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自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的号召以来,媒体上讨论战略科学家的文章很多,多数文章是讲最高层的战略科学家多么重要和如何培养高层战略科学家。但是,战略科学家也是由不同层次组成的梯队,顶尖的战略科学家凤毛麟角,只能靠“时势造英雄”,不是特殊照顾和刻意培养出来的。对多数科技人员而言,更重要的是培养科技战略意识。  相似文献   

2.
2021年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在讲话中指出,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要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应用渗透至公共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政府决策离不开战略科学家的参与和支撑,如何培养和使用战略科学家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就此,笔者访谈了科技政策、决策咨询方面的权威学者方新教授.  相似文献   

3.
培养造就更多的战略科学家,是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命题。为响应中央要求,支撑对战略科学家的“选育留用”,文章综合采用胜任力模型的多种研究方法,基于国内外155位标杆人物的典型案例,构建战略科学家典型特征量化分析指标体系,并选取29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720名领军人才作为战略科学家后备力量代表,对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战略科学家后备力量代表与标杆人物相比,存在战略眼光与实践能力方面差距显著、企业战略科学家力量偏弱、学科分布与我国发展战略需求错配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战略科学家是新时代国家科技创新工作和人才工作的重大议题,战略科学家概念和政策是新兴学术课题。本研究围绕“什么是战略科学家”“为什么需要战略科学家”和“战略科学家从哪里来”这三大核心议题和相关概念进行多层次学理和政策比较辨析,提出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和十个延展子议题,为拓展战略科学家深层次学术探讨、人才成长规律研究和政策转化等提供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5.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是培育适宜的科技创新文化.科技创新文化已成为影响我国创新活力主要因素,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制度因素影响而产生的文化倾向十分不利于科技创新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出现这些突出矛盾的根本原因是:小平同志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制度设计上并没有落到实处,表现为制度设计不以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科技工作者)为中心,不按科学规律办事.文章建议从改变制度设计出发点入手,着力改变顶层制度设计,以此遏制已经出现的不良文化倾向,大力培养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中之重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国家围绕战略科技任务动态组织的体系化优势科技力量,其基本组成单元是科研团队及科研人员,而非科研机构整体。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决策推进能力不够,协同攻关体系化能力不强。现阶段,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围绕更好地完成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进行统筹部署,坚持中央决策、专门管理、点将挂帅、借助市场,举措建议包括建立中央层面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决策机构、设立国家战略科技任务组织推进机构、建立战略科学家牵头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实施体制机制、完善国家科技创新咨询体系。  相似文献   

7.
科研的开发和经营,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阶段。重视培养科研经营型人才,成长出一批开拓型的科学家企业家,是促进科研与生产结合、加速科研成果商品化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中国科学院上海地区科研经营队伍状况的调查,分析了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领导要带头转变观念,加强科研经营队伍建设,从改革和发展战略角度制订培养科研经营队伍的规划以及鼓励开发工作和调动科研经营人员积极性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8.
今天,创新的意识可谓深入人心,但在基础研究创新中仍有人存在着思想上的误区.微观观点认为创新是科学家自己的事情,科研管理不存在创新的问题;而宏观的观点则割裂了创新的环节,认为创新是纯政府行为,与科学家的关系很弱.我们认为,基础研究管理创新关键是创造一种能使人们持久创新的制度和环境.其中创造原始性创新的优良环境最为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管理创新则必源于基础研究创新发展的需要.现在尤为迫切的是直接服务于科学家的基层科研管理人员要适应基础研究创新发展的更高要求,在自己的管理中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9.
青年科研队伍是最具创新活力的生力军,是开展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攻关的主力军,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坚力量。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迫切需要加强青年科研队伍建设,切实建立有效激发青年科研人员创新创造能力、活力和动力的人才发展环境。文章在分析重大科技成果产出过程中青年科研队伍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科学院青年科技人才自主培养主干计划"青年创新促进会"的经验成效;从多措并举加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营造青年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制度环境,以及打造多样性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平台3个方面,提出科技自立自强时代背景下优化我国青年科研队伍发展的系统性思路,建议进一步优化推广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发展共同体建设,加快促进青年科技人才跨学科合作,实现交叉融合创新。  相似文献   

10.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取得阶段性胜利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从国内外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现状入手,通过分析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科研攻关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索我国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定位、顶层设计、强化方式,并就进一步强化我国战略科技力量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引领未来创新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如何抓住而不错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以实现新的经济繁荣?如何准确把握、及时布局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以掌握竞争发展的主动权?其均是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关注的重大课题。文章分析阐释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时代内涵、重要作用与特点,回顾总结了中国和中科院在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方面的成功实践,指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方向主要是科技发展趋势研究、科技监测评估、科技治理体系研究。文章还论述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要求与方法,提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要坚持思想性、建设性、科学性、前瞻性、独立性的原则;着眼影响力和贡献,从发展理念与战略、法规规划与方法、体制机制、政策和举措五个层面,提出了评价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价值标准;提出要不断创新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和质量,以更有效地服务宏观决策、引领未来创新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CSSCI所收录关键词为"科技管理"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凝聚子群与社会网络可视化分析。对科技管理的研究包括科研人员管理创新、技术开发与科技成果、科研人员培养、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科技战略与政策、政府科技管理、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与对策、基础研究与科技评估等9方面。科技管理基础研究与政府、高校科技管理以及成果转化之间衔接不紧密,科技管理创新发展能力不足。应继续加强科技管理基础研究,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提升高校服务于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国家战略性科技创新人才王泽山院士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对其心理资本进行探析并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战略性科技创新人才心理资本包括使命感、自信、专注、韧性和超越五个要素,每个要素都对战略性科技创新成就取得产生积极作用;同时,社会支持系统和生活方式在心理资本与战略性科技创新成就间分别发挥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由此构建了战略性科技创新人才心理资本理论模型。这启示我们要注重战略性科技创新人才积极心理资本要素培育,同时要匹配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和科学的生活方式,以保证战略性科技创新成就的持续取得。  相似文献   

14.
为了摸清中国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基础和短板,基于城市群视角,将中国三大城市群与国际三大湾区进行对比后发现,与世界三大湾区相比,中国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在经济增长性、创新资源集聚和科技成果数量等方面已经形成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在经济发展质量、原创性能力、顶尖高校院所、企业的领先性水平和开放性的创新生态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基于此,提出了新时期中国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5.
顾超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9):1084-1090
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1987年开始的国家超导研究开发攻关项目属于引领性、原创性的科技攻关,帮助中国的高温超导研究完成了从落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跨越,但是并未产生"从0到1"的原始创新。国家超导攻关的历史经验对于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有重要启示:(1)基础研究要分类精准施策,区分原始创新与应用牵引、突破瓶颈的基础研究;(2)加快培育战略科学家,充分发挥他们在联结政府与科学共同体之间的枢纽作用;(3)加强国家创新平台建设,将部分集中攻关转化为对战略科技力量的长期支持。  相似文献   

16.
穆荣平  廖原  池康伟 《科研管理》2022,43(10):160-171
准确把握杰出科学家成长规律是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制定前瞻性和针对性的重要保障。综合使用统计分析、比较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组合对1901—2021年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群体的成长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1)杰出科学家做出重大成果的时间集中在35~45岁,其重大科学贡献获得学术界认可的平均年龄在57~58岁,其中,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平均获奖年龄呈现上升趋势,而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平均当选年龄呈现下降趋势;(2)化学、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重大成就获得认可的时间相对较短,物理学等领域重大成就获得认可的时间相对较长;(3)杰出科学家通常拥有良好的科学教育背景,并在世界一流的学术研究平台进行过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在一流的学术环境中成长起来;(4)杰出科学家的涌现表现出较强的群落效应和明显的师承关系,师承关系是杰出科学家成长的重要因素,师从名家可以有效促进科学家成长。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对杰出科学家支持政策和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制定提出了两点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尽快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是新时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战略需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基础研究资助的主渠道,一直对空间科学领域基础前沿和重大科学问题的突破口重点关注,开展相关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梳理关键科学问题,明确优先发展方向;并通过重大、重点、面上、青年等项目及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等多种方式,予以持续稳定资助,支持我国空间科学工作者产出了一批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创成果。面向未来,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全面推进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重点关注我国重大空间科学任务的科学应用,以打通空间科学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特别是支持我国科学家利用科学卫星、深空探测器和空间站平台获取的第一手科学数据开展前沿研究,持续产出系列里程碑式的科学突破,并成为建成航天强国和科技强国的先行标志性成果。  相似文献   

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基础引领作用。“十四五”时期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亟待深化对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战略定位的认识。文章梳理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导向的阶段演进,分析了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的趋势特征,提出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策源全面创新、培育创新人才、联接高效体系、引领开放创新、塑造科学文化和示范深化改革等6个方面的功能定位,为系统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化改革,更好发挥其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独特作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国家实验室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展高水平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战略科技力量和重大原始创新的平台。如何强化目标导向的国家实验室战略性基础研究,并与产学研开展关键技术协同攻关,提高我国前沿技术和战略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是我国国家实验室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是美国开展战略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的核心力量,在世界同类机构中处于领先地位。基于基础研究投入-产出分析框架,对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战略性基础研究组织运行模式及产出特征进行系统调研和分析,研究发现,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基于明确的战略定位和研究方向,组织开展战略性基础研究,在经费投入结构和研发团队结构、基础研究产出水平、学科领域布局等方面各具特点;国家实验室通过与政府、非营利机构、大学和企业以及国家实验室之间的合作开展协同研究与创新,同时开展差异化的国际合作研究,形成以发达国家为主、并不断加强与中国合作的国际合作模式。研究结果对我国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开展战略性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参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重大科技专项是一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首先界定了重大科技专项的基本特征,从前期论证、组织设置、过程管理、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方面分析了国外若干重大科技专项组织实施的主要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重大科技专项组织实施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