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话题作文的特点与传统的命题作文比较 ,话题作文具有以下特点 :1.立意自由话题作文只提供了一个写作的由头 ,思路的源头 ,留给了我们一个自由的思维空间。我们只要敢于变换角度 ,突破常规 ,求异创新 ,就能写出一些新颖别致的文章。2 .选材广泛话题作文只有“话题”而没有规定的题目 ,具有全开放的内容。它便于我们在较大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最熟悉的题材写。尽可以写身边人 ,议身边事 ,绘身边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不感到陌生 ,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3.文体不限话题作文大多是“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也有的对文体不作任何限制。这样学生…  相似文献   

2.
不会扣题、扣题不紧是困扰许多同学的一个普遍问题。有的同学写话题作文从头写到尾没有出现话题语、话题的关键词或与话题相近的表述,也就是说从没有点及话题,这肯定会影响成绩。有的考生在写材料作文时通篇不引用材料(既不明引,又无暗合),更有甚者另拿一则材料来说事,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考作文试题,主要以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为主,也偶尔出现图画作文(有时被划归到材料作文里),但不管是哪类作文,其创作思路大致相同,要注意的是审题时它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简单地讲,话题作文是已经提供了要写的话题,话题是关键入口;材料作文要求考生自己从材料中提炼出话题来(因角度不同,考生提炼出的话题可能不一样,因此,这种题  相似文献   

4.
话题作文是高考作文的新形式 ,如何写好话题作文是每位考生面临的新课题。怎样写好话题作文呢 ?根据近年高考作文和平时话题作文训练的实际 ,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把握话题 ,不另起炉灶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相比 ,考生在写作上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 ,可以根据话题所提供的内容 ,或联系实际 ,或发挥想象 ,说自己想说的话 ,写自己想写的事 ,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但是这种“自由”也是有限度的。它最基本的要求是与话题相关。有的考生没有注意这一点。例如 2 0 0 0年高考 ,河南一位考生以《品味冬天》为题作文 :“有人说世界千变…  相似文献   

5.
话题作文已是当今考试作文的主流形式。高考作文必考,中考作文要考,初一作文要也有了出现。初写话题时,许多学生常犯一些毛病,以话题为标题,内容杂乱,中心模糊,千人一面。这些毛病的产生,与不了解话题作文、没有掌握话题作文的写法有很大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话题前的材料是一个引子,其作用在于引出话题。不了解这一点,就不理解作文的生命与方向,就难以开阔作文的思路,也无法真正走出审题立意的困惑。话题应该是对生命的诠释,对人生的思考。它展现的就是作者对生命终极意义的关怀.对一个人该怎样做人、怎样生活的理解。话题作文必须围绕话题来写,这是它的  相似文献   

7.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与某个“话题”有关的自选作文和自由作文。话题只是一个引子,它不要求对话题本身进行引用、分析,它只需要从话题出发进行作文,写什么、怎么写,完全由作者自定。要写好话题作文,一般要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8.
高考话题作文,不明确规定文章写什么样的主题,只要与话题有关即可.考生写什么东西,表达什么思想,一般不受限制,这就使不少学生在理解材料上出了差错,或思路闭塞,中心不突出;或脱离话题,东拉西扯.什么样的主题才算好?如何确定话题作文的主题?以下结合学生常见话题简要分析.什么样的主题才算好呢?其判别标准应该是:准确、深刻、新颖、集中、有时代感、格调高雅等.  相似文献   

9.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形式。写好话题作文必须具有把握话题的能力、开发思路的能力、选取题材的能力、展开想象的能力、驾驭文体的能力、全面创新的能力。这六种写作能力解决了"怎样想""、怎样写"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 ,全国有很多地方的中考作文已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尽管话题作文是全方位向学生开放 ,但在写作过程中 ,还是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些考生对话题作文认识不清 ,未处理好话题作文写作中的几个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结果走入了写作的误区。  一、提供话题不等于提供材料命题人所提供的话题 ,既不同于以往供料议论文写作中所提供的材料 ,也不同于记叙文扩写的素材 ,它仅仅是写作的一个引子。因此 ,不能套用以往那种“引—提—议—联—结”的供料议论文或扩写的写作思路。而有的考生正是忽视了这一点 ,把话题当作材料…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话题作文一直是高考作文的重要形式。虽然每年的话题在限制条件方面都有不同的调整,但这一命题思路却一直延续。话题作文在打开思路、张扬个性、展示特长等诸多方面为考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有利于考生写出有个性、有文采、有思想的优秀之作。然而这种自由也给许多人带来了无从下手的烦恼,他们没有准确理解话题作文的基本要求,常常把话题误解为主题、甚至标题,从而直接把话题当做文章的标题,使得文章大而无当;或者不能把主题和话题自然地联系到一起,导致偏题或离题。由此可见,要想写好话题作文,首先是要理解话题是怎么一回事,理…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话题作文成为升学考试使用的热点形式,被大家所关注。话题作文的重要特点是:话题作文一定有一个“话题”,大家都围绕这个“话题”做文章;话题作文只有“话题”而没有规定的题目,它方便我们在一定的范围内选写自己最能写的内容;话题作文的“话题”只是一个引子,它需要从话题出发进行作文,  相似文献   

13.
作文从全命题、半命题、给材料(漫画)发展到话题作文。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逐渐开放,写作范围越来越宽,为学生充分发挥写作才能提供的天地越来越广。写好话题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认真审题,锁定范围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命题,定了一个写作范围,大大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学生不能认为,话题作文审不审题无所谓。其实,话题作文同样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要想紧扣题目,要认真审题,正确把握“提示语”,理解话题,打开思路。如:以“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提示语是“:‘绿’是广受人们青睐的色彩,‘绿’被人们赋予众多含义,‘绿’还…  相似文献   

14.
“话题作文”这种典型的开放性作文命题形式已经越来越引起老师、同学们的关注。所谓“话题作文”就是作文命题时,为学生提供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约束力的话题,让学生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想像,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个话题只是命题者为学生打开思路而设置的一个源头,它只给定写作范围,至于立意、选材、文体则由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它的命题意图是放宽作文的限制,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创造力,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怎样才能写好话题作文呢?我们认为必须根据话题作文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写作技巧。一、审题要准话题作文所…  相似文献   

15.
一、话题作文审题难度降低近几年来,高考作文命题都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跟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尽量降低,因此,作文偏题的考生减少了许多。但是,难度较小,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用心审题。从这几年高考作文阅卷的情况来看,因审题不用心而导致不同程度偏题的作文仍然有一定的比例。2002年有不少考生作文仅得十几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审好题。因此,无论审题难度怎样降低,考生都必须仔细阅读作文要求,要认真审理。试想,如果不按题意去写,而是另起炉灶,即便写得“很好”,那也是不能得高分的。所以话题作文要审题这根弦应当绷紧。二…  相似文献   

16.
《考纲》在“写作”部分的基础等级中谈到高考作文的两个要求:“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近年来,由于高考作文题考的是话题作文,不少人便误以为话题作文没有审题要求,写什么样的文章都不走题。其实并不然,从阅卷的实践看,每年都有考生写的文章所谈的内容远在提供的话题之外,这些考生作文的文笔  相似文献   

17.
怎样指导学生写作,如何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高考、中考采用话题作文形式,一般不给考生设置审题障碍,只要与话题有关材料都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的入文,因此,话题作文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挥。但由于话题作文给学生较大的选择自由,特别是2003年江苏泰州中考作文两题任选一题,更给考生任意驰骋的空间,于是有人以为要写什么,就写什么,要怎么写就怎么写,那么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必须让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围绕话题,紧扣话题”,这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  相似文献   

18.
写作文,搞得很多学生叫苦连天;批作文,忙得很多老师焦头烂额。能不能在枯燥的“写”和忙乱的“批”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结合点,使学生老师都能更有兴趣、更主动地投入进去,作为“写批模式”的一个补充呢?经思考,笔者尝试一种新的作文训练方式——说文。下面我以话题“手”为例,介绍一下怎样进行说文一、说对象,明确联想的途径学生在写作中的一个很大的毛病是联想不丰富,思路不开阔。如果让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所给作文话题介绍自己的联想所得,互相启发,对于学生作文思路的展开,一定大有裨益。譬如“手”这个话题,有的学生想到了“慈母手中线,游…  相似文献   

19.
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宽泛政策,使有的学生“天马行空”,有的学生“无从下手”。前者在一个话题中信手走笔,穿梭于几个话题中,什么都写了,什么都不可能写好、写细;后者却只能望话题兴叹。因此,要写好话题作文,  相似文献   

20.
在作文训练中,我们经常练习写一些话题作文,但有的同学面对话题,仍觉得无从下手,即便是勉强成文,也因审题大意而痛失荆州,有些观点本身并没有错,但却背离了我们要写的这个话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审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