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于安洁拉·卡特在其作品中有意识地、积极地探讨关于性与性别的议题,她对传统童话故事的重新演绎一直以来吸引了众多文学批评家的关注.文章分析了短篇故事集《血室》中卡特是如何解构性别规范的,并选取该故事集中的三篇故事——《里昂先生的求婚》、《血室》以及《老虎的新娘》作为文本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借鉴了雅克·拉康和朱迪思·巴特勒的理论,探讨卡特是怎样揭示并解构了传统童话故事里暗含的性别规范.  相似文献   

2.
关于香港“四大天王”之一黎明的情爱故事,在民间有着相当多的传闻,而这些传闻又都撩得黎明的歌迷,尤其是女歌迷神魂颠倒。最近,有人把黎明曾经拥有的,与10位影视图女星的情爱总结出来。  相似文献   

3.
代表汉乐府民歌最高艺术成就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一座高峰。笔者试图通过对故事中的“遣归”、“求婚”、“合葬”这几个至关重要的情节的探讨,进一步再现刘兰芝善良能干、知书达礼、刚强不阿、理性抗争的正义形象。  相似文献   

4.
主要对天王堂上部穹隆体壁画进行了考证,结果表明其内容是依据法贤译《佛说瑜伽大教王经》的同本梵文原典《幻化网大怛特罗王》所绘的。天王堂下半部主要表现的是以胎藏大日为中心与八大菩萨、四天王像。图像的传入很可能与天息灾(法贤)、施护在曹延禄执政时期“从北天竺国诣中国,至敦煌,其王固留不遣数月”之事件相关。天王堂图像的释读对敦煌乃至中原宋代后期密教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曾听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非常想娶农场主漂亮的女儿为妻。于是,他来到农场主家里求婚。  相似文献   

6.
故事简介城中名流盗太太(郑秀文)被富家公子Steve(吴嘉龙)追求,以家传之宝作求婚礼物,疯狂喜爱珠宝的盗太太答允下嫁。  相似文献   

7.
[我是玉树临风天下无敌的张善为,我本善良的善,天下为公的为。接下来说个故事给你听喽!]在台湾演艺圈苦苦奋斗了近5年的张善为终于带着自己的首张专辑《失心疯》来到了内地。一个故事吗?专辑的第一首歌《2003 Give me 5》用与众不同的[多情嘻哈]为你讲述了台湾综艺小天王张善为长长的[血泪奋斗史]!怕你不过瘾,Easy再为你奉上关于这个客家小伙子的5个私房小故事。  相似文献   

8.
脑力激荡     
擂主:卢一重庆市南川区隆化六校卢一:哈哈,我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位漂亮的公主,很多小伙子前来向她求婚。  相似文献   

9.
人们熟悉《霸王别姬》中的虞姬,但很少有人知道她嫁给项羽的故事。相传虞姬原名丽姬,住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平江路仓街丽姬巷。她才华出众,姿色倾城,惹得附近的小伙子纷纷托媒向她求婚。可是丽姬对那些平庸的青年一个都看不上,便托辞说:“我曾做过一  相似文献   

10.
认识:有恋爱关系的男女朋友被称为 girlfriend和boyfriend,这个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求婚:英文中求婚叫做propose to sb, 名词是proposal。这里的求婚并不一定都是男人向女人求婚。She declined his proposal of marriage.(她拒绝了他的求婚。)  相似文献   

11.
白娘子形象的塑造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蛇妖期形象、半人半兽期形象、美和爱的化身。方成培受到清中叶个性解放思想的激扬,在《雷峰塔》传奇中,把白娘子塑造成为一个美丽、坚贞、忠于爱情、有斗争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中国女性的典型、美和爱的化身,从而使白蛇传故事的主旨由宣扬色空观念、人妖不能共处转变为对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的歌颂,这是白蛇传故事发展的巅峰。白娘子形象的演变包含了广大人民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同时也是社会对女性、对情欲的宽容度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二拍"中的婚恋小说有25篇,其中有12篇认为故事中男女之姻缘是前世注定的,约占所有婚恋小说篇目的48%。这些宿命婚恋小说虽明言宿命,实际上都表现青年男女争取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的时代主题,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宿命论思想是作者制造悬念的一种方法,为故事情节制造巧合、删枝削蔓的提供了观念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东西的小说《救命》讲述了一个情节趋向极致荒诞的故事——为了满足麦可可这一精神偏执的女子的过分要求,好人孙畅贡献了自己的婚姻.之所以荒诞而又圆满,原因在于这一故事情节只是抵达作品内蕴——探讨有关疯癫与理性的命题的工具.在生命陨灭的压力面前,疯癫与理性可以转换;当理性无法提供救赎的时候,生命可依托之物只余疯癫;表层上孙畅拯救了麦可可的生命,深层地作为信仰之象征的麦可可通过“疯癫”使孙畅从实用理性的禁锢中同样得到了救赎.  相似文献   

14.
媒介的不断演化,揭示出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形态丰富的故事传统。从故事史的整体上建立起《白蛇传》媒介因素的历史关系,口头媒介无疑是切入《白蛇传》故事传统的有效媒介形态,由此,不仅可以从媒介的角度建构一种故事观念,还可以深化我们对现代《白蛇传》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5.
乌兰察布市作家孔庆元、刘亮的小说《大山儿女》讲述了一个关于中国北方乡村青年男女奋斗、成长的故事。该文试图通过解读小说在客观层面提出的"是什么阻碍了青年男女婚姻爱情的幸福之路"这样一个命题,来反思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进程中的困境。作者认为,主人公婚恋不幸福根源于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因子,其具体表现为:儿女情长让位于家国利益;从一而终的贞节观念;含蓄内敛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6.
在传奇《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于梦中结合,经寻梦不得后,她相思成疾,继而病亡.汤显祖因袭前作情节,避开她和封建婚姻制度的矛盾,让她死于疾病.但从深层次看来,这与《牡丹亭》的主旨、作者的儒家思想和传奇的奇异色彩相关联.  相似文献   

17.
叙述视角的讨论是20世纪小说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海明威的小说<白象似的群山>明显带有视角探索的倾向.本文从叙述学的角度,从客观式的叙述视角、视角越界两方面对这篇小说进行解读,并上升至哲学现象学的角度,挖掘其小说内在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婚姻这一主题在《乱世佳人》中多次被涉及。几个男女主角的婚姻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各个角色的婚姻观的不同是人物性格的差异的表现,也是各角色所处阶层不同阶级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白鲸》意蕴层次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鲸>自从问世,其意蕴实质就一直难以把握.运用意蕴层次批评方法,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从审美意蕴、社会现实、精神追求、宗教善恶、文明内涵和哲理本质六个层次剖析它的意蕴,或许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小说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林家铺子》属短篇复杂结构,线索是三条而非一条,除主线林家铺子倒闭始末外,另有林大娘打呃和林阿秀婚事两条副线。三条线索由三个中心人物构成,既是茅盾结构艺术的创新,又是《林家铺子》线索成功的奥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