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书籍是传播知识,积累文化的重要工具。书籍的装帧,是书籍存在的形式,没有装帧也就不成其为书了。书籍装帧的内容包括:开本、护封、封面、书脊、勒口、环衬、扉页、版面、章节、版权的设计,材料选择,制印方法,装订形式等等。一句话,它是书籍的造型艺术。书籍装帧设计要准确地反映书籍内容,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作为书籍的装帧艺术,就要有它自己独特的表达语言,要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和巧妙的抽象化的装饰处理,通过造型、色彩、构  相似文献   

2.
书籍出版装帧设计之“造境”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清振 《编辑之友》2011,(11):104-106
一引言精妙的书籍装帧设计就好像人的衣着,设计得好就会让读者耳目一新,甚至有大开眼界的感觉。本研究以"造境"为切入点,旨在探讨书籍出版装帧设计所具有的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二书籍出版装帧设计的内容与最高境界(一)书籍出版装帧设计的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书籍出版装帧设计,就是巧妙地利用各种文字、图  相似文献   

3.
书籍装帧审美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装帧在表现手法上可以调遣和借鉴任何艺术门类的艺术元素来创造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美感,有非常宽广的形象构成领域和丰富生动的语言表现空间。优秀的装帧设计播散出美的信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人以高雅、清新的精神享受。体现精神文化内涵是书籍装帧审美的文化特征书籍装帧是书籍“全部内涵”的缩影,体现着书籍的精神气质。它由最初的“装订成册”发展成为有独立审美价值的书籍艺术。体现书籍的内容是发展书籍装帧的初衷,书籍装帧为书籍的内容服务,这种与生俱来的从属性是书籍装帧艺术创意思维和塑造艺术形象的起点和归宿,也是书籍装帧艺术存在的依据。这是一个既有历史渊源又有广泛共识的明确而有指向性的原则。任何脱离书籍内容所进行的装帧设计,都不能称其为书籍艺术。文化内涵是书籍装帧的灵魂,以特定书籍的思想内容为依据、体现其特定的精神文化内涵,是书籍装帧艺术审美功能重要的文化特征。塑造美的形象是书籍装帧审美的艺术特征书籍装帧以塑造美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主题,并用美的艺术形象唤起读者的审美意识。艺术形象的产生正如高尔基所讲“美(艺术品或其他制造品)是一种能影响情感和理智的形象。这些完美的形象都是理性和知觉、思想和情感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而创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推动书籍的装帧设计工作,国家出版局定于一九七九年春季,在北京举办全国书籍装帧展览会。国家出版局发出的通知中提出: 一、这次展出范围以近几年来出版(包括再版重印)的书籍封面装帧艺术(包括一部分插图艺术)为主,文化大革命前出版的优秀作品,也可以酌选少量展出。整个展览会要能反映出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图书出版的新面貌。展出的书籍,首先要求内容是好的,同时在装帧设计上,需注意各种风格、样式以及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特色。书籍的品  相似文献   

5.
李涛  王晓华  林崇华 《编辑之友》2012,(7):108-109,114
书籍作为传播载体,一方面要完成内容上的阅读传播功能,另一方面要完成形式上的视觉传达审美功能,而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形式上的视觉传达虽服务于书籍中的内容关系,但又不从属于内容关系,于是,书籍装帧设计便具有了新的诠释.今天,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大的艺术思潮的引领下,应充分挖掘本土的传统本源哲学观与美学观,借助书籍这一载体,通过艺术装帧的处理形式来把本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同时也折射出书籍装帧设计的本源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读到中国青年出版社新出版的《书籍装帧创意设计》一书,我立刻给这部书的作者,我的老朋友邓中和打电话,祝贺他的装帧论著问世。我认为这是一部总结了丰富的装帧设计经验,又进行理论概括,颇多创见,有指导实用价值的好书。书的整体设计精美,图书资料丰富,让人赏心悦目,体味到书籍装帧艺术的独特魅力。这部书对当前书籍装帧中应当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发表了中肯的意见,对推动中国装帧艺术的发展发表了一家之言。我感到,不仅装帧设计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姚俊 《出版广角》2016,(2):62-63
书籍装帧是塑造书籍有意味形式的一种活动。本文讨论了美学形式设计在书籍装帧中的必要性,认为书籍装帧美学设计只有完成内容与形式、艺术与技术、商业与品位、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才能最大程度反映图书内容,传达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中国的书籍出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之势,与之对应的书籍装帧设计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封面设计趋于新颖考究,它们既反映了时代的追求,又体现了书籍的内容,形成了这一阶段独特的风格,对后来的书籍装帧设计产生了久远的影响。一、古代书籍装帧设计特点要了解民国时期书籍的装帧设计,首先有必要知晓中国书籍出版的一些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9.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我国近代书籍装帧艺术的倡导者、开拓者。为了使书籍从内容到形式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更好地发挥书籍的作用,鲁迅特别重视对国外和我国古代装帧艺术的研究,凡是经他手装帧设计的图书从插图,封面,题字,装饰,版式,到纸张,装订,边的切与不切,标点的位置大小,都是非常考究的。  相似文献   

10.
张志国 《今传媒》2016,(9):126-127
书籍装帧自古有之,而且随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书籍装帧的观念也在不断发展,到了现代,书籍装帧事业发展时期相对繁荣。书籍的装帧设计风格和走向渐渐趋向于从情韵美、趋向于内在美和形式美,并注意到书籍传递的广告信息来陶冶情操,以增强装帧设计的内涵。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书籍装帧设计与其结合,对书籍装帧进行设计,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装饰图片,文字,或者版式、扉页等都更多的趋向于欣赏理念和更深层的含义。  相似文献   

11.
陈昊 《今传媒》2013,(6):101-102
鲁迅先生是现代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开拓者和倡导者,他对《域外小说集》、《呐喊》、《北平笺谱》等书的装帧设计,推动了现代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一批书籍装帧设计大家。但是,他的重要性绝不仅仅是所留下的几十本书籍刊物的装帧设计。更重要的是,他在设计中所体现出的那种民族性、拿来主义和大胆创新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2.
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章桂征书籍装帧艺术》,这是装帧艺术界的一件喜事。没有高妙的装帧就没有精采的出版,没有出版界的支持,装帧事业也便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书籍装帧是一门有特色、有广大艺术容量的艺术,同时又是与印刷出版紧密相连的艺术。因此,装帧艺术家必然产生于出版物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们为一本书籍装帧的美所感动时,往往追问荡漾在书籍形态之上的美感来自何方?那贮藏在装帧形态之内的神秘征服力,散发出的无限情趣与诱惑,源头来自哪里?冷静分析就不难发现,虽然构成书籍装帧艺术之美的要素是多方面的,但是,装帧材料作为设计的重要因素,必定起着一种不可缺少的关键作用。红楼梦设计:速泰熙昨日一位朋友从南京寄给我一本他新设计的《红楼梦》他在信中说“我怀着一种敬重的心情做的设计,《红楼梦》问世以来,不知道出了多少版本,同样的内容,有着不同的形貌……”。他设计的新版本“书出来以后出现了预料之外的…  相似文献   

14.
一本书的装帧设计就是它的符号。近三十年以来书籍装帧艺术的理念已从封面设计演进为整体设计,由此,这个作为传播基元的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发生了转移,在能指的表达层面上达到了一种设计语汇的极大丰富,在所指的内容层面上则更大程度地负载了现代社会传播对书籍装帧艺术所提出的任务和要求。书籍的外层传播形式完成了一种全新的符号建构。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书籍担当着传播新知和文化大众化的重任,书籍的形式意义和功能的变化引起传统书籍形态由线装书向平装书的转化,也催生了书籍装帧艺术的现代化。许多书籍设计家在吸收西方现代设计思想时,或注重装帧艺术的装饰趣味和形式美,或融合民间艺术因素,创作了大量的书籍装帧艺术经典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强烈的现代创新意识,也为民国时期书籍装帧设计的现代化提供了历史依据,对于当下书籍装帧艺术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书籍装帧塑造艺术形象是构筑书籍觉形态所必然体现的重要内容和手。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凡是能精当地反书籍主题特征的一切典型事物,都可以为书籍装帧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典型形象应该是有代表性、独特性的明生动的形象。书籍装帧的艺术形象包两层意思:⑴指书籍整体设计所体现的立体形;⑵指在书籍封面上起主导作用和有领全书装帧气质的典型图形、图像、符以及气氛感觉等的平面形象;艺术形象的产生在装帧设计的思维程和表现方式上有其自身的方法和规。抽象思维、抽象表现和抽象美感是书装帧创意形象的主要特征。本文就运用象方法创意形象谈谈自己的体会。1.抽象思维贯穿形象创意的全过程书籍装帧的艺术形象源于书籍的思想,并且立足于为书籍内容服务,这是一条指向性的原则。艺术形象集中体现了特定书籍的精神内涵,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不同内容,不同类型、功能、用途和不同读者对象的书籍,艺术形象的创意思路不同,表现方法也不同。各类图书无论是学术专著或通俗读物,它们各自都有与之相应的形象类别和基本特征,这是书籍本身的性质和精神文化内涵决定的,也是读者长期阅读经验和审美习惯所形成的。假如置换了不同类型图书的形象,或者创意的形象不能反映书籍内容的特征时,会使读者感到茫然...  相似文献   

17.
加强书籍的整体装帧设计桑林佳书籍装帧是图书出版工作中的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从我国大学出版社来看,这一工作急需全面加强和提高。本文试就书籍整体装帧设计的有关问题,谈点个人认识。书籍装帧大体上可分为三部分来设计。一是对书籍内部的设计(包括扉页、目录、正...  相似文献   

18.
刘阳 《图书馆学刊》2011,(8):121-122
“装帧”在古代书籍使用中又称“装订”和“装潢”等。结合古代书籍装帧的材质、形式和方法,总结其在装帧方面的主要特色和风格,揭示并论证古代书籍装帧艺术的完整体系和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最近和一位多年从事装帧设计工作的同志谈起,做一个出版工作者的起码条件,就是要爱书。不是吗?有许多同志正是从书籍的爱好者开始,走上了出版工作岗位的。一个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以及它的劳动成果漠然无情的人,说是能够做好出版工作,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一本新书出版,读者首先接触到的是书籍的外表。好的装帧设计,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使人爱不释手;而那些形式千篇一律,色彩枯燥乏味的封面,往往使人兴趣索然。这是每一个书籍爱好者都深有体会的,也是值得我们关心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邱陵先生长期从事书籍装帧艺术的教学工作,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着书籍装帧艺术方面的实践,封四刊出的即是他的部分作品,同时,本期还配发了他的一篇艺术随笔——《装帧艺术是书籍的美学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