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重耳是威震四方的春秋五霸之一,从《左传·晋文公重耳之亡》可知艰苦的流亡生活是促成他成功的重要原因,具体地说,又可以从生活环境、众人帮助等客观原因以及性格、精神等主观原因两个方面入手,透彻地了解晋文公重耳何以在流亡中成长为一代霸主。  相似文献   

2.
1942年,郁达夫、杨骚、巴人、胡愈之、沈兹九等知识分子无奈地卷入到二战中的流亡大潮中,他们也将个人的流亡经历比之成书。文章主要对沈兹九的《流亡在赤道线上》与胡愈之的《少年航空兵——祖国梦游记》进行解读。对列维·斯特劳斯而言,流亡是另一种人生的开始,《忧郁的热带》充满了浅吟低唱的乡愁,这种乡愁以流亡者的精神苦痛为底色。从文明古国万里投荒,人迹罕至的原始丛林成为他们的栖息之地,沈兹九的流亡书写忧郁而苍凉,诗意浪漫,胡愈之的南洋文本则激越而乐观,作者热情地呼唤着新中国的诞生。不同于西方流亡书写对个体生命本质的省思,中国流亡知识分子的南洋书写充满了浓郁的启蒙色彩,彰显了他们在现代知识分子与传统士人的感时忧怀精神。  相似文献   

3.
杜甫早年曾长期漫游,晚年又长期流亡。他流亡的足迹遍及秦、陇、蜀、荆、湘等地,王安石《杜甫画像》诗中的“饿走半九州”即指此而言。他在西南流亡九年之后,于大历三年(768) 冬进入岳州,到大历五年冬在湘江舟中病逝,才结束他长达十一年的流亡生活。他在岳州一带不到两年,给我们留下内容丰富的诗歌有百篇之多,而历来的评论家大都未给予  相似文献   

4.
奇后与脱脱高邮阵前被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庚申外史》提供的资料,脱脱驱逐伯颜是在顺帝、奇后支持下所为,自此奇后成为脱脱的内援。脱脱权力膨胀,与顺帝发生矛盾而第一次被罢相,其复相乃得奇后之援助。后脱脱因议授皇太子册宝礼而得罪奇后,因此,失去内援,最终导致高邮阵前被贬。  相似文献   

5.
《东坡先生墓志铭》是苏轼之弟苏辙的亲笔墓志,苏辙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再现了苏轼的一生。元代脱脱《宋史.苏轼传》是在墓志铭、笔记史料的基础上加以润色而成的,中间穿插有不同时期苏轼上表的疏、议,内容详实,前后连贯。林语堂本《苏东坡传》和王水照、崔铭本《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都是可查可考、资料详实、内容丰富的人物传记。  相似文献   

6.
元脱脱等人撰修的《宋史·儒林传》,是《宋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了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历来为中外研究者所重视。但是由于《宋史》成书仓促,又非出于一人之手,因此,在史料剪裁、史实考订等方面存在着不少缺点,《儒林传》亦同样如此。为了不使研究者在引证史料时以讹传讹,求得一个正确的结论,我在阅读宋人书册的过程中,就其中几位人物的记载错误之处,作一辨正。  相似文献   

7.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在北平以“清君侧”之名举兵,通过“靖难之役”夺取了侄儿朱允炊的帝位,是为明成祖,而建文帝则下落不明。历来关于建文帝的去向,史书记载各异。有说“自焚”而死,有说出亡民间了。自此成为了六百多来年的一桩谜案,使得后世的学者试图从现存史料的各个方面去探寻明建文帝的下落。  相似文献   

8.
作者评述<流亡一一抗战期间东北流亡学生口述历史>一书,从一个过去人们关注不是很多的东北学生流亡史侧面,补充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东北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事实.与目前同类著作相比,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对东北流亡学生口述历史的活生生地抢救.二是在口述历史的采撷和整理上.所表现的全民抗战这一强音,也让人对时代主流加深了认识.它的价值还表现在对迄今一些仍然不能正视日本对华战争侵华性质论调的回应.和所有口述历史一样,<流亡>的史料势必将成为史学家获取资料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9.
关于滇越铁路滇段的兴工时间,学界诸说并立,存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二月、光绪二十九年(1903)八月、光绪二十九年(1903)十一月及光绪三十年(1904)一月等歧见。究其原因,除对不同材料缺乏辨析的使用而外,亦涉及研究者对铁路兴工概念的认知龃龉。借助核心史料法文原始工程报告Le Chemin de Fer du YUNNAN及时人日记、信件、回忆录与地方史志等异质史料的爬梳与考异,滇越铁路滇段兴工时间获有初步结论,应为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月。  相似文献   

10.
北岛论     
从人们对北岛的误读与隔膜及其与文学史之间达成的合谋着手,阐释了恢复“《今天》派”命名和重勘北岛文学版图之必要;以流亡为界碑,梳理了北岛流亡前的“废墟诗歌”之得失,同时从“常”与“变”之辩证关系的角度,详细地解读了北岛流亡后的“流亡诗歌”,归纳出了它们在思考诗人与母语之间的关系及其作为流亡者对祖国的深厚爱情、揭示生活与幸福的不真实性、个体话语存在之可能和难度、质疑本体论和逻辑世界、返乡的坚定指向及其困难等方面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1.
清代司法实践中,对于发生在奸非案内的亲属杀伤行为,处置不同于一般的亲属杀伤行为,因奸而杀伤亲属,即便是卑亲属,处罚也极重;若因拒奸或捉奸杀伤亲属,即便是尊亲属,也从轻处罚,甚至可以免责。说明比起亲属间的杀伤,法律更重视奸非问题,从中也折射出古代社会亲属之间严格的性禁忌观念。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日常管理是一个传统的命题 ,但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 ,教育观念和教育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高校学生日常管理也必然有其新的内涵和意义。我们必须将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 ,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13.
谢彬出身贫寒,八岁入私塾启蒙,喜读王船山《遗著》。曾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尔后,留学日本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参加反袁斗争,受孙中山赏识。归国后,赴新疆考察,著有《新疆游记》一书,孙中山称他为有志之士。后赴云南调查,著成《云南游记》。在北伐战争中任职,大革命失败后,退隐家园,著书立说。1947年任船山中学校长,第二年病故,享年61岁。毕生著述达30余种,近千万言,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学者。  相似文献   

14.
A total population study to analyse socio-economic status (SES) concomitants of violent and nonaccidental deaths involving children in Queensland, Australia is reported. Cases were traced from coronial files of the Institute of Forensic Pathology, Queensland. All children dying of nonaccidental injuries, neglect, and murder were included. Children were excluded where death was part of the neonaticide syndrome of pregnancy-parturition-concealment. Socioeconomic status scores were assigned to each case using the Congalton four point scale of occupational status. Of the 43 children in the study, 58% were girls. The age of greatest risk of death was in the 1st year of life. A second modal age at 3 years was evident for children who were murdered. Differences in age distribution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were evident between children who died as a result of nonaccidental injury (N.A.I.), and those who were frankly murdered. All of the children who died as a result of N.A.I. were from lower socioeconomic groups. However, the socioeconomic status distribution for all violent deaths (N.A.I., murder and neglect) is not unlike the socioeconomic status distribution for the general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5.
杨慎,明代正德六年状元,因嘉靖三年“议大礼”事件,被谪戍到云南永昌卫①,三十五年未能获赎,最后客死他乡。杨慎在滇三十多年,其足迹遍布滇、川、黔三省,特别是云南的大部分地区,他对这一地区的思想感情和地理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蔡锷任云南都督时期,在政治上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一系列行政改革,使云南政治开始向民主化转型。在经济上整顿财政,振兴实业,投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了云南工业化、都市化进程。在教育上扩大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推行军国民教育,促使云南教育向现代新式教育转变。蔡锷为云南的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瘴气是历史时期在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存在的,对人体生理机能乃至生命产生严重危害的自然生态现象,对瘴区各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瘴气的产生及存在有其特殊的自然地理及生物环境因素,因地理、气候、生态等因素的差异,各瘴区瘴气存在的具体原因不尽一致。云南既有其他瘴区瘴气存在的地理、气候和生态条件,也有特殊的地理及生态基础,使云南成为瘴气存在时间较长、瘴气类型复杂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8.
耶律余睹事件是指发生在辽朝末期天祚皇帝保大元年(1121年),最高统治集团为争立储嗣而引发的文妃被害、晋王受牵、耶律余睹降金的事件。经考证,得里底(萧奉先)陷害,并非余睹要谋废辽主,事发地当在"军营"之中,驸马萧昱参与了余睹事件,余睹投降金后由于不得志最终又背叛了金,一度想要投靠夏,但又遭到拒绝,最终被杀而告终。  相似文献   

19.
密什克栋固鲁布是清末民初新土尔扈特部落右旗亲王衔札萨克多罗弼哩克图郡王,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现有史书对其生平缺乏详细记载或存在记载错误。《光绪朝朱批奏折》表明:密什克栋固鲁布并非舍楞的五世孙,而是六世孙,他的母亲病故于光绪七年十二月十八日(1882年2月6日),父亲凌札栋固鲁布病故于光绪十年正月十八日(1884年2月14日)。凌札栋固鲁布的长子是头等台吉达密灵栋固鲁布,同治十年(1871)因天花病故。密什克栋固鲁布为凌札栋固鲁布的次子,生于同治七年(1868)。光绪十年五月二十九日(1884年6月22日)密什克栋固鲁布袭爵,光绪二十年八月十三日(1894年9月12日)补授盟长,1912年10月19日晋封为亲王,1920年8月病逝于绥远(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根据当时以虚岁计龄的习俗,享年五十三岁(1868—1920)。  相似文献   

20.
诸葛亮七擒孟获地新考:湖南靖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观点认为,“七擒孟获”在云南,这与《三国志》及《三国志注》有矛盾。《三国志注》所注“泸水”当在今广西境内。以靖州县为中心的湘黔桂边境区域发现大量诸葛南征遗迹;《三国演义》所述诸葛南征地理风物与靖州实况惊人吻合。湖南靖州最有可能是孟获故里和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发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