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龙英  张利洲 《家教世界》2013,(9X):166-167
"复语型"外语专业以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是一种新兴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为使外语人才满足市场经济对复合能力的需求,许多高校均纷纷设置不同的"复语型"专业或方向以满足市场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本文对江西省高校"复语型"外语专业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复语型"外语专业建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复语型”专业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国际交流呈现出多边互动的态势,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呈多元化趋势,熟练掌握两门及以上外语的"复语型"专业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升温,与之相关的教学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成为高校专业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复语型"专业外语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加以梳理,并分析该领域研究的着眼点及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
深入分析"一带一路"相关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设计"复语型+跨文化"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模型,建立"复语型+跨文化"国际化物流管理人才课程教学体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为"一带一路"倡议培养更多具备物流管理专业素养的"复语型+跨文化"人才。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也逐渐增多,这对所需人才提出了新标准,要求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一批既能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又能使用流利外语交流的复语人才。本文以黑龙江省外国语学院欧洲语言专业为例,探析了应用技术型本科复语人才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基本概念与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复语人才的类型与语种选取原则,并提出了应用技术型复语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实行下,国内外企业商务活动更加频繁,外语学习尤其是小语种学习更是掀起了新一轮的热潮,而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复语人才成为了民办院校的最佳选择和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办院校如何能够发挥自身办学特色,克服自身办学缺陷,培养新时代下的用技术型本科复语人才,成为了引人思考的又一炙热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2018年9月召开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座谈会,要求层次高和生源佳的高校先试先行,大力培养"一精多会"和"一专多能"的非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在非外语专业中培养复合型人才无疑是给处于十字路口的公共外语教学指明了新的改革方向。但是"精"的标准不是通过四级六级乃至八级九级,而是能够用外语比较熟练地从事自己的专业学习、工作和研究,只有这样的外语能力,即专门用途外语,才是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外语。在实施改革中,要按分层次分规格方法开展一精多会的多语教学。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呈多元化的趋势,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格局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理工科院校培养什么样的外语人才及如何认清外语专业定位问题是摆在外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主要课题。笔者通过分析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探求我国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企业和单位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目前外语院校的当务之急。本文简述了复合型人才的概念,认为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就是有看过硬的英语技能,熟练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极高的综合素质扣道德修养的人。培养复夸型人才的捷径就是利用四年时间对学生在外语、专业和道德修养方面全方位地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9.
为深化外语教育改革,加速国际化视野下教育质量工程建设,改变英语专业同质化、人才规格单一化现象,复语人才培养是改革趋势之一。结合高校实情,明晰复语教学的相关概念、复语人才类型以及了解应用型复语人才培养的特点是此项改革的要点,复语语种选择是决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围绕当前构建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根据现代高等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原则,从提高外语专业学生专业素质、人文科技素质、创业能力三方面进行探索,旨在培养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双素质创业型"的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中国与其它国家的贸易合作日益加深,贸易往来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既要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又要熟练掌握非母语在内的其它两种语言,这需要本科院校深化改革,增设非通用语种课程,以塑造具有扎实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国际人才为目标,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本文探析了"一带一路"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复语人才核心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指出了复语人才核心能力培养需要做的综合改革,并提出了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复语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色列以及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有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欧美的高等院校,基本上都把希伯来语课程置于神学、宗教学、犹太研究之下,作为这些专业学习的入门工具。因此,要发展中国教育,并使中国的犹太研究在国际上走向学科前言,就应该在语教育中,从培养希伯来语翻译人才和犹太以色列研究人才并重,转向以培养犹太研究为主、语翻译人才为辅的发展思路;从外语专业一家培养,转向犹太研究机构与外语专业共同培养的办学模式;从本科教育为主,转向本、硕连读的学制设置。  相似文献   

13.
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横琴新区片区挂牌,横琴新区迎来"自贸时代"新起点。未来五年横琴新区将主打"葡语系国家"牌,扩大对葡萄牙语系、西班牙语系国家的开放合作。为了切实加强横琴新区自贸区与拉美国家的经贸往来和沟通交流,仅精通英语已不能满足新区发展的需要,新区发展需要大量精通英语与葡语的国际化复语型人才。为此,笔者就国际化复语型人才的集聚与培养方式展开探讨,旨在为新区发展中的人才培养问题提供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的外语人才能否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充分利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契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突破口,在企业需求导向下,提出"外语+专业+语言服务专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理念,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15.
传统教学中,外语人才的培养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外语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实现"外语+"型人才培养,即"语言素质+文化修养+职业能力"。《阿拉伯语现场翻译实训》是应用阿拉伯语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实现学生语言能力+职业技能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推行该课程的改革,探索语言类实训如何更好地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中实训课程的实施、管理与评价,对接义乌小商品市场对市场采购翻译人才的要求,有利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高校多语种专业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及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并阐述了课程体系改革要突出专业特色,即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课程体系中嵌入式方向类课程。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单一外语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要培养"外语+专业"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在复合型外语人才课程建设方面,高校要改革课程结构、革新课程实施方式、注重教材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从而为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邢台学院学报》2017,(2):117-119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带一路"战略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结构单一的语言型外语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显得尤为必要。从"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特点分析入手,结合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19.
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是培养区域经济建设特色人才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应用越南语专业为例,分析了特色专业建设的背景,提出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应用越南语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原则;明确了应用越南语专业特色和课程一体化建设着重从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国际化“双师型”教学团队四个方面的实践路径,形成本专业的特色和品牌,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外语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20.
谈高职院校"外语+轻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外语 轻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功底和娴熟的语言技能,了解某一轻工专业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外语人才.文章进一步指出高职院校"外语 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有别于本科院校,同时分析了"外语 轻工专业"与"轻工 外语专业"两种模式在培养目标上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