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采用录像观察法,对第20届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m、1000m中国、韩国等运动员比赛战术的运用进行比较,统计出比赛中个人、集体配合等战术运用的类型、特点及其成败比率;探讨短道速滑比赛战术发展的趋势,为我国运动员在以后的比赛、训练中战术的运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杜放  李艾宣  关力豪 《精武》2013,(17):27-28
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3000m接力项目,中国女队与韩国女队的战术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找寻各支队伍的差异、特点、规律及致胜要素,以期为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今后的比赛中巩固优势地位、提升运动水平、创造辉煌战绩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推动我国短道速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阿波罗.安东.欧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访谈、现场观测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其在1000m比赛过程中战术实施进行分析。结论:1000m距离比赛是阿波罗.安东.欧诺发挥技战术优势的特长项目。比赛中体现出阿波罗具有敏捷性、灵活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的战术特点。旨在为我国短道速滑选手备战奥运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ABC分类法,分析第16~24届冬奥会短道速滑奖牌情况,对世界短道速滑的竞争格局进行分析,旨在为提高我国短道速滑竞技实力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奖牌被第一集团国家垄断的局面已转变,群雄逐鹿的格局初步形成;亚洲仍处于主导地位,欧洲势力已愈发强势;女子项目中,韩国、中国实力最强,500m项目的竞争最为激烈;男子项目中,韩国与加拿大竞技实力最强,500m项目的竞争最为激励;混合接力项目中,中国综合实力最强。为此,提出短道速滑女队个人单项上需要继续巩固,新秀尽快成长起来;短道速滑男队继续突破,夺取金牌;重视崛起的欧美队伍,培养更多后备人才,平衡男女项目实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短道少儿运动员比赛后血乳酸水平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13-15岁短道速滑运动员训练控制研究》课题资料;具体研究方法是利用短道速滑少儿比赛之机,对课题组研究对象进行赛后血乳酸测试,旨在探讨少儿阶段短道速滑项目特点与代谢规律。研究结果显示:短道各项目代谢特点为对无氧代谢能力要求较高。各项比赛结果分别为:血乳酸男、女1500m平均6.93-13.35mmol/L;500m分别为6.31-10.5mmol/L;1000m分别为6.97-10.25mmol/L;3000m分别为10.6-12.7mmol/L。各项目乳酸测试值差值不太明显。主要与项目特点有关,即取胜环节在于滑到后4-6圈。  相似文献   

6.
胡武  苏明 《冰雪运动》2007,29(3):26-28
通过对中国、韩国女子短道速滑队所参加的2005~2007年2个赛季世界杯系列赛各个项目成绩统计与分析,发现我国女子短道速滑成绩有下滑趋势,除500m还保持着较强的实力以外,其它项目都已无优势可言。产生这种下滑趋势的原因应引起短道速滑工作者的重视,并对短道速滑队备战3年后的温哥华冬奥会能有所警示。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现场采集的短道速滑500 m项目的优秀运动员运动视频进行处理,获取相关运动学参数,揭示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滑行运动学参数特征,为运动员科学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单台摄像机定点拍摄获取比赛录像,无须在现场放置框架,利用冰面现有文字和线段进行摄像机空间标定,利用SIMImotion解析软件得到运动员滑行轨迹的像坐标,最后通过射影变换原理获取运动员在冰面上的滑行轨迹等运动学指标。结果:数据显示在第三圈男女平均速度都达到最大,男子最大圈平均速度为14.14 m/s,女子为13.07 m/s。男女直道平均速度、弯道平均速度、入弯瞬时速度和出弯瞬时速度都在第5次达到最大值。男子直道最大平均速度为14.13 m/s,女子为13.13 m/s;男子弯道最大平均速度为14.70 m/s,女子为13.51 m/s;男子入弯最大瞬时速度为14.76 m/s,女子为13.66 m/s;男子出弯道最大瞬时速度为14.21 m/s,女子为13.12 m/s。起跑到第8步时,男女瞬时速度分别达到了8.39 m/s和7.63 m/s,男女步长分别达到2.98 m和2.44 m。结论:(1)利用射影变换原理完成运动员比赛滑行路线的标定,为短道速滑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2)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在500 m滑行中弯道速度贡献大于直道,起跑爆发力对抢位战术影响较大,运动员体能情况对最后两圈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应用YSI23型乳酸分析仪测定赛时各轮次乳酸值,为探讨优秀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能量代谢特点和规律,结果发现短道各项目均具有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代谢特点,尤其是1500m项目,运动员乳酸耐受力是比赛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2010年冬奥会我国短道速滑项目形势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勇  白铂 《冰雪运动》2009,31(5):57-61
短道速滑是冬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也是我国冬奥会的优势项目。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短道速滑的现状、备战冬奥会面临的基本形势、冬奥会参赛目标以及参赛策略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女子短道500 m优势明显,具备较强的实力,只要我们战术制订运用合理,这块金牌应该能够斩获;1 000 m则是中韩两国争夺的焦点;1 500 m韩国队略强于我队,但我国年轻一代小将的崛起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男子单项机会不大,我们只有寄希望于男子接力项目。  相似文献   

10.
根据项群理论速度滑冰与短道速滑均属同一周期性项群项目,有着相近的训练学特征,对于当今冰坛产生的“换项热”进行把控是相关学术工作者应作出的努力方向.由于两项均属于同类周期性项目,训练方法、滑行方式相似,运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测试等方法从短道速滑与速度滑冰运动员身体供能方面进行入手研究;两个项目不同比赛形式所决定的供能方式在运动训练方面依照项目供能特点作为切入点进行论述分析.全面剖析短道速滑与速度滑冰运动供能方式特点,研究认为:短道速滑运动员要比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无氧能力和混氧能力更加出色,这也是换项后在1 000 m、1 500 m无氧供能、混合型无氧供能项目更容易“出成绩”的原因之一.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更加出色,建议广大教练员多借鉴一下短道速滑训练中常见的无氧训练方法与手段,尽可能提高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无氧能力进而提高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1 000m、1 500m的滑跑成绩.  相似文献   

11.
本针对杨扬在第19届冬奥会短道速滑1000m比赛中各轮次的速度、位置、滑行路线和同伴的配合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在战术运用方面的经验及教训,为短道速滑运动提供更清晰、合理及有效的战术训练参考依据.完善战术训练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运用ISOMED 2 000多关节等速测力系统对我国国家男子短道队运动员膝、踝关节肌肉力量进行测试和分析,针对运动员力量特征和 表现,深入分析短道速度滑冰500 m项目特征,增强训练的优化性和对项目制胜规律的认识。结论:(1)优秀男子短道运动员在相对峰力矩和相 对总功指标上并没有表现出非常高的能力,在平均功率指标上表现出较好的随速度增加而提高的趋势,但是屈伸比指标远远低于国内外优秀运 动员,由于最大峰力矩角度指标前人研究较少,本研究结果可作为其他研究的基础和支撑;(2)膝伸肌群峰力矩角度(高速)、膝屈肌群平均功率 (中速)和膝屈肌群相对峰力矩(低速)3组数据进入与500 m成绩的逐步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为0.955,决定系数为0.912;(3)优秀短道运动员500 m 成绩的力量决定因素主要为高速度区最大力量发力时机、中速度区的肌肉爆发力以及低速度区最大力量储备,膝关节肌群力量相对踝关节在 500 m项目中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3.
从2005年短道速滑世锦赛看我国短道速滑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通过对2005年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的调研分析,指出我国短道速滑女队已经形成新的3人组合,500m项目具有争夺冬奥会金牌的优势.男队现阶段已经走入低谷,冬奥会前景十分严峻.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短道速滑是一项以速度和速度耐力为主的运动项目,其能量代谢的特点是无氧供能,尤其是以乳酸能系统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通过对黑龙江省体工队青少年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的HB、CK、BUN进行监测,发现80%~90%强度,2min30s完成200m快屈走 20复步滑跳 300m跑×4圈,HR180左右,间歇6min为中等强度训练;80%~90%强度,2min20s完成300m快屈走 20复步滑跳 300m跑×8圈,HR为190左右,间歇4min为大强度训练.  相似文献   

15.
对短道速度滑冰500m超越战术的重要性加以分析,论述了超越的作用,分析了超越的各个区域.阐述了短道速滑运动员通过合理、科学地运用超越时机、位置和超越技术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指出超越战术运动的成功与否已经成为比赛胜利的至关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人格素养水平是影响我国短道速滑项目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当前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人格素养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人格修炼有利于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有利于短道速滑运动员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等重要意义;提出短道速滑运动员人格修炼的途径有文化教育、思想教育、生活教育和教练员的榜样作用,为我国短道速滑运动成绩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温哥华冬奥会上,我国短道速滑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短道速滑的可持续性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历届冬奥会短道比赛奖牌分布进行分析,探索我国短道速滑的发展方向。通过比较认为我国短道速滑存在后备人才匮乏、大众普及程度低、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场地条件急需改进等问题。提出大力发展短道速滑产业,带动大众普及;体教结合,加强基层普及和训练;提高短道速滑科研水平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孟巍  边维华 《冰雪运动》2004,(6):2-3,25
通过现场观察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4年世界短道速滑团体锦标赛中、韩两国男女队在500 m、1 000 m、3 000 m比赛的出场阵容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发现中、韩两队在派兵布阵上存在的不同差异(优势与劣势的对比),为备战2006年都灵冬奥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韩国短道速滑国家队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兰 《冰雪运动》2007,29(6):1-3
针对韩国短道速滑国家队每年涌现出大批高水平年轻队员的情况,采用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韩国短道速滑国家队新的运营方法、国家队员选拔新的规定和新一届韩国短道速滑国家队队员的特点。为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队的新老接替工作和进行针对性训练以及研究韩国短道速滑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对12名受过较好训练的少年短跑道速滑运动员竭尽全力地完成滑跳、屈膝走、滑板(2m长),在无冰期被广泛采用短道速滑陆上专门性训练手段的3分钟负荷,分别测得2分钟血乳酸值,同时在冰上以同样方法测得全力滑跑1500m的血乳酸值。并将陆上3种指标分别与冰上1500m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陆上训练指标对冰上 1500m专项训练的影响,进而分析陆上训练手段对冰上专项训练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陆上3种专门性训练手段对于 1500m短道速滑来说,都不是理想的专一性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