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健康教育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向学生传授有关健康知识,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形成良好健康生活习惯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是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在一定的知识结构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两科教育的共同点,也是二者的结合点。要使学生在形成运动习惯的同时形成健康、正确的行为,“假说实验教学模式”恰能很好地解决知识的构建和行为的形  相似文献   

2.
学校健康教育是一个统摄学生观念、行为习惯形成和健康状况诸因素在内的综合性概念,其实施范围不仅是学校健康教学,还包括学校健康政策、学校健康环境、学校健康服务和学校社区关系等多个方面。学校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完整的健康观念,建立促进健康行为,并为终身享有健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庆阳市中学生的健康素养情况,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600名初中学生进行基本健康知识与理念、基本健康技能、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以不记名问卷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5.5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为67.8%,健康技能掌握率为78.84%。庆阳市中学生对健康知识和理念有一定了解,但在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等方面均存在较多不足,应结合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健康66条",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4.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高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是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身心迅速成熟而富有巨大变化的时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培养中学生的健康行为习惯是体教教师的责任,也是学校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使学生在提高了体能素质的同时,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5.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与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教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是各级学校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形成"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具体体现。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应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与中小学新一轮课改的需求,在课程内容加以充实和调整。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进行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对儿童少年进行卫生知识教育,帮助儿童少年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习惯,以预防疾病,保护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儿童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此,卫生保健工作者对他们进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学体育课程如何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决定>确定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同时更为明确地指出了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要求.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体育课程(教学和课外在教师指导下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的教育内容总和)如何坚定不移地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增进学生健康,如何通过健康教育和传授体育知识技能、锻炼方法,尽最大可能地为学生现在的身体锻炼和将来的健康维护服务.本文作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调查的缘起 学校自贯彻上级有关开展大课间活动的通知精神,坚持每天上下午30分钟大课间活动以来,我们看到了这种有氧运动,不但带来了学生身体素质的飞跃,心理素质的提高,更带来了学生品德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我们发现这与学校承担的“经营健康班级,  相似文献   

9.
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谢俊 《体育教学》2001,(1):11-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塑造一个具有强健体魄,具有体育知识和技能,具有体育卫生知识,具有良好的体育意识的高素质的人才".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我国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有了明显增长.1995年全国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与十年前相比,17~18岁学生平均身高增长量为3.09 cm,平均体重增长量2.5 kg,"豆芽菜"体型得到改善,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均在逐步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呈停滞和下降趋势,肺活量有所下降,肥胖儿童及超体重儿童比率增长较快,近视率居高不下,缺乏抗挫折能力,意志比较薄弱,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等等.一些地方只注重升学率,忽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素质培养,健康教育长期处于一种不被重视、可有可无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来稿认为:古语云:“沉默是金”。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若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沉默,往往能传递出丰富的难以言表的信息,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功效。沉默令学生“不令而从”。体育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教学中学生时常会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求学生做到的,应该自己首先做到,在沉默无声的行为之中教师给学生做出暗示;学生在老师的暗示下,模仿教师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不令而从”的效果。沉默令人醒悟。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时会犯错误,而又想隐瞒其真相。为使学生不隐瞒其过程并及…  相似文献   

11.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学生是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群体。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它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体育教学中蕴涵着许多便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有助予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从而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全面型人才。本文就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结合工作实际,实现健康教育,特剐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谈谈见解与做法,旨在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体育师友》2019,(5):57-59
学校常规性地组织学生参加体育健康教育中的运动训练与比赛,不仅不会影响和阻碍学生文化知识教育,造成彼此间的互相脱节和耽误,相反主观上还有助于发展和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中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良好养成体育运动习惯,促进学生修身养性、逆境奋起、人格健全、现代社会适应等;同时体育健康教育在客观上又能有效促进对学生文化知识教育的效率与各科学习成绩的整体性提高。  相似文献   

13.
学校健康教育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下以培养学生良好健康行为和习惯为目的的养成教育。对中美两国学校健康教育体系及中美两国基础教育阶段健康教育内容与体育课程结合的健康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总结和借鉴他人经验,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学校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健康教育的涵义以及主要意义学校健康教育是利用学校教育,使儿童少年获得卫生知识(包括卫生技术),转变卫生态度,产生卫生行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身心发育,为终身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广泛,既有课堂内容。也有课外内容,既有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也包括健康咨询、家庭访视、卫生健康指导、行为纠正、卫生监督、健康激励计划等,甚至不受活动名称的限制,不论在什么教育场所,凡以教育大、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小朋友为目的的一切卫生活动都可称为学校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主要意义是要教育人们实行躯体上的自我保健,情绪上的自我调节,生活方式上的自我控制。人际关系上的自我调整。总之,要同时重视身心两方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体育师友》2018,(2):13-15
采用实验教学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研究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渗透"规则教育"对学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规则教育能更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个人自控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会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结论:1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渗透规则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按规则办事行为习惯,建立遵守各种规则的意识;2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渗透规则教育可以适当的提升自我控制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3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渗透规则教育能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使学生专注课堂教学;4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陆晶 《体育世界》2011,(2):101-102
体能教育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理念,要达成并维持有益于终身健康的体能水平,在新标准指导下的体能教育的运用意义重大。教师需要关注的是学生为获得一个更为健康体能所表现的行为过程而不是对已有体能结暴的评价,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维持一个健康体能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体能教育提供给学生发展健康行为习惯的机会,同时使学生理解这些习惯对于他们终身健康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体育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和适应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健康、愉快和有效地进行学习、工作及生活的能力,以及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相适应的体育意识,为培养社会及其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服务。依据这一教育思想,就学校体育过程中如何开展健康教育谈点自己的观点。一、健康教育的内容学校健康教育是以学生为教育对象,以思想、意识、行为健康为中心的教育内容,以学生掌握身体生长发育知识,了解青春发育期心理发育特点,  相似文献   

18.
陆晶 《体育世界》2011,(3):40-41
体能教育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理念,要达成并维持有益于终身健康的体能水平,在新标准指导下的体能教育的运用意义重大。教师需要关注的是学生为获得一个更为健康体能所表现的行为过程而不是对已有体能结果的评价,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维持一个健康体能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体能教育提供给学生发展健康行为习惯的机会,同时使学生理解这些习惯对于他侗终身健康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教育方法,向学生系统地传授卫生保健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必不可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学校健康教育实施的主要载体为体育与健康课程.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质量与数量、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学校健康教育的约束力与可操作性、硬件与软件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把体育课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可行性不强,应进一步探讨目前实施学校健康教育适宜的课程载体,为学生提供系统、可操作、实用的健康知识、技能和实践;摒弃功利主义和短期效益思想,使中小学健康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