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0年10月20~23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的“2010年全国历史教材与课程改革学术研讨会暨优秀论文表彰会”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会议结束当晚,广东省教研员魏恤民老师与本社社长任鹏杰长聊至凌晨两点,话题涉及历史教育的许多重大问题,次日又同游张太雷纪念馆等历史遗迹,继续深聊一些问题。返粤后,魏老师将自己所感所思的部分内容整理成此文。表述不拘一格,不求完整,但求自由舒展。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第一轮新课标改革已经落下了帷幕,新一波高考改革浪潮正向我们涌来。2007年广东历史高考题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课程为中心"的理念。但不管是哪种版本、哪种题型,所有的题目都离不开历史基础知识这个载体。2007年广东省的历史高考试卷中80%的题目都是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核,这种新形势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三的历史教学中,基础知识落实的有效性显得尤为突出。虽然在中学的历史教学尤其是高考备考过程中,落实历史基础知识始终是各位历史老师所强调的,但怎样才能让学生最有效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这又是摆在各位师生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3.
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广东教育杂志社主办的《高中》杂志,已正式出版,引起了广东教育界的强烈反响。为了进一步做好宣传、推介工作,2004年12月11日至12日,广东教育杂志社与广东省教育厅基教处、教研室共同主办了“广东省高中教育发展与课程改革校长论坛”。出席论坛的有:广东省教育厅助理巡视员李学明,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全国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局长魏书生,南海东软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杨利博士,以及各市县重点中学的正副校长等200多人。出席论坛的领导和代表认为,《高中》在广东的诞生是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4.
《机械职业教育》2009,(6):64-64
2009年5月14日,广东省高职高专《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研讨会在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广东省高职高专郭向勇主任和潘妙辉副主任亲临研讨会,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20多所高职院校的馆长及检索课老师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朱云志 《中学历史教学》2019,(1):F0004-F0004
2018年11月22、23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新课程·新探索·新发展”——广东省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及部编新教材试教试用研讨活动在执信中学隆重举行。全省共300余名历史教师参加了研讨活动。开幕式在22日上午举行。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院长助理谭健文、广州市执信中学校长何勇、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研室课程科主任魏恤民分别进行...  相似文献   

6.
2008年11月19—20日,"全国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与课程改革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佛山市举行。与会期间,佛山市南海实验中学方老师  相似文献   

7.
“魏老师,我会继续向你学习,但我不会做你,我要做最好的自己。”这是2003年李镇西在与魏书生交谈时说的话。虽然那时的李镇西已经小有名气,但与魏书生比  相似文献   

8.
2006年12月26~29日"广东省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观摩与交流研讨会",无论会议内容,还是会议形式,都带有浓郁的创新意味,闪现出很多令人振奋的亮点,对此媒体多有报道,就不多说了。本刊关心的是,这样一次高中新课程盛会,应该对未参会的老师们提供一些什么启迪和借鉴。这一点本刊主编在与会期间就与魏恤民等广东同仁商议后有了约定。历经了半年时间的整理、思考、打磨,现在终于有了结果。本刊请魏恤民先生作一"序"简单谈谈总体感受,结果他说"我竟刹不住,写成了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叫《水穷云起破蛹化蝶》,谦虚中深蕴诗意和思想。读者朋友若能顺着他的文意,接着读完整个这组文章,并让自己的思想参与其中,有所获益,则幸甚。但愿这一切都能在您的"品味"中产生!  相似文献   

9.
有个问题困绕了我很长时问,究竟是什么成就了魏书生?我很敬佩魏老师,如果把教育比作奔腾不息的河流,那么魏老师一定是站在高山上审视这条河流的人。居高临下的姿态,宽阔的胸襟,科学与民主的施教策略,仅仅这些就能成就魏老师的事业吗?反复揣摩魏老师的十几场报告,倏忽间我领悟到了一点东西。  相似文献   

10.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1,(12):7-I0002
魏书生老师到外地讲学的时候,有位青年教师问:"魏老师,您说,钱梦龙和您教语文的方法,谁的更好?"魏老师说:"对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一定要说,而且是发自内心地说,钱梦龙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我真心诚意地向他学习,学了十几年了。他是我的前辈,比我父亲的年纪还大。"青年教师说:"不,魏老师,我们认为相比之下,您的这  相似文献   

11.
2006年3月的某一天.我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你好。你是陈金缺老师吗?我是福建师大课程中心的魏为皴。我们余主任有事找你,请你给他挂一个电话。”我那时并不认识魏老师,不过。余主任倒是认识,他是鼎鼎有名的余文森教授,到我们南安市讲座和我们学校听课评课好几次。我按魏老师给的电话号码给余教授打通了电话,那边便传来余教授的声音:“金缺老师。你好!我是余文森。  相似文献   

12.
魏书生印象     
2008年3月28日上午.在上海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报告厅里,与魏书生老师只有短短三个小时的接触,幽默、乐观、真实、朴素的魏老师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春光灿烂的三月里,想起魏老师,仿佛空气都带着微笑、弥漫着芬芳。  相似文献   

13.
2005年的高考业已结束,广东省作为全国惟一的既进行高中课程改革、又实行自主命题的省份,其历史试卷尤其受到全国教师的瞩目。大家都在关注广东省的历史试题是否与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接轨?是否反映出2007年高考改革的新思路?从表面上看来,今年的广东历史试题似乎四平八稳、  相似文献   

14.
有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究竟是什么成就了魏书生?我很敬佩魏老师,如果把教育比作奔腾不息的河流,那么魏老师一定是站在  相似文献   

15.
11月3日上午,我作为调研组成员,听取广东省教育厅介绍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情况,让我眼前一亮的是提供给每位成员的《广东四年发展报告》(2004—2007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1册)、《广东这七年》(2001-200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册)、《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科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分学科,11册),以及《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工作手册》。洋洋洒洒百万字,信手翻阅,深感广东教育人几年来工作之辛劳、成果之扎实。  相似文献   

16.
一个勤奋厚道的人张月东老师,湖南省绥宁县人,现为广东肇庆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在我眼里,老张是个勤奋厚  相似文献   

17.
正魏老师是一个内敛、话语不多、略带拘谨的人,但情感细腻。当谈到他所帮助过的老人时,他完全放松下来,话也多了起来。"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我照顾老人就如同照顾自己的父母一样。这些事不值一提。"魏老师诚恳地说。人们都说:"农村的孩子早当家。"魏老师从小在农村长大,家境贫困,上学的钱都是父母东找西借凑出来的,一直供他读完大学。一份感恩与愧疚之情深藏在魏老师的心底。魏老师说:"父母的关爱是我人生最厚重的礼物,一生受用,无法偿还。长大了,我对父  相似文献   

18.
毛经文老师49岁,是广东省中小学地方教材审查委员会专家委员,广东省教育学会校本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东莞市中学历史教研会副理事长,东莞市教育科研指导小组成员,连续两届东莞市学科带头人和广东省中学历史优秀教学(教研)工作者。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0月26日至27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培训中心在宁波举办的"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报告会"。在这次报告会上,魏老师丰厚的人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折服了我,促使我不断地去学习,去揣摸。魏老师其貌不扬却光芒万丈。  相似文献   

20.
魏恤民     
魏恤民,男,湖北赤壁人,1965年12月生。1984-1988年就读于湖北大学,199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历史专业兼职指导老师,广东省基础教育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中青年教育工作者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理事、秘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