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真闷,真热,人好像在蒸笼里一样,巴掌大的遮阳伞根本挡不住那喷火的烈日。“卖雪糕啦,卖雪糕啦。”我嘴里吆喝着,心里却在埋怨着:都怪朱老师,出什么洋相,非得布置这样的作业——帮家里做事。这不,妈妈非让我帮她卖雪糕,说她自己又卖馒头又卖雪糕,忙不过来。我只好照办。  相似文献   

2.
木糖 《作文》2023,(Z2):110-114
<正>夏雪糕声称他是五年级三班里的第一个受害者,即便同学们都觉得“受害者”这个词有些夸张,夏雪糕还坚持这么认为。事情是这样的。有天,教语文的温老师布置作业,让同学们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夏雪糕的爸爸是作家,因此他在写作上也有些天赋。作文交上去后,夏雪糕信心十足,心想这篇作文肯定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作文的确受到了老师的关注,夏雪糕还被叫到了办公室,然而很不幸,并非表扬。  相似文献   

3.
大爷,我要冰棍。还有“火车头”老冰棍、“小蜜蜂”奶糕、“大西瓜”冰棍、“就要你好”雪糕……要哪种啊?“大水牛”雪糕、“转圈圈”蛋卷、双层菠萝雪糕、“随便你”小奶糕……大生意!刚才说的我都不喜欢吃!我和小健组了一个摇滚乐队!观众十分喜欢我们的摇滚歌曲。假发每一次  相似文献   

4.
周末的时候,我和妈妈逛超市回来,路过楼下的雪糕店,妈妈提议说:“家里没有雪糕了,买一些带回去吧!”“好啊!”说着,我和妈妈走进了雪糕店。雪糕店的老板见我和妈妈来光顾,笑盈盈地说:“你们好,请问买什么雪  相似文献   

5.
有一天,乌龟妈妈带着小乌龟来到了松鼠大叔开的百货商店买东西。乌龟妈妈和小乌龟来到了冰箱前。小乌龟眼瞪瞪地看着冰箱里的雪糕直流口水。乌龟妈妈亲切地问小乌龟:“孩子,想吃哪一种雪糕呀?”小乌龟一听,高兴极了,说:“我要草莓雪糕。”小乌龟拿着草莓雪糕笑嘻嘻的,不知有多高兴,可是它却不舍得吃。回到家,小乌龟拿着草莓雪糕左看看,右瞧瞧,可喜欢了。乌龟妈妈问:“孩子,为何不吃呀?”小乌龟笑着说:“我不吃,如果吃了它一口,它就如被老虎咬了一口一样疼,雪糕会哭的。”乌龟妈妈一听,笑了。第二天,草莓雪糕早已经融化成水了,可小乌龟仍然不知道。小乌龟拿着雪糕去和朋友们玩。小狗看见了,问小乌龟:“小乌龟,你买了雪糕,为什么不吃呢?”小乌龟笑着说:“我不吃,我不想吃,我舍不得吃。”小狗又说:“能给我看看吗?”小乌龟高兴地说:“可以!”小狗把外面的一层纸打开,一看,说:“小乌龟你看,雪糕都融化了。”“不会的。”小乌龟哭着说。小乌龟拿着雪糕给妈妈看。妈妈说:“孩子,雪糕买回来一定要吃。不吃,它就会融化。让人吃,让别人心里凉爽是雪糕的责任。如果你不吃它,让它融化,那雪糕一定比被别人咬了一口还要难受。”小乌龟一听,低下了头。29小乌龟的雪糕@...  相似文献   

6.
近日,宜昌阴雨绵绵,雾气沉沉。我在外面散步感到憋气,只好到书店闲逛。无意中发现《小说月报》今年第四期上转载有晓苏的短篇《皮影戏》,便毫不犹豫地买下带回了家。我老伴特别喜欢晓苏的小说,每次带回来的书或杂志,只要听说有晓苏的作品,她便从我手里抢过去,捷足先登,先睹为快,有时还似乎很专业地评评点点。不过,她这个名牌高中毕业,曾教过初中俄语的老师,现在年纪大了,点评晓苏小说的话,有时传到他的耳朵里时,他还挺开心的,总是笑着说,评得好!每次见面总要拥抱一下,发个短信总是先问阮老师好!  相似文献   

7.
每年元宵节,奶奶都会问我:“慧敏,过来吃一个汤圆?”而我总是痛苦地摇摇头,然后悻悻地走开。很多人都好奇:“汤圆那么好吃,为什么你不吃呢?”那是一个夏天的下午,炎热的天气让我心情烦躁,而外面树上知了的叫声更是让我心烦意乱。于是,一口气我就吃下了三根雪糕。雪糕刚下肚,我的肚子就“咕  相似文献   

8.
正晓苏的短篇小说,在当下的中国文坛是非常有影响力的。这种影响力不仅来自于晓苏的坚持与执着,更来自于对生活的细腻解读。不过,要想真正理解晓苏的小说作品精髓,还需要长期关注他才行。有幸的是,我从不到20岁,就跟晓苏学习写作。那会儿,我时常和几个搞写作的老师,在每个周六的上午聚集到晓苏家里,读各自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小狗吃雪糕     
我家的小狗爱溜达。这不,今天我又带它去散步了。小狗在前面走着,一边走一边摇尾巴。忽然,它站住不动了,对着一群坐在石板上吃雪糕的小朋友汪汪直叫,然后回过头来看看我,怕我没听懂,还站起身来,两条前腿在空中对着他们比画几下,好像在说:“小主人,我也要吃雪糕。”“你也要?看不出你这小东西还挺馋的。好,今天算我请客,让你也尝尝雪糕的滋味。”说着,我买了一根平时最喜欢吃的“小毛狗”雪糕,剥开包装纸,把雪糕递到小狗的嘴边,小狗就张开嘴巴,飞快地咬了一口,嚼了两下,立刻咧开大嘴,雪糕块和水一齐从嘴里流了出来。“汪!汪!”小狗不解地看看…  相似文献   

10.
离开华中师大两年多了,一直怀念读研的沉静与忙碌,怀念华中师大的秀美与典雅,怀念用略带保康方言的普通话讲故事的晓苏老师。晓苏老师是我的硕士指导老师,也是我的人生导师。他对我的专业和人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1读高中时,学校组织我们参加新世纪杯作文大赛。不曾想,我的参赛作文《重读父亲》获得三等奖。现在看来,三等奖不算什么,但在那时,对于喜欢写作的我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当  相似文献   

11.
“没啥东西好写!”不少同学见到作文题目后常常这样抱怨、叹息。“没啥东西好写”,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这些同学不善于写生活中平凡的小事。一次,我读到六年级一位同学写的一篇小作文,大家看看这算不算小事。垃圾尾巴吃过午饭,到校园商店,我买了根雪糕,将包装纸剥下随手一扔,边走边美滋滋地吃了起来。“同学!”突然有人将我喊住,一看,是鲁老师。鲁老师说:“你掉东西了!”我回头看看,地上没有什么东西,再摸摸口袋,找零的钱在。于是我说:“我没掉东西呀。”鲁老师说:“你掉了尾巴。”什么尾巴?好像是老师在跟我开玩笑?老师见我没有反应,…  相似文献   

12.
刘德旺:晓苏老师,您好!今年是华中师范大学摇篮文学社三十年社庆,您是我们《摇篮》杂志的顾问,我想代表编辑部对您进行一次采访。首先我想问的是,您当年在我们学校读书当学生的时候,是否也加入过摇篮文学社?晓苏:在回答你刚才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回顾一下历史。我是  相似文献   

13.
感冒先生     
早晨7点,我从梦中醒来,发现感冒先生已经来到我体内“做客”。我惊讶地问:“我没请你来呀?”他懒(lan)洋洋地说:“是雪糕(gao)兄弟约我来的。”我猛然想起,昨天我连吃了三根雪糕……  相似文献   

14.
咦,好怪呀,这人怎么成大甜筒了?看了题目,你一定会这样问的。其实,我叫田童。那年夏天,有一种味道很好的雪糕就叫甜筒,叫着叫着,我就成了美味大甜筒了。有一次,我们几个好朋友出去玩,大家都很渴,我便说,吃雪糕吧,冰冰凉凉,多舒服。她们听了,都同意。大家就让一个带钱多的人请客。这时,以鬼点子多而著称的“刘鬼子”眼珠翻腾了几下,笑嘻嘻地望着我。我没反应过来,雪糕买来了,我尝了一口,正想夸这大甜筒味道好。可没等我开口,那个“刘鬼子”竟笑得把刚吃进去的雪糕吐了出来,还一不小心,把雪糕涂在了红通通的脸上,成了…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我在候车室等车,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父 亲和他5岁左右的女儿。那个小女孩要吃雪糕,父亲就 从对面的小卖部买了一块,然后把雪糕拆开递到女儿手 上,并顺手将雪糕的包装纸丢到座位下,这时小女孩冲 爸爸叫起来:"爸爸乱丢垃圾!老师说不能乱丢垃圾, 乱丢垃圾不是好孩子!"父亲愣了一下,面无表情地看 了女儿一眼,依然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于是小女孩将 身子趴到座位下,把父亲刚才丢的雪糕包装纸捡起来, 将它放到不远处的一个垃圾桶里。  相似文献   

16.
女儿理财     
陈东梅 《早期教育》2004,(11):34-34
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她有了许多新的需求。一天,她兴冲冲地跑回家,对我说:“妈妈,请给我准备一个钱夹,我要把我的钱(几枚硬币)放在里面。”女儿要理财了这是好事,我马上买了一个新钱夹,连同一周的零用钱一起送给了她。第一天,放学回来,女儿说:“妈妈。我用一元钱买了两根雪糕。”我吃惊道:“你怎么可以一次就吃两根雪糕呢?”  相似文献   

17.
寒假前,晓苏主编给我一本散文集,重庆市大足职业教育中心唐晓垄老师的《心灵之约》,并且让我读后写篇评论。读书本是我之所好,但是带着任务去读,心里多少有些不安。一则怕无话可说,二则怕一向喜欢自由表达的自己,写不出令作者和主编满意的“应景”之作。  相似文献   

18.
人生中的第一次数不胜数,每个第一次的感觉就像那浩瀚的星空一样,神秘、新鲜、刺激。遥望第一次迈人商界的星空,真是既耐人寻味,又叫人哭笑不得啊!今年暑假,天出奇地热,白天只要一出门,人就像要被烤熟了似的,这样的日子没有雪糕陪伴可怎么过呀?但像我这样的“穷书生”,身上一个子儿都没有,而且妈妈又不肯“亲晴赞助”,还有理十足地说:“吃雪糕会拉肚子。”其实,我宁可拉肚子,也不愿抛弃至爱——绿豆味雪糕。终于,我想出了一条生财之道——摆摊做生意。  相似文献   

19.
放学路上     
放学回家的路上,小方买了根雪糕,剥开包装纸,随手往地上一扔,边吃边向前走去。他的同学小明正好看见了这一幕,连忙走上去将包装纸捡起来,然后向小方喊道:“小方!”正在吃雪糕的小方回头一看,说道:“咦,这不是小明吗?正巧,我再买根雪糕给你吃。”小方听了,奇怪的问道:“怎么了?我做错什么事了吗?”  相似文献   

20.
晓苏的乡村小说十有六七都有性描写,但这种性描写几乎算不得真正的性叙事,只可称之为涉性叙事。晓苏乡村小说的性描写,是对乡村性景观的全景式展示。同时,晓苏乡村小说的性描写又是一个独特的审美存在,其特点就是“艺术地写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