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当下的音乐生产和音乐消费中,大众广泛接受的音乐式样是音乐的表演.更近一步说,歌唱艺术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声乐演唱,而是要达到形神兼备的表演,是“演”与“唱”的有机结合体,只有这样才能使歌唱完美.因此,我们的音乐领域或说我们的歌唱艺术出现了新的诉求,这种对音乐消费品的更高层次的要求既源自音乐受众,也源自当下视听技术的推动.这种诉求也要求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原有的歌唱艺术进行重新地考察.从“演”与“唱”两个维度出发展开讨论,对歌唱艺术本体论进行了重新审视,进而考察了如何通过“演”与“唱”达到歌唱艺术的臻美.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以旋律和节奏为基本表现手段的艺术.由于这种艺术形式必须通过形象影响人们,它对于人们情感的激发更为直接,因而音乐这种艺术形式的巨大感染力是不言而喻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在教学时也能与音乐相结合,发挥音乐的巨大感染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民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文化宝藏,给予了我国作曲家们许多灵感,他们开始根据蒙古族民间音乐元素进行改编,这种艺术的再创造使钢琴艺术与蒙古族民间音乐巧妙融合并擦出新的火花.本文以桑桐的《内蒙古民歌主题钢琴小曲七首》中的《草原情歌》、《舞曲》为例来浅析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的音乐形象与技法应用.  相似文献   

4.
音乐的情感体验其所属的类别是音乐艺术,是人们常说的音乐感觉,指人们通过对音乐的听觉而对音乐音响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这种体验非常的抽象,这种体验也是因人而异;同时,这种体验能力也是构成一个人音乐修养的重要成分,是检验一个人艺术素质的高低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5.
数字音乐的处理技术只是物质手短,它并不能作为音乐艺术的意识指导,数字音乐的灵魂仍然是音乐艺术本身.数字音乐初学者一开始要明确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明确艺术在数字音乐中的地位,否则很容易陷入技术化音乐的怪圈,从而使手上的音乐作品失去艺术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胡东芳:音乐是听觉艺术,是声音的艺术,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的艺术,是给人以美感,并使之获得审美体验的艺术.音乐课堂教学一定要突出音乐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所谓"音乐氛围"通俗地说,就是音乐气氛.良好的音乐氛同应该是愉快的、活跃的、轻松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民族音乐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它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与文化背景的熏陶,深深扎根在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沃土中,使中国民间音乐的内容和基本形态具有鲜明的文化色彩。这种带有浓厚文化气息的艺术形态又以英独特的功能与精神内涵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使传统文化的各种艺术形式更具有音乐的线条、音乐的精神与音乐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原生态音乐"的出现,是一种人们渴望音乐本质的良好心愿,也是人们精神世界显著提高的表现.它的艺术价值,就在于它的天然、原生态和未经雕琢.对于这种音乐形式,我国目前的实际保护应多样化,仅仅博物馆式的保护"原生态音乐"是不可行的,应使之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保护、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9.
音乐中的情感因素是音乐艺术活动中最主要的表现内容,它不是神秘不可探究的.音乐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使其表现内容具有抽象化的特点,因而作品中情感的表现就被上升到主要的高度,成为音乐艺术活动的中心.  相似文献   

10.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对学科特点这个本质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致使教学中出现许多事与愿违的状况.比如,音乐本来就是最有感染力的艺术,结果为了各块的训练内容,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忘却情感体验,一味地进行技术操练,从而使音乐教学显得支离破碎、枯燥乏味.那么,如何改变音乐的这种教学状况,更好地把握音乐教学中的重难点呢?  相似文献   

11.
成文 《湖北教育》2007,(8):57-57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人类最高尚的追求美的活动,音乐教学即以美为目标,把发现美和表现美作为主要任务。在这一过程中,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音乐教师美好的形象,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而且还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影响和熏陶。所以,首先音乐教师自身必须具备美的潜质,音乐教师的这种美的潜质并非仅指外表美,而是指一种艺术的气质,一种缘自艺术的自信、热情和激情。  相似文献   

12.
于莹 《华章》2010,(25)
音乐学科的任务主要是使学生具备感受音乐与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优美的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为此音乐教师必须要明确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
合唱是一门集中了音乐的和声、旋律、节奏等多声部变化的音乐艺术,是一门由众人集体演唱的舞台表演艺术.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性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的人际交流活动.它有益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和合作,能融洽人际关系,使学生超越"我",融入"大我",领悟共处的真谛,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集体意识.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一门声音艺术,它能描摹声音,叙述感情,表现生活,还能讲述故事。用音乐叙述故事,是音乐创作中的一种常见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往往使音乐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故事更加妙趣横生。同时能更好地激发和培养欣赏者的音乐情感和创新意识,体现音乐所具有的情感、艺术特点。这种手法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同样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宋代市井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代,供广大市民阶级娱乐之用的市井音乐的兴起使宋代与前代的音乐相比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宋代市井音乐文化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原因,宋代市井音乐的形态有瓦子音乐、酒肆茶坊音乐、民俗节庆音乐、流动演出音乐等几种艺术形式.宋代市井音乐不但丰富了宋代民俗音乐艺术,而且对研究我国市井音乐艺术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筝,是中华民族乐器中的一颗瑰宝,古筝音乐艺术是我国优秀而悠久的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弘扬民族音乐的今天,古筝音乐艺术理应得到发扬光大.欲达此目的,任重而道远,让我们音乐工作者,社会有识之士,共同努力,弘扬古筝音乐,加强古筝音乐教育,使古筝音乐艺术更加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丁建勋 《学周刊C版》2020,(2):132-132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享受音乐,就是对艺术的享受.要想学好音乐,就要对视唱练耳进行充分研究.视唱练耳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课也是必修课,它能使学生很快提升识谱能力,只有把握好视唱练耳的关键,才能真正地学好音乐.  相似文献   

18.
计娟 《华章》2010,(34)
音乐是一种独具魅力的音响艺术,它不仅以其动听悦耳的音响激发孩子的情感、陶冶孩子的心灵,而且以其神奇的魅力开发孩子的智力,并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对于天真活泼的孩子来说,音乐艺术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以理寓情,以情育情,以情促行,使孩子们身心不断健康成长.幼儿园的音乐活动正是运用这种"心灵体验"去拨动孩子心灵的琴弦,使孩子在音乐美的感受中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帮我们叩响孩子听力的大门,让孩子享受音乐的自由快乐,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促进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帮我们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9.
声乐是人类音乐世界里最早诞生的艺术形式,同其他音乐艺术形式一样,表现"美"——"音乐美"是它最终的表现目的和本质特征。正是这种本质的特征和目的,决定了每位从事歌唱的人具备音乐美的素质、展现音乐美的能力的重要性。声乐教学是承担培养音乐美任务的初级载体,忽视音乐美的培养,则无法赋予歌唱以更高层面的艺术魅力。只有在训练科学的演唱技巧上贯穿良好的音乐美感培养,才是使作品及演唱拥有不息艺术生命力的强大源泉。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强调音乐学习者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充分调动人的听觉、视觉和思维等多种心理因素共同完成的全过程.使音乐课堂上的语言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启发能动性,是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无声语言即肢体语言会协助音乐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有声语言的引导可将学生带到充满着无穷魅力的音乐世界.了解美,发现美,创造美.这是一个音乐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使命.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是上好音乐课的前提.而教师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则是这种氛围的催化剂.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和人的感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艺术.音乐教学如果不能和聆听、感觉实践、音乐作品甚至音乐创造联系在一起,教学就成了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