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效的思品课堂教学要教师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智慧的潜能,唤醒学生的求知天性。让学习走进学生生活,提供充分、自主活动空间让学生用"脑"去学习,用"心"去学习,用心灵去体验,用整个身心去感受,去感悟,去理解。使其想动、会动、乐动,做到心与心的交融,情与知的碰撞,撞击出灵感与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2.
王忠新 《山东教育》2010,(12):51-52
一年多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使我深切感受到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定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多方位的体验是连接品德与生活的纽带。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说:建立友谊必须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理智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这形象地表明,不管是在与人对话、与人共事或其他交往中,都离不开维持技能。维持是  相似文献   

4.
学风建设: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加强学风建设,是大学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追求真理、强化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服务社会发展和张扬个性,是大学学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强大学学风建设,应该用大学精神去激励,用道德教育去引导,用大学制度去规范,用校园文化去陶冶,并注重把握好大学学风建设的学、思、用、创四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作为教师,我们要用我们的爱与机智去教育感化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幸福生活。试着用一双充满爱的眼神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试着用一颗爱心去善待每一个学生,用师爱去温暖每个孩子的心田,做孩子心目中喜欢的老师。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仅要用大脑去思考,而且还要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嘴巴去交流,用双手去操作,也即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教学活动中,笔者曾尝试把生活内容渗透到政治课教学的全过程,使导入、授课、结课始终与生活相连,取得了一定效果。一、利用时代热点,导入新课新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要求,思想政治课要紧密结合时事内容进行教学。思想政治学科是与时代形势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科,用时政热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我们一直坚持用…  相似文献   

7.
<正>《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这门课程需要学生用耳朵去倾听、用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受,不像语文、数学那样总在课堂上讲授、探讨。我们尽可以让学生展现自己,走下座位、走向讲台,甚至走出课堂,在活动中去感知、去探究、去体验生活的快乐与奥秘。一、角色感受,让学生懂得尊重、关爱他人尊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管媒体不止一次报道有些好人因帮助老人而被误会、敲诈等事件,但为人师者的我  相似文献   

8.
教师自身要用奉献精神、牺牲精神、敬业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去感召学生 ;用良好的形象 ,积极进取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与积极热情的处世态度的榜样行为去引导学生 ;用真才实学去吸引学生。  相似文献   

9.
陆欢 《现代教学》2009,(4):41-41
速写是教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感受美,用自己的手去描绘事物表现美、创造美。在写生与想象画结合的过程中,自然激发起儿童的绘画激情与想象。直觉思维、理性思维、创造思维在此寻找其结合与平衡点,画面也由此呈现来自对生活的描述及超越生活的个性化表现。  相似文献   

10.
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使我深深感受到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触摸,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多方位地体验,成了架起学生的生活与心灵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渴望被人赏识。在班级管理中要采用赏识与激励的策略,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用满腔的爱心去赏识,态度真诚,心态宽容,用负责的行为对待学生,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们的每个闪光点,更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他们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范丰梅 《家长》2012,(8):66-67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知觉活动。观察不仅仅用视觉,还要用听觉、触觉:观察不仅仅是眼看.还要用鼻子去嗅,用耳朵去听,用脑子去想,用手去摸。  相似文献   

13.
我们应用爱心去教育学生、用爱去培育心灵、用爱去点燃每一个孩子心灵深处那盏明亮的灯,用行动去播撒爱,用爱作为师生心灵沟通的纽带。  相似文献   

14.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以儿童生活的逻辑观照“传统节日”教学,引导儿童用自己的性情去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创造,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辨,才能让传统节日教学顺应生命成长的节律。  相似文献   

15.
一、运用汉字的文化意蕴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中只有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使他们主动与文本对话,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用睿智的头脑去思考,成为思想的主宰者和聪明智慧的拥有者,从而用独到的见解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且萌生意想不到的创意,创造性地阅读。  相似文献   

16.
对待初中生,家长和老师可以尝试开放式的疏导教育,管与放、慈与严、奖与惩相结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用恰当的教育行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用自己的内心去认知这个复杂的世界,使他们初中三年的校园生活,既学习了文化知识,也能够增长智慧,发展能力,成熟心理,收获友谊,学会承担责任,确立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位刚刚重返幼教岗位的新妈妈,儿子的到来让我收获了如此多的幸福与希望——当我将儿子胖胖的小手置于掌心的时候,内心满是幸福与骄傲;儿子让我学会用慈爱的眼睛去凝视班中的每一个孩子;用宽容的心去接纳那些调皮、犯错的宝宝;用亲和的态度去理解家长的叮咛与期盼。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音乐活动中运用图谱,不仅能让幼儿用耳朵去聆听,更能让幼儿用视觉去参与,用手势去表示,用头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悟.从而实现对音乐美的多感官感知,促使幼儿能多角度地获得对歌曲或乐曲美得丰富经验.图与谱的有机结合将音乐化为视觉形象,让幼儿从中理解和形象地把握音乐的性质、结构等,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下数学“智慧教学”的新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慧型一数学教师强调通过数学“智慧教学”去追寻一种“自然和谐、问题探索、互动生成、走向综合”的教学方式,用智慧去教学,用智慧去研究,用智慧开发思维,用智慧启迪智慧,让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充满智慧的旅程。本文拟从数学“智慧教学”的追寻、需要、行动三个方面来阐述新课标下对“智慧型”数学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何克玲 《班主任》2007,(12):8-12
班主任工作是艰辛的,需要我们用理想去支撑,用信念去把握,用爱与奉献来维护。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班主任。——莫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