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最近几年"爆"字出现了一些新用法,其中框填式词语"爆X""X爆了"较为流行,其基本用法的发展及搭配成分的限制值得关注,而借用模因论探究其获得及传播机制也是分析这组词语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时下网络语言中,由"微"构成的词语频频出现,如:微博、微信、微视、微评、微单、微盘、微音乐等。从模因论角度分析"微X"格式词语的来源与发展,探讨其流行并成为强势模因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正>何为"佛系"?该词最早来源于2014年日本的某杂志,其中介绍了"佛系男子",后来又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女子""佛系子女""佛系父母""佛系追星""佛系生活""佛系乘客""佛系学生""佛系购物""佛系恋爱""佛系饮食"等一系列的词语。"佛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表面上看是一种看破红尘、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状态和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4.
近来,"佛系"一词很流行,广大青年人用"佛系"这个词语来表达看破红尘、不争不抢的处世态度。这个词语似乎与佛教经典《坛经》中的"破除执念、欲望"等相对应,其实它们之间完全没有联系。"佛系"是年轻人用以自嘲的玩笑话,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处世态度;而《坛经》告诉我们对世事的顿悟是自内而外的,需要从我们内心找到使自己不会为外物所动摇的力量。我们要分清"佛系"与"佛教"的区别,如果追求清净无争的生活,与其空喊"佛系",不如去读佛教经典,从中悟出人生道理来改变现有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5.
"佛系青年"文化现象日渐成为一个社会焦点和热点,值得我们分析、研究、探索与反思。通过阐释"佛系青年"文化现象之表征,深刻探究"佛系青年"文化现象之生成逻辑,提出我们需要辩证地理解该文化现象,珍惜行进中的中国,放飞青春梦想,辨证看待"慢就业"。  相似文献   

6.
认知社会语言学是在社会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该学科将社会、认知和语言三者纳入一个大框架下,从语言的社会性和认知性两个方面深入研究语言变异的规律。本文以流行词语"刷X"为研究对象,基于例句分析"刷X"词语的构词方式、语义关系、句法分布、语用价值和流行原因,探究这类词语承载的社会意义和所反映的社会发展现实,试图揭示语言变异与认知发展和社会心态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的近邻,越南也受到汉字文化的深远影响,因此越南语里也存在许多词语模。本文就谈谈越南语中的词语模"X Tac/Khach",相当于汉语中的"X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16年上半年网络新闻标题为语料,探讨"秒X"的形成过程及类推机制。研究发现:1.词语模"秒X"的形成经历常规意义使用阶段、词义借用阶段、词语模形成阶段;2.从来源讲,词语模秒"X"属于混合词语模,起初受到汉字和日文的双重影响;3.在类推方面,模标"秒"具有词缀化倾向,模槽"X"具有类推多义性。  相似文献   

9.
模因论(memetics)为研究语言及文化的发展变化规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与传播的新理论.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分析流行语模因“X客”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从社会功用、心理功用、文化功用、语言类推机制及“X客”词语的语用特征和价值等方面探讨流行语模因“X客”复制和传播的原因,可以为分析流行语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hold住"这一词语的形成、传播、流行现象,从模因论的概念和模因周期理论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的来源,探究强势模因"hold住"一词的复制、传播过程和这一语言模因在复制传播中的复制移植现象,解读社会语用实践催生"hold住"流行的原因,揭示语言发展的进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赵书艳 《湘南学院学报》2009,30(6):69-71,75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其核心术语是模因.模因是文化传递单位.它的表现形式是词语、音乐、图像、服饰格调甚至手势或脸部表情.模因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零X"结构这一语言模因的广泛复制和传播同样经历了这四个阶段,同时"零X"结构因具有简洁性、时尚性、实用性和信息突显的特征而成为强势语言模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淘宝体""甄嬛体"等"X体"新词不断涌现,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世界,渗透并改变着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究其成因,"X体"词语以其独特的组构特征,在强势模因的内外因作用下,在"单个词组、句子组体、段落组体"三个层面体现了强势模因的构建过程。"X体"新词语的模因效应探究可为人们正确看待强势模因,甚至创造强势模因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粉丝"经历了一般流行词语的产生、消退和新意复兴的使用过程,是当下网络流行语表达大众心理,历经网络文化变迁依然呈现非凡活力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从语言学视角探究"粉丝"的成词、演变,从社会文化及语用视角探寻其产生原因,借此一窥网络流行语的流行奥秘。  相似文献   

14.
借助认知语言学和模因理论,对"吸X"词族的语义演变进行分析,并探究流行语"吸X"的生成机制。"吸X"的流行用法是隐喻、语境、模因等多种因素互动,并推动原型构式范畴扩展的结果。它具有舒缓焦虑、促进"悦己"消费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5.
"佛系"是我们目前常见的一种网络流行语,多出现于各类论坛、微博和社交软件中,通常表示对自身或他人的评价。而纵观近年常见的流行语,我们不难发现,"X系"结构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佛系"结构之前还有"森林系""盐系""治愈系""禁欲系"等结构。本文以"X系"结构为研究对象,在阐释其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其句法、语义特征和构式理据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语言中涌现出大量的流行词语.“门”,作为其中的一员,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人们的语言活动中去,显示出强大的语言活力.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本文从模因论的视角来探讨近年来曝光率比较高的流行词语“门”现象,探讨其模因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当下流行于青年中的"佛系"文化,表面上看是一种从容淡定的人生哲学,实质上是一种消极被动心态的折射,"佛袍"下掩饰的是精神内虚。鲁迅的生命哲学以"立人"为核心,关注着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一种进取的、发展的、创造的哲学。借助于这一文化资源,不仅能够榨出当代青年"佛袍"下面藏着的"小",而且能够开掘出他们内心蕴藏着的"大",启发广大"佛系"青年脱下阴冷的"佛袍",从狭小的生命格局中挣脱出来,在广大的社会与时代中追求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云X"词语首先出现在科技领域里,逐渐扩大到日常生活领域".云X"结构中"云"的语义为网络",云X"的语义有四种类型,该结构在语法和语音上也有自身特点".云计算"收录进了词典,还有部分"云X"词语也可收录进词典".云X"词族的形成机制主要有模因的影响,网络时代迅猛发展带来词汇需要,认知上突显作用及词语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蔡梦月 《现代语文》2015,(4):124-125
词语模是产生新词新语可以套用的词语格式。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来看,流行语中形成的词语模,以其生动简洁的表达方式以及可类推的语义理解,在言语交际中迅速流行和传播。本文就流行语中出现的"词语模"现象,结合实例进行简要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2017年,随着网络流行语"尬舞""尬聊""尬唱""尬煮""尬谈""尬字"等词语在网络、杂志和报刊中的高频使用,"尬X"系列词语逐渐词群化。结合具体语料对"尬X"系列词语的分布、语义和语法特征进行分析,进而运用语素化和模因等理论讨论其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