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称“您”的产生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您”字最早见于南宋、金时期(12世纪)文献,是“你们”的合音,表示第二人称复数,带有北方色彩。向南传播过程中,“您”开始表示单数,并且逐步占据优势,出现单复数混用状态。从元代开始,“您+亲属词”表示他称带有尊敬意义,并且获得社会一致认同。明清时期,“您”从“您+亲属词”结构中脱落,开始分担尊敬意义。至迟在清末,“您”表示尊称形成。民国以后,“您”表示尊称在北京话中使用就很常见了,直至发展为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表示第二人称尊称的代词。  相似文献   

2.
“您”是第二人称代词,表尊称或敬称,这在现代汉语语法学界已取得共识.但在它的复数形式问题上却分歧很大,没有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本文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作一综合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同仁.关于“您”的复数形式问题,众说纷纭,纵观各家之言,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相似文献   

3.
宋金元时期是汉语与阿尔泰语接触融合的时期,其间汉语第二人称代词“你”在领属格的位置上,受阿尔泰语领属格辅音词尾-n的影响发生了鼻音音变,即“你”由[ni]-[nin],因而出现了借音字“恁”和新造字“您”。“您(恁)”与“你”功能的侧重点虽不相同,但二者还是有叠床架屋之嫌。元代以后,随着汉语受阿尔泰语影响的减弱,“您(恁)”作为第二人称代词其使用的区域范围逐渐缩小。现代汉语中,“您(恁)”没有能够进入到通语中去,只沉积在个别方言区,如山东鄄城、郓城、阳谷等地。  相似文献   

4.
“你”和“您”都是第二人称代词,但在含义和用法上是有区别的。首先,称呼的含义不同。“你”是一般称呼,而“您”则是表示尊敬的称呼。其次,复数的形式不同。“你”单用可以表示复数。如:你单位、你校、你家等。其中的“你”字都是指“你们”或“你们的”;“你”可以与“们”字连用,表示两个人以上。而“您”字不能与  相似文献   

5.
高诗令 《文教资料》2010,(10):45-47
《论语》中孔子的话语中用来表示第二人称的代词有“女”、“尔”两个字。但“女ru”只表作第二人称单数代词,而“尔”既可作单数,又可以作第二人称复数代词。从孔子话语中表示第二人称单数代词的不同用字.我们可以看出《论语》并非一人理事编撰而成。  相似文献   

6.
第二人称代词“你”,只有面对面称呼时使用,不像第三人称。他”,使用时第三者大都不在现场。因此“你”字本身就直接体现着感情的流露;但如不看对象,一概用“你”则难以体现。北京人的尊称“您”,一字之差,就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与友爱。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代词“您”是第二人称代词“你”的尊称形式。关于它的来源以及它与金元时代就有的“您”的语义联系和变异情况可从其意义、使用情况、语义的发展变化、语音变化等方面对“您”的来源问题作进一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元典章·刑部》中的人称代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元典章·刑部》中的人称代词,归纳出元代北方汉语的人称代词系统:第一人称用“我”、“俺”、“咱”,第二人称用“你”、“您”,第三人称用“他”。“俺”、“您”在直译体文字中分别对译蒙文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和第二人称代词复数。在一般语体文字中,“咱”、“咱每”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包括式,“俺”用为排除式。“伊”只在叙述案件经过及对案件定性的场合出现,反映的是吏牍公文的行文伎俩,并不代表口语。元代北方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实际上只有一个“他”  相似文献   

9.
您:你看,我身上有你的影子,就是比你多个“心眼”。 你:您说到哪去了?什么“心眼”不“心眼”的,我们俩都是第二人称代词。  相似文献   

10.
从《西厢记》中的人称代词,归纳出它的人称代词系统:第一人称用"我"、"俺"、"喒"、"咱",第二人称用"你"、"您",第三人称用"他"。"我"和"俺"对立主要体现在作不同的句子成分。"您"字已经出现了单数的用法,但是还没有完成表敬称这一转变。元代北方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实际上只有一个"他","们"字在书中用得极少。  相似文献   

11.
称呼漫谈     
汉语从古至今一直很讲究称呼,根据对象、场合的不同,称呼可以分为以下12种。 敬称适用于称长辈、领导和自己所尊敬的人。“您、阁下、先生、女士”等是敬称;对人称字是敬称,如鲁肃对诸葛亮说:“我,子瑜友也。”(《赤壁之战》,子瑜是诸葛亮之兄诸葛瑾的字):对人称职位、职称是敬称,如“李市长、张教授”等:“某老”“某公”也是敬称.如“老罗”是一般性称呼.“罗老”则是敬称。  相似文献   

12.
犤原文犦您字后面为何不可加们“您”这个字,小朋友们再熟悉不过了,它是“你”的敬称。我们早上见老师问“您早”,就蕴涵着我们对老师的敬意。但对这个字,不少小朋友还不完全理解。比如,有的小朋友(包括成人)在写信或出黑板报时,往往要在“您”字后面加“们”合成“您们”以表示多数。这一加,就加错了,因为“您”本身就表示多数。“您”可表示多数,因为它是古代“恁”字演化而来的。“恁”在古代口语里是个常用多音字,本作“这样”、“如此”解,多见于诗词剧曲和通俗小说。当它读“nín”时,也被借来称“你”,不过并无明显的…  相似文献   

13.
晓岚 《良师》2004,(17)
“您”字不可乱用,说写应当慎重。“您”字适用长辈,年岁较大要用。身份地位较高,用了表示尊敬。辈分年龄相当,用“您 ”或“你”都行陌生之人用“您”,以上必须记清。不然用了“您”字,敬称成了笑柄。“您”字用法歌@晓岚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中的第二人称系统中有平称"你"和敬称"您",说话人选用哪种形式,表明了交际者双方的关系以及言者对听者的态度.我们借用了语域概念和语用学的理论,对同一语域和不同语域中同一听者动态交替使用"你"和"您"的现象,进行了描写分析.  相似文献   

15.
试论“们”在现代汉语人称代词中的类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单音人称代词加“们”表复数,是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系统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的形成,是“们”的类化作用的结果。“们”是复数的语法标志。这个单音代词是一个词汇形式,它可以是表单数的,也可以是表复数的,还可以是单复数混表的。下面就从这三方面来看“们”的类化作用。一、单音代词是表单数的“我、你、他(她)”都是表单数的单音人称代词,都可以加“们”构成“我们、你们、他们(她们)”等复数形式。这说明,只要有某一单数形式存在,就可以在其后加“们”,以构成与之相应的复数形式。按照这一规律,第二人称单数的尊称“您”,也应该有复数的尊称“您们”。是  相似文献   

16.
敬称和敬词     
敬称和敬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将它们混淆等同起来。敬称,是尊敬对方的称谓。一般都是名词,虽然不是代词,但在意思上却相当于第二人称代词“您”。敬称的情况有: 1.对君主的敬称:“王、大王、君、上、皇上、陛下”等。如: (1)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荆轲刺秦王》) (2)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3)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廉蔺列传》)  相似文献   

17.
我们往往把学生作业中的“您们”说是错的,老师指出来后,多数学生在感情上不能接受,在写信,特别是在给老山英雄写信时,非用“您们”不可.下面,我对这个问题谈点看法.“您”这个字,收在《康熙字典·备考》中.《备考》中的字是“属无可考据或音义全无者”.《康熙字典》引《篇海类编》,说它是“你”的俗字.这就是说,“您”即“你”,内涵和外延全同.既然这样,那么“你”可表单数和复数,“您”也就可表单数和复数.事实上,在元曲中以“您”表复数是不乏其例的.例如《汉官秋》二折:“您卧重裀,食列鼎,乘肥马,衣轻裘……”这是玄宗责众朝臣用语.既是“众”朝臣,就证明“您”为复数;又是斥责的话.证明“您”不为尊称.到现代汉语中,“您”的内涵丰富了,外延缩小了,它不仅表示“你”,而且有了“尊敬”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单、复数在有"数"范畴的语言中是一种语法范畴。在无"数"的语言中至多是一种语义范畴。然而,复数单用或单数复用可能会收到特殊的语用效果,如:复数单用具有谦敬功能;单数复用具有贬抑功能。而这些语用功能中,最常见的是复数单用的谦敬功能。从此角度可以解释诸如第二人称单数代词向第二人称敬称代词的语法化、能指与所指非对应式第三人称代词回指现象、阜宁话中的"侬家"放在人称代词后表示对别人的尊敬等很多语言现象,也可以预测语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蒙古秘史>第二百一十九节有"客儿罕苔忽塔"("ker qandaqu ta")一词,其旁译为"怎满立的您".海内外<秘史>学家对这一词的解读大相径庭,对其旁译"满立"的校勘亦莫衷一是.笔者认为"罕苔忽"为被动态形容动词,紧随其后的"塔"则为表示这一形容动词第二人称复数的附加成分;其旁译"满立"乃误,应校勘作"被满意"为宜.  相似文献   

20.
王娜 《现代语文》2010,(7):31-32
汉语中人称代词复数的表达形式经历了一个从无标记到有标志的演变发展过程,“们”字在汉语人称代词复数表达形式方面占有大一统的局面。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元曲中人称代词复数的搜集分类,结合元代前后的人称代词复数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浅谈人称代词复数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