例、课文、词汇与语法、课后练习等方面反映了学生们对教材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朱永明 《海南教育》2014,(20):35-35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受教学条件的限制,教材中涉及到的一些情况和事物,学生无法看到或听到,无法理解和接受,这就成了我们教学中的难点。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避免模式化,鼓励灵活多样,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体例新颖,内容丰富,思想开放,着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但其专题体例弱化了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且在内容的编排上把历史割裂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部分,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再加上教材内容有些地方详略不当,对文化基础较为薄弱的艺校学生来说不易学习与掌握。针对这些问题,在工作中需要不断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点,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优化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高中历史新教材编写采取"模块+专题"的体例,新教材模块专题体例删减了历史旧教材中"繁、难、偏、旧"的知识,增加了诸多"新的色彩",使得我们当今的高中历史课堂逐渐"活"了起来,充分彰显了以往历史课堂所没有的魅力。但是,在具体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历史教师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产生了矛盾。而这些矛盾的存在使得高中历史教师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叹:新教材模块专题体例,想说  相似文献   

19.
邓晓冬 《教师》2014,(1):55-56
正一位心理学家说,注意力是心灵的窗户,任何进入大脑的东西都必须经过它。因而上课能否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学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新教材采用专题体例,时间跨度长,理论性比较强,不够具体生动,学生理解难度大,兴趣不浓。那么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应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呢?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历史新课程与以往旧课程相比,无论是从体例、授课内容的设置和教学的目的上都有了彻底改观.就学生而言,学习的难度降低了,教材的趣味性、生动性、可读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对教师而言,新课程带来的却是一次彻底的思想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