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金卡诞生仅3年,但金卡家族“繁衍”之快,令人目瞪口呆。1993年度制作企业金卡的单位仅有15家,17个品种,1994年度制作单位增至  相似文献   

2.
企业拜年卡,又名企业金卡,简称“金卡”,是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以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为载体、将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背面图案缩小或取消,印刷申请发行单位提供的新内容,并交由申请发行单位自行支配使用的一种邮政用品。(以下简称“金卡”)“金卡”的产生和发展 1991年底,原邮电部在贺年邮资明信片的基础上,推出了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1993年底发行时,  相似文献   

3.
李忠 《集邮博览》2014,(5):54-55
正金卡极限片,顾名思义就是以企业金卡为载体制作的极限片。从1992年底开始,邮政部门以贺年有奖明信片为载体,为企事业单位印制广告邮资片,美其名曰"企业金卡"。这项业务一直延续至今,每年都有大量的企业金卡问世。如今,企业金卡已不只是面向企事业单位,甚至个人也可以申印(最少印数是100),名称也改为"邮政拜年卡"等等。但是,集邮爱好者还是习惯地称之为"企业金卡"。企业金卡一经问世,就引来无数集邮者争相收集研究。1993年  相似文献   

4.
金培 《集邮博览》2014,(8):44-46
正拜读《集邮博览》2012年第11期刊登的《企业贺年有奖片不都叫金卡》(以下简称"叫金卡")之后,笔者认为,其中有关企业金卡的若干说法不太确切,现根据所见资料谈谈自己的见解。一、关于企业金卡的起源"叫金卡"称:"当年在筹印1993年贺年有奖片时,中国邮政广告公司(以下简称中邮公司)联系了15家获得国家金奖产品的企业,在贺年有奖片背面加印广告。由于这些企业的产品都获得了国家金奖,所以在广告图的下方印上一行文字—贺年(有奖)明信片企  相似文献   

5.
我爱收藏邮票、书画及相关的艺术品,1995年在挚友的影响下迷上了企业金卡。邮资企业金卡能够用于通信,是一种不寻常的艺术性邮品。由于囿于西安时间长,人员关系比较密切,促成了《收藏》杂志社、秋林公司制作过图案优美的金卡,又和中国工商银行西安分行热爱收藏的朋友一起建议以古画为题材作图案制作企业金卡,这些单位的企业金卡获得了集邮爱好者的喜欢和好评。在陕西国际投资公司以文物图案制作企业金卡套卡过程中,我参与了文物的挑选和试印样张的一些工作,陕西是个文物大省,国家瑰  相似文献   

6.
1992年企业拜年卡面世,它是在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专门为企业作“拜年”之用的一种明信片,同时可以宣传企业形象,介绍产品,集邮界称之为“企业金卡”。当年仅发行41种,239万多枚。经过10年,到2001年金卡发行量达到13000多万枚。为什么金卡发展得如此快?因为金卡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被誉为“永久性广告”的金卡收费低廉,为其发展铺平了道路。有人埋怨金卡发行过于膨胀,增长太快,希望缩小发行量。我认为有这种想法的人可能不了解金卡的发展历史。作为沟通企业与用户之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大连市首批企业金卡(大连第一有机化工厂2种,大连商场、大连冷冻机厂各1种)的发行,市邮票公司于1994年12月1日发行有奖纪念封1种。为配合纪念封与企业金卡的发行,市邮电局于12月1  相似文献   

8.
读者看到此篇文章的时候,2003年企业金卡已经发行了,笔者在此放一个“马后炮”,对2002年的企业金卡情况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以便读者与2003年的企业金卡进行比较。一、发行时间有所提前。以往企业金卡的发行总要落后于同年的贺年(有奖)明信片,早的要到12月中旬,迟的更要拖到春节前后才能交货。我从江苏省邮电印刷厂了解到,每年12月份到次年春节前,前来催货、提货的客户络绎不绝,由于企业金卡的时效性很强,越往后拖,其宣传效果就越差,因此客户对此也时有怨言,但2002年企业金卡和贺年(有奖)明信片是同步发行  相似文献   

9.
1994年的《傅抱石作品选》(1994-14)邮票选取了傅抱石的6幅代表作。邮票发行后,江西又把他的其它作品陆续作为企业金卡或加印广告邮资片的画面。 1998年,南昌市集邮协会印制的名人名画企业金卡4种,其中第3图为傅抱石的一幅扇面画(图1)。1999年,江南文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傅抱石诞辰95  相似文献   

10.
企业金卡(企业拜年卡)上的生肖年年有,而且越来越多,呈直线上升趋势。首枚生肖金卡——六十花甲子1993年企业金卡在贺年(有奖)邮资明信片基础上面世,是当年惟一的一枚生肖卡,6401企业金卡成为开路先锋,这枚金卡十分特别,没有厂长标准像、没有产品图像,正中摆着一个六十甲子年表,顶头一排是12生肖剪纸,因为当年是鸡年,所以鸡打头。六十花甲子,图覆盖面广,拿到企业金卡的人,都想查查自己的属相,再一看原来是6401发行的,就  相似文献   

11.
企业金卡自1992年诞生以来,北京的金卡集邮组织对历年发行的企业金卡进行了六次评选。第一次评选是1994年10月8日,《中国集邮》编辑部、《科技日报》社金卡尔广告公司和《邮政指南报》社在人民邮电出版社联合召开企业金卡研讨会,对1993年和1994年的金卡进行研讨。与会人员现场评选,评出一个最佳卡,两个优秀设计卡和两个最佳广告用语卡。  相似文献   

12.
企业金卡诞生10年,有关企业金卡的集邮文献主要是历年出版的金卡目录。最早出版的《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目录》是1994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张巍巍、王泰来、林轩编。大32开66页,铜版纸彩色印刷,其中收录了1992年至1994年全部的中国邮政普通型、贺卡型明信片、保险明信片和广告明信片、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和有关资料,附有相关文件。  相似文献   

13.
金卡之情     
说起“金卡”,我最先接触它是在1992年底。那时我因收集1993年贺年(有奖)明信片而收集到了1枚被冠以“企业金卡”的“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贺年(有奖)明信  相似文献   

14.
企业金卡十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国经济在改革中腾飞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市场经济旺盛的生命力。2002年企业金卡上亿的发行总量,在1992年发行之初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回顾这十年企业金卡的发展历史,它经历了几个过程。金卡发行初期阶段,人们从不认识到认识,这是一个重要过程。1992年底企业金卡正式发行上市,它不是通过邮政窗口或邮票公司出售,而是由企业自主分发。由于发行方式打破了惯例,也未加宣传,所以有人认为它缺少严肃性和权威性,没有什么价值,加之面市后很长时间无人知晓,大量的金卡在默默无闻中自然消耗  相似文献   

15.
冉中光 《中国集邮》2001,20(7):34-35
“蛇年”兑奖小版张是2001年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含企业金卡,下同)三等奖的奖品。它的横空出世,给低迷长达4年的中国邮市注入了兴奋剂,凝聚了新的亮点,带来了鲜活的生机,给困惑迷惘的邮人送来了阵阵和煦的春风。它的出生,使我国企业金卡及其它的母体普通型贺年(有奖)明信片的发展前景,展现出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16.
乐在集卡中     
到2003年,企业拜年卡发行整整十周年了,对于收集企业拜年卡的邮友来说,是该好好庆贺一下。进入20世纪90年代,邮市几次走入低谷,打折票铺天盖地,某日我收到一邮刊,内容就是企业拜年卡(当时叫“企业金卡”),我当时不知此为何物?就去函向其请教,经其介绍和启发,我开始走进了企业金卡的收集行列。因“金卡”的发行刚刚开始,且发行品种又不很多,很快就集齐全。因当时的“金卡”印量都很大,往往一种卡占了好几个组号,收集组号又成了我收集的目标。随着同各地邮友的交流,组号也集得差不多。为便于收集交流,我出了一份交流刊物《青岛邮苑》,是用电脑打字  相似文献   

17.
子心 《集邮博览》2011,(11):46-47
企业金卡自1992年问世至今,发行过的种类不计其数,题材更是包罗万象,受到很多集邮爱好者的青睐。众所周知,企业金卡的主要功能是广告功能,但笔者在收集企业金卡的过程中却发现,有的企业金卡还有其它的附加功能。  相似文献   

18.
2004年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与前几年比较,去掉了兑奖副片背面的装饰图案(邮政娃娃、年花)和冗余信息(领奖人填写内容、年份等)。仅有“新年快乐”四个字。企业金卡无形中增加了35mm×100mm的片幅,整体设计更为灵活。  相似文献   

19.
李忠 《集邮博览》2011,(2):80-81
笔者是个极限集邮爱好者,特别喜欢收集用企业金卡制作的极限片(也就是俗称的“金卡极限片”)。在收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澳门邮政在澳门回归祖国后发行的许多邮票,也可以用内地的企业金卡来制作极限片。特别是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重大事件题材的邮票,常常能找到与之相匹配的企业金卡。下面笔者分类介绍几枚用企业金卡自制的澳门邮票极限片。  相似文献   

20.
企业拜年卡从1993年发行以来,至今已逾8载。最初名为“企业金卡”,后正名为“企业拜年卡”。1993年发行的“金卡”上,每个企业都有它的强项,知名度很高。“金卡”上突出贺新春、贺新年、吉祥如意的贺辞。这是当时企业金卡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