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满足受众的知情权新闻报道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在满足受众知情权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如何将那些受众最需要的信息如实告知,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各媒体在市场争夺战中,使出浑身解数,采取“平民视角”,讲究底层体验,关注普通人的生存情态,以此拉近媒体与读者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中我国的传媒报道为分析重点,从满足受众合理的知情权需要、人丈关怀需要、合理的心理需要三个角度,对灾难性新闻报道如何满足受众需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魏海彬 《新闻世界》2004,(12):66-66
新闻传播的“大众化”.就是要求新闻传播以受众为出发点,在新闻制作中尽最大可能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话语权、慰藉权。  相似文献   

4.
西方商业媒介:受众的影子──从“戴安娜事件”谈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柳旭东自18世纪以来,西方社会一直在新闻自由与伦理道德以及公众知情权上争论不休,迄今仍没有一个具体标准来界定新闻自由。戴安娜之死使得西方社会关于“个人隐私权”和“公众知情权”的争论进入白...  相似文献   

5.
费丹丹 《新闻世界》2011,(12):210-211
危机传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向公众提供灾难信息和预警信息,进行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长期的危机报道会引起受众恐慌,甚至潜移默化地腐蚀受众的认知和价值观,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那么危机传播该如何扬长避短?本文从媒体、受众以及政府三个方面,来阐述危机传播和媒介素养的关系,促使危机事件能够得到最大效率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郭平 《记者摇篮》2005,(2):16-17
自“非典”危机以来,如何满足受众的知情权、保持舆论的引导力成为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化和新闻改革的一个焦点话题。也就是从2003年开始,我国各地政府及部门开始普遍设立新闻发言人。政府信息发布正在迈向制度化。建立成熟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是实现政治文明的需要。也是新闻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受众知情权的保障和实现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尺,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内容。要建立和完善受众知情权制度, 必须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一、受众知情权的内涵受众的知情权,指受众享有从行使公共权力的国家机关中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权利。它是当今民主社会公民权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常华 《声屏世界》2006,(3):66-67
作为公众知情权的执行者和急先锋,媒体究竟应该如何行使“知”的权利,拿捏住“知”的尺度呢?在2004年《天下无贼》的一个发布会现场,制造了“冯氏幽默”的冯小刚导演在极力为新片做宣传时,并没有给各路娱记们什么好脸色,不仅如此,有一位娱记还险些被这位冯导搧了耳光。原来,让冯小刚大为光火的是这家报纸将他的住址报了个一清二楚,连日来不堪其扰。在这起事件中冯小刚确实有些不够冷静,但是回过头来反省一下,媒体是否把握住了“知”的尺度呢?我们不否认知情权是受众赋予媒体的权利,但知情权不能被无限放大,滥用知情权最终将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9.
目前,业界研究灾难新闻报道伦理问题的多,探讨法律问题的少,研究受众知情权的多,分析灾难当事人人格权的少,本文从权利冲突人手,旨在探讨灾难新闻报道中灾难当事人的生命健康权、隐私权等人格权,与新闻媒体的采访权、受众的知情权等发生冲突和如何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作者手记:“灾难新闻报道方法系列研究”系本人近年主攻方向,此系列计划由三篇论文组成,其中第一篇《灾难新闻报道方法及其对受众知情权的影响》和第二篇《灾难性事件与新闻舆论监督平议》已分别在《声屏世界》今年第5期、第8期上刊出,本文为第三篇。这三篇既相互联系,又独立成篇。希望拙作能给新闻一线的记者和编辑提供采写参考并从中有所启发。如果说灾难新闻报道在满足受众知情权、实现舆论监督权的时候是把灾难性事件作为客体来看待的话,那么,在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还存在着一个如何对待灾难性事件的主体即灾难的亲历者或…  相似文献   

11.
在此次“豫花”事件中,多家媒体的报道内容不仅集体失实,而且在意识到报道失实后,却依然置受众的知情权于不顾继续传播虚假信息误导受众。重新审视目前的传播现象,我们发现现阶段部分大众传媒至少存在着刻意制造轰动效应、滥用媒体权利、法律意识淡薄等三方面的传播误区。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汕头市2013年发生的“8·17”洪涝灾害灾情严重,引起高度关注。快速、准确、适当地报道灾害事件,是新闻媒体实践其监测环境、满足受众知情权等重要社会职责的体现。本文从此次“8·17”洪涝灾害报道入手,浅析报纸在灾害新闻报道中的优势和劣势,并探讨如何扬长避短,从而实现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成功突围。  相似文献   

13.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我国各媒体迅速抢滩,利用各自的优势,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正在发生的事告诉受众,这极大地满足和尊重了受众的知情权,其报道方式引起了理论工作者的关注。《灾难新闻报道方法及其对受众知情权的影响》一文通过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媒体对灾难报道的不同方式方法的反思和研究,为灾难新闻报道理念作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李跃 《青年记者》2006,(24):42-42
新闻要真实,这是从事新闻传播人士一致公认的准则。甘惜分教授说过,“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在根本观点上分歧很多.唯独在新闻报道必须真实这一主张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联合国新闻信条也规定:“报业及其他新闻媒介的工作人员,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所接受的消息绝对正确。”新闻从业人员只有真实地报道客观事实,才能保证受众获得有效的信息,使受众知情权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精心打造中国广播的“新闻旗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级核心传媒和重量级新闻总汇的“中国之声”开播百日,获得了社会各界尤其是业内有识之士的好评,她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对国内外媒体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央台一套节目改版的预期。“中国之声”郑重承诺“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行”,大步跻身国际传媒市场,使中国广播受众一夜之间获得了“收听中国之声,遍知天下事”的人文知情权;她的  相似文献   

16.
"知情权"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虹 《新闻记者》2002,(5):29-31
随 着时代的发展 ,“知情权”问题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而其中“新闻知情权”是起源最早和受公众关注较多的。本文试图从介绍“新闻知情权”的简要背景入手,剖析笔者所观察到的西方“知情权”现状,并对中国的“知情权”问题加以分析。知情权的背景最近,“知情权”这个字眼似乎变得越来越时髦了。患者要求医生尊重自己对疾病的知情权,被告要求法庭重视自己的知情权等等。但这些都是对“知情权”这个概念的泛化。其实“知情权”这个概念源于新闻界,最初是作为新闻自由的一部分被提出来的。1945年前后,美国著名新闻记者肯特·库柏…  相似文献   

17.
李贺 《新闻世界》2010,(6):131-132
在大众媒介环境下,受众知情权的基础是"传者的真实",而非"受众的真实"。①在新闻媒体走向市场化的今天,一些媒体新闻价值取向出现了错位,威胁着受众的知情权。本文从当前媒体新闻题材的选择和报道倾向两方面入手,分析了媒体新闻价值取向的错位对受众知情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灾难性事件报道方法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灾难性事件包括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无论是哪个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难以避免灾难性事件的发生。面对灾难性事件,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供丰富、连续的新闻信息,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讲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相似文献   

19.
如何加强与改进舆论监督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姝媛 《新闻传播》2009,(11):32-32
在当今社会,“知情权”一词已为人们广泛熟知。媒体的人性化办报,使较一般性报道而言能更多满足受众知情权的揭露性报道开始层出不穷.许多揭露性报道将过去许多不为众人所知的社会问题暴露在受众眼前,并通过监督报道促进加快了社会体制改革的进程。笔者认为,对涉及政府中心工作和读者切身利益的舆论报道,要注意规避政策风险和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将舆论监督导向正确的发展道路,提高舆论监督的艺术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保护受众 “不知情权”新闻媒体当率先垂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犹不及。在媒体为满足受众知情权而奋发努力的同时,我们又面临着另外一个困境,那就是受众"不知情权"受到了媒体有意无意的侵犯。进入网站百度搜索"不知情权",就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