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八七”会议后,土地革命是以井冈山斗争为起点,随着红军战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波浪式地向前推进。这个斗争历程,各个革命根据地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以中央革命根据地(在此之前,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最为突出,可以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参看《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752页注[3]),本文拟着重介绍中央革命根据地在1929—1931年间土地革命的一些情况,以供教学参考。这里先简单回顾一下前期(1927年秋—1928年底),即“井冈山时期”。这是我国土地革命的初创时期。打土豪,分田地是在激烈的战争环境中摸索前进的,没有任何经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和全国各革命根据地一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这是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土地革命中,中共红七军前委书记邓小平同志吸取了中央苏区土地革命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右江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正确的方针和各项政策,在比较短的时期内领导和发动右江各族贫苦农民开展了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分地”的斗争。右江土地革命取得了一定成绩,积  相似文献   

3.
土地革命中,正确地划分农村阶级成份,既是阶级路线的重要内容,又是能否正确贯彻土地革命路线的必要前提。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通过领导土地革命斗争的实践,党对划分农村阶级成份逐渐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标准。中央苏区是党在这个时期创建的一块规模最大的根据地,同时又是当时全国各根据地的中心,探讨中央苏区土地革命中对农村阶级划分标准的逐渐完善,可以基本看到党在这个时期对农村阶级划分的认识的发展过程。本文就此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金融的先声──湘赣革命根据地金融建设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建设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源头可追溯到土地革命时期。本文主要论述土地革命时期湘赣革命根据地在金融建设方面的历史,阐述其建设过程及成就,指明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相似文献   

5.
金融建设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源头可追溯到土地革命时期。本文主要论述土地革命时期湘赣革命根据地在金融建设方面的历史 阐述其建设过程及成就,指明其在历支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开始于中国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也在逐步探究和建立起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体系。解放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走向了新民主义革命的道路。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崭新的工农政权。革命根据地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苏区时期,二是抗日民主根据地时期。两个时期因革命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7.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走武装夺取城市进而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但遭到了失败。毛泽东带领部队来到井冈山地区,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沿着这条道路,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相似文献   

8.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我党领导下较早开辟的一块革命根据地。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海陆丰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海陆丰人民在中共中央、广东省委和东江特委领导下,为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与巩固苏维埃政权,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为总结海陆丰革命的丰富经验,本文试图从理论与革命实践的结合上,论述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湘南起义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牵制了敌人,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创造了条件;产生的武装力量和游击战术的成功运用,为井冈山根据地武装斗争的开展和胜利奠定了基础;开创的将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的先例,为井冈山根据地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根据地三者紧密结合的建设道路提供了范例;政权、军队建设的经验,为井冈山根据地建设奠定了基础;它的伟大实践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领导一支“秋收起义”的部队向井岗山进军,在那里建立起湘赣边区工农民主政府。从此,这个以引井岗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巩固,并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与井岗山毗连的攸县人民,也就在当地党的领导下揭开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从事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土地革命时期,我党不仅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政权,扩大了红军,而且创建了银行,发行了货币。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的出现,是我国货币史上值得注意的一件大事。这些货币是我国货币史的珍贵资料,也是十分宝贵的革命“遗产”。当时,各苏区的经济条件很差,技术设备十分落后。各种物资相当匮乏。各革命根据地克服种种困难,千方百计,因地制宜,解决发行货币中的问题。没有原料,就用土纸、布、油布来代替;没有印刷机,就用石印、木刻版,甚至用腊纸来解决。铸币没有铜材就用废子弹壳与炮弹壳,有的苏区还用竹筹代替货币。这些货币实物是我们党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革命斗争与经济斗争的历史见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为夺取革命的新胜利,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当时的具体情况,亲手创建了第一支中国工农红军和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崭新道路,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毛泽东同志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完整地说,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的紧密结合。这个三位一体,就是实行“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  相似文献   

13.
发展中的临沂成人教育王茂胜临沂市地处鲁西南的沂蒙山区,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区是全国的老革命根据地之一,沂蒙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几年来临沂市的成人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党的工作重点,根据全市经济欠发达的现状,始终把培养当地...  相似文献   

14.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湖南的赤色邮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赣、湘鄂西、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据地普遍建立了赤色邮政,担负苏区党政军民的信件、文件、包裹和报刊的传递任务。在当时条件下,它对于加强根据地的交通、发展邮电通信事业,辅助苏区的军事通信,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对湖南的土地革命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教育正规化政策的纠正,从课时安排、实用性课程设置以及学科课程内容等多个方面构建起与革命根据地乡村社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体系。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形成,不仅有效推动了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普及,也第一次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真正探寻出了乡村学校教育与农村社会实际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成为革命根据地普及教育、提高生产力、改善生活水平和实施民众动员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非常重视对农村的调查研究。为了解大革命失败后的国情,他身体力行,在农村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在中国共产党内,他较早地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任务,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等一系列科学的思想。这些思想是在调查研究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7.
<正> 毛泽东同志从一九二九年一月进入中央苏区到一九三四年十月长征,在中央苏区从事革命实践长达六年之久。当时我们党有了北伐战争从胜利到失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又有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毛泽东同志亲自领导开辟了井冈山和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不仅有了在军事上指挥反一、二、三次围  相似文献   

18.
根据地时期的涉县成人教育刘福魁1940年春,八路军“一二九”师经过艰苦的抗日反顽斗争,解放了涉县全境,从此,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倡导的成人教育便逐渐开展起来.成人教育的开展对提高根据地干部民众的政治文化素质,早日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培养了大...  相似文献   

19.
苏区时期,中共在土地革命过程中推行了"反富农"的政策。中共承认,土地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而富农的本质属性是农村资产阶级,由此从理论上无法得出土地革命时期"反富农"的合理性。然而,通过考察土地革命的实践,发现中共的"反富农"政策依然具有逻辑自洽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和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南梁革命根据地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在南梁革命根据地局部执政的历史,在党的建设、土地革命、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卫生建设、统一战线等领域形成了宝贵的执政经验,并对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