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胡克红 《红领巾》2004,(2):115-118
20世纪美国文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文学流派繁多,异彩纷呈;戏剧、诗歌、小说各领风骚,现实主义小说成就最高;文学批评表现出独立性、多元性和科学性;文学创作者具有反传统性与创新性.这些特点使美国文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并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学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化随笔散文与单纯的文学散文不同:单纯的文学散文只是描述人生、情感、个人经历的东西,而文化随笔散文有更多的文化、文艺、思想和其他学科的气息。因此,文化随笔散文与其他散文样式相比,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更有文学和文化味;二是更有理性和思辩性。  相似文献   

3.
1 绪论 绪论部分是全书的一个总论,是对文学艺术的总体的认识。中心是回答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文学有什么特点。从总体上把握文学的性质和特点,对于学习整个课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文学对生活的反映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再现与表现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2)审美意象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4.
影视文学与其他文学体裁比较,有其显著的特点,具有鲜明的表演性、冲突性,作为影视文学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台词具有个性化和动作性。剧本是影视文学的一部分,阅读和欣赏剧本必须熟悉剧本,了解剧情;理清戏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把握住基本矛盾冲突;分析剧本语言,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熟悉影视语言,了解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开拓华语文学的灵性空间“灵性文学”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灵性文学”这一文学概念,是基于圣经的“人论”神学,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零与超越。“灵性文学”的三个层面就是:1、有灵活人的写作;2、呈现有灵活人的思想与生活;3、启示出住在人里面的灵的属性。灵性文学创作在思想、体验、语言三个方面有其特点:神性光照的思想特质、灵性空间的创作体验、信望爱的文学语言。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学是电脑网络与传统文学碰撞的产物,是新世纪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网络文学分为:纯文学、白开水文学、创作文学等几类;其表现手法有短句、互动、模仿、剪贴、角色扮演、乱弹等:其具有开放性、即时性、互动性的特点。网络文学为传统文学带来了新的气象,影响和冲击了当代文学。将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抗战文学”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抗战文学,是指以抗战为题材的文学。从共时性角度考察,抗战文学存在大叙事、现实性、反形式化三大特点;从历史性角度考察,抗战文学则显示出创作发展和人性挖掘深度成正比的特征。抗战文学要出现优秀乃至伟大的作品,有待于我们对民族文学和文化的深刻反思和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广泛吸取。  相似文献   

8.
学科教学,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学科,提高学习水平。一、重视第一堂课给学生留下的深刻印象①非常坦诚的向学生介绍自己,包括缺点。记得一次这样介绍自己,鄙人姓邓,优点多多,如爱看书报、跳绳,但缺点也不少,喜欢晚睡晚起,典型的夜猫子,你们是祖国的花朵,可不能效仿。这样一段开场白,让学生觉得你是一个既真诚又亲切的人,从而喜欢你,进而喜欢你教的学科。②运用适当的故事,让学生直接地感受学科的特点。我曾举过算术课与文学课的故事。著名教授闻一多先生有一次给学生上文学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  相似文献   

9.
欧美作家审美内向化有其社会、思想和审美的深刻根源;作为20世纪的文学主潮,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作家的审美视角都表现了这一特点;作家审美视角的内向化,打破了传统文学封闭结构,为文学发展开辟了新的艺术领域,增加了作品的容量和力度。  相似文献   

10.
1 绪论 绪论部分是全书的一个总论,是对文学艺术的总体的认识。中心是回答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文学有什么特点。从总体上把握文学的性质和特点,对于学习整个课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文学对生活的反映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再现与表现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2)审美意象及其特征。审美意象是文学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是作家艺术家审美认识的结晶,是他们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体验、认识创造出来的具体、可感而又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情境。四大特征:虚实结合、情理结合、主观性与客观性结合、社会功利性与审美愉悦性结合。 3)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特点。文学是用语言作为媒介构造审美意象,其特点为:意象的间接性、概括的广泛性、思想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1.
麦脉 《广西教育》2008,(30):32-34
留学生文学和新移民文学同属海外华文文学,但是由于它们产生的时代、历史背景不同,所处的政治地位、经济状况等方面也不一样,因此留学生文学与新移民文学有明显的差异。本文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从作品的内容、情感特点、文学特点等角度对两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学的虚构性特征 ,西方从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理论 ,直至当代的文学理论 ,历来讲得十分明确和十分突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关于文学虚构性的认识主要表现在明清小说戏曲理论文中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学虽然普遍认识到文学的虚构性 ,但论述文学特征时并不突出它。中西文论在文学虚构性特征认识和重视上的差异 ,主要是由中国文学发展史的特点和中国文学思想的特点造成的。中国文学理论不突出文学的虚构性特征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文学团体的存在和它们的活动是一个很重要、很值得注意的现象。这里试图在尽可能准确地定义这一现象的基础之上来说明: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团体是汉代赋家们开启的;它有自己的成因和特点,在中国文学发展中开文学团体之先河并产生重要的影响,以期引起研究者进一步的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以几部广为人知的日本文学名著为例,从思想构造、结构形式和情感表达三方面分析论证日本文学的主要特征,并与中国文学进行简单比较。如着重描述日本文学的脱政治性,即文学与政治相对分离的特点;文章结构短小松散,逻辑性弱的特点;以及情感表达丰富,对自然的歌颂及其中蕴含的"物哀""无常观""消亡之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高校文学课程倡导“多元、质疑、探究”的教学模式,然而,目前汉语教育硕士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忽视文学课程的学科特点、欠缺对学生生源特点的分析把握以及文学课程设置的不合理等问题。为了改变这种低迷困境,可以尝试多种途径予以突围。明确文学课程的教学理念,实施探究型的专题教学;强化问题意识,提倡质疑探究精神;拓宽教学视野,走与中学文学教学相互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16.
西方体验美学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它的意义在于突出了个人的亲历,又注重对他人体验的感悟.体验阅读的特点表现为超越性、亲历性和直觉性.当前文学文本阅读教学中的现状暴露为教师、学生缺乏个性阅读体验和阅读课堂缺乏真正的实践活动等缺点,而体验阅读教学能够真正深入文学文本的实质,确保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体验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为以课堂开放促进体验,以表达整合体验,以理性深化体验,真正通过体验达到理解文学文本与自身意义构建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学生对英语的需求越来越明显,所以在我国掀起了一股股学英语的狂潮。与此相反,汉语言文学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也越来越小,而如果想改变这种现状,让大学生重新关注汉语言文学,激发他们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首先应该知道影响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的因素有哪些,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此,文章首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进行了阐述;其次,探讨了当前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阶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对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邵洵美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洵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知名的唯美派诗人、出版家和文学活动家 ,关于他的研究一直未能形成规模。他的诗歌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国颓废主义诗歌的代表 ,追求刺激与堕落 ,追求现世的享乐 ,唯美、唯我、唯感官 ,格调低下。但近年也有认为 ,其诗前卫、先锋 ,擅长将自然影色织入人工的情色世界 ,意象色彩绚烂。另一方面 ,其特点又是其缺点 ,放荡、颓废的想象为其带来恶誉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文学源于生活"的命题提出质疑,认为这一命题是笼统而未够缜密的.文章在分析和补正"文学源于生活"命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文学本质的一个新认识:文学起源于过度应激反应的缓解需要.  相似文献   

20.
英美文学课程对提高大学生英语文化素养和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拓宽学生专业知识视野、积淀英语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国内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学体制、教学模式方面的缺点,阻碍英美文学教学的创新改革。因此,应在教师与学生、文学史与文选、电影与文本之间构建有效的互动关系,全面推行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以提高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互动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