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衡佳 《小学生》2024,(2):121-123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民间美术资源,重视艺术的民族性以及社会性,使学生对民间美术资源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民族感与艺术感。现阶段,我国民间美术资源相当丰富,怎么才能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是当下需要实际考虑的问题。在新课标要求下,美术课程要结合经典文化艺术遗产进行教学,为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打下基础。通过民间美术资源的有效融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民族文化,有效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使学生积极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翁晓川 《教育》2022,(6):34-36
《上海市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美术课程要重视学习和传承祖国民族与民间优秀美术传统,了解和尊重世界美术成就,在多元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的特征、表现的多样性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张跃峰 《考试周刊》2014,(1):188-188
民间美术从艺术角度反映了民族特色和本土艺术精神,反映了民族文化意识与价值观。初中阶段走民族民间艺术与美术教育结合的道路,是民间美术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把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美术与美术教学结合起来,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其地位和作用,选择适合的方式方法,根据当地民族民间艺术特点和学生特点,在新课标的指引下,适当地选择和穿插一些民族民间艺术充实美术课堂,使学生认识到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艺术,提高审美能力,培养民族自豪感,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相似文献   

4.
将民间美术融入初中美术教学课堂,既是民间美术传承不息的需要,也是初中学生美术修养的需要,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又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我们应当在新课标的指引下,适当地选择和穿插一些民族民间艺术充实美术课堂,重点是要普及基本的鉴赏知识,教给学生基本的分析理论,鼓励一些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成为民间美术的传承人。  相似文献   

5.
将民间美术融入初中美术教学课堂,既是民间美术传承不息的需要,也是初中学生美术修养的需要,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又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我们应当在新课标的指引下,适当地选择和穿插一些民族民间艺术充实美术课堂,重点是要普及基本的鉴赏知识,教给学生基本的分析理论,鼓励一些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成为民间美术的传承人。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民族文化源于实践,而文化是铸造我们伟大民族的重要活力,民间特色文化流传至今,就是需要我们去传承和创新,注入更多的精华。民间美术属于传统文化之一,它是自古以来百姓智慧和艺术的文化结晶。将民间美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中,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育改革的发展,帮助学生的艺术情操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丰富他们的文化储备,让他们感受到艺术浓浓的魅力。本文论述了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秦国防 《文教资料》2009,(13):77-78
民族文化艺术面临逐渐消亡的趋势,国家适时地出台了抢救非物质遗产的政策,不少民间美术得到及时"抢救".但是,保护不是目的,只有传承才能使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发扬光大.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教学承栽着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的重任,要通过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教学有效地促进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使民间美术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民间美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部文化史。民间美术以其真挚朴实的艺术形式反映出人们的精神、文化、思想,对广大人民起着引导、教化、祝福的作用。民间美术集绘画、设计、雕塑等其他专业学科课程特点于一体,与人类学、美学、民俗、历史等学科息息相关,可挖掘的教育价值很多,具有促进学生探究兴趣的天然优势,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非常有利。从某种意义上说,更能顺应现代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的发展趋势,成为提高师范类美术专业学生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必不可少的课程。完善好民间美术课程,发挥其教育、审美功能,有助于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为高师美术教育注入新的血液,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全民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高校美术专业课程建构要重视民间美术资源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劳动人民审美智慧的"活化石",是一个博大的艺术体系。随着现代文化的繁荣,它正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危机。在高校美术专业课程建设中,加强民间美术教育,建构民间美术教学体系,培养民间美术传承和开拓的人才,意义重大且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教师博览》2018,(6):93-94
艺术的社会性和民族性决定了小学美术教学应重视引入与利用民间美术资源,这就要求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资源和美术的多元化,加深学生的民族情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资源时,要引导学生欣赏民间美术,根据他们的生活实际,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这样,在启蒙小学生的审美感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我国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使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得到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1.
在许多民间艺术正在逐渐走向消亡的今天,保护民族美术文化要从教育入手,要重建民族美术文化生存、传承和发展的平台,让民间美术进入中小学课堂。在实践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资源,进行"布老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是本文要阐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0,(5):156-157
民间美术是将民族特色与民族艺术精神从艺术角度进行融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反映了民族文化意识与民族价值观念。小学美术教育具有独特的学科魅力,在美的熏陶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小学生是素质教育环境中新鲜力量,加强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有利于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美术教育与民间美术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对于小学生既有利于接受消化,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意识。对于优秀的民间艺术,具有传承性与民族性,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为学生打开探索与发现民间美术的渠道,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民间美术的魅力,对于传统文化与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民族文化传承下去,需要从幼儿做起。把民间美术融入幼儿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幼儿进行泥塑、剪纸、编制等民间传统艺术活动,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造型与风格、色彩与配搭、民间美术的表现与种类,以激发和提高幼儿对美术的感受与创造能力,也为幼儿自由创作奠定基础。将民间美术与文化镌刻在幼儿的心灵里,使宝贵的传统文化得到再次的唤醒与传承。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92):171-172
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传统艺术的一种,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对于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视与传承也是学校教育应该体现的重要方面。民间美术文化艺术也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成分,随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以及民间艺术的重视程度的加深,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民间美术资源的有效应用意识也在逐步提升,但是将相应的本土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更多的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探索,寻找能够有效地利用、保护民间美术资源的教学方法,将综合保护融入到课程当中,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欣赏优秀的民间美术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民间美术文化等优秀的文化资源的传承意识,在加强学生的审美品位的基础上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作灵感,促进美术的多元表达,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而要想将民间美术资源有效地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引导,利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于美术课程体系当中,还需要加强学生对民间美术资源的理解与认同。但是现阶段的将民间美术资源应用于小学美术课程当中的举措仍处于一个初步发展阶段,因而本文将从民间美术资源的功能的角度来阐述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够为促进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民间美术资源的使用水平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15.
民族文化传承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民间美术教育则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讨论民间美术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民间美术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构想,总结出民间美术教育在艺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一方面丰富了课堂艺术教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另外还是对甘肃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文化传承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民间美术教育则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讨论民间美术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民间美术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构想,总结出民间美术教育在艺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一方面丰富了课堂艺术教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另外还是对甘肃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7.
生长在中华民族这片土地上,我们应发掘出本地域的特色,将丰富中华民族美术,进行民族文化传承视为己任.同时能够在这个以文化创新的大背景下寻找到本地区所特有的文化艺术发展之路.艺术高校这个肩负着培养未来促进中国美术发展的优秀人才的摇篮,更应把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扬光大.作为地方高校,要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将当地丰富的民间美术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为造就多元化的中国美术特色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教学工作中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传统文化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尤其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在课程教学期间合理地融入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深层次理解,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通过中中学美术教学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培养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让更多的学生在美术教学当中能够提高自身的修养,积极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李涛 《湖北教育》2023,(2):45-46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对于优秀传统艺术的热爱,引导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中小学陶艺教学与马口陶资源的整合研究”整合了民间美术资源,传承了“马口陶”文化,丰富了陶艺校本课程,促进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整合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的一个体现是"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美术校本课程资源来源于学校所处的地域文化、民族民间艺术等,无疑承载着发展与传承地方文化资源的重任. 永春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悠久的传统工艺.其中"纸织画"以其画面纸痕纵横、井然有序、经纬显现、设色淡雅、精巧细腻、形象鲜明、清新大方之技艺,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因此,笔者从永春民间纸织画入手,把制作纸织画的工艺加以简化,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学习和创作,在操作实践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能力,促进了学校校本课程发展,还有助于师生传承灿烂的本土文化,共享人类社会珍贵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