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钱海荣 《现代语文》2010,(9):113-115
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要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相似文献   

2.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圣陶先生的这段论述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乃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使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呢?  相似文献   

3.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课标也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学生须能看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老的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是完全一致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语  相似文献   

5.
关于语文教学,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里叶老把两个“自能”作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和衡量教学成功的标准,可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多么重要。通过教学活动把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起来,这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6.
张艳秋 《黑河教育》2012,(12):17-17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是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须做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在实施素质教学的今天,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掌握一把金钥匙,可以自己去打开知识的宝库。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呢?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至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相似文献   

10.
根据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如何帮助学生实现这两个“自能”呢?笔者在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探索,并注意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自能作文”,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和认识。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摘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17页。以下语录均摘自该书。)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  相似文献   

12.
周波 《生活教育》2014,(7):118-120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写作等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宜空讲知识。或以为多讲知识即有助于写作能力的长进,殊为不切实际之想。——叶圣陶  相似文献   

13.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又有人以为学习语文课之目的惟在作文,读书盖为作文之预备,故讲读之际,喋喋言作法,言技巧。我则语之以读书亦为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裨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果能不为死讲乱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以达到"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目的。叶圣陶先生对此已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语文教学,就是这么回事:教会学生读书和作文,使学生在读和写的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语言文字,并从中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怎样达到这个最终目的呢?叶先生又说:"唯在启发导引"。这里且不说作文,在阅读方面究竟怎样"启发导引"才能得法呢?我认为要着重在培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语文既然是一种工具,那么,语文教学的实质就应该是使用这种工具的技能训练,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可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吕叔湘先生也说:"学习语文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技能。"而技能的培养,但靠教师讲是难以能形成的,必须开展行之有效的训练活动,  相似文献   

17.
读的训练应达到的三个要求呼和浩特市师范附小杨政叶圣陶先生对语文教学的目的在《语文教育书简》中作了这样的表述:“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非常快,也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未来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看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教学之成功。"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脚踏实地的培养好学生的自学能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717页)叶老在这里强调的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就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独立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的自学,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课前自学、课堂自学和课后自学三个阶段。这里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 :“学生须能读书 ,须能作文 ,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 :自能读书 ,不待老师讲 ,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 ,乃为教学之成功。”这就是说 ,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 ,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老师独立读书作文。那么 ,我们语文教师 ,又该怎样实现这一最终目的 ,如何引导学生去读书、作文呢 ?简单说来 ,这是一个教学方法问题。语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语文教材文质兼美 ,为学生展现出一片浩瀚无垠的知识的海洋 ,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语文教师的责任 ,主要在于把学生领进这个世界 ,并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