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数字人文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至今为止,全球已有数十个数字人文研究组织和中心机构。在数字人文研究背景下,传统的社会知识服务中心图书馆将发挥出知识普及、成果传播、研究支撑等作用,并可提供嵌入式、数据分析、数据管理和成果运行等服务。  相似文献   

2.
邵安华 《图书馆》2023,(12):42-50
图书馆与数字人文之间存在着内在契合,新文科建设为图书馆向数字人文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政策支持。图书馆吸纳数字人文的人文理性和价值思考,实现数字人文、信息与技术的相互升级,为图书馆转型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鼓励更多的利益主体参与图书馆数字人文高质量建设工作。图书馆数字人文是新时代新文科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如今图书馆数字人文相关研究已经在图书馆事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显现出其特有的价值和作用。文章针对当前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调整图书馆工作重点、探索数字技术应用、加大数字人文资金供给、深化人才体系建设来推进图书馆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磊  夏翠娟 《图书馆杂志》2018,(3):33-38,48
数字人文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趋势,由于图书馆的社会性和图书馆作为知识保存与传播中心的职能,数据开放是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的使命。有着规范化、标准化结构和语义的数据是图书馆为研究人员提供数字人文服务的基础,也是在互联网上为第三方开发人员提供开放数据服务的基础。本文从内容、平台、服务三个方面入手,调研与借鉴海外成熟案例,提出以平台为基础支撑,内容、服务模式为核心的面向数字人文的图书馆开放数据服务框架,并以上海图书馆的开放数据应用开发竞赛为例,试图为国内图书馆界提供具有实际可行性的实现方案和实施案例。  相似文献   

4.
数字人文研究演化路径与热点领域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数字人文是计算机学科和人文学科交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由计算人文和人文计算领域发展而来。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为来源,运用文献计量方法,结合可视化分析工具,对数字人文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和内容挖掘,分析数字人文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领域,明确演化路径和发展趋势。①数字人文研究的热点领域有:数字人文的基本理论,技术驱动下的人文学术实践转向,新合作模式引发的人文学术文化变革,以及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基础设施建设;②数字人文研究的内涵更具兼容性,应强调计算转向,考虑重构人文知识的脉络与内容,构建当代知识系统及认知方式;③图书馆学的理论、方法及实践与数字人文研究形成协同发展趋势;④从技术应用和数据基础的角度看,图书馆学是数字人文产生的基础学科,也将是数字人文成果的主要应用学科之一。我国图书馆界应以融合的视角审视数字人文与图书馆发展的关系,进行数字人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图10。表1。参考文献54。  相似文献   

5.
数字人文技术的发展为古籍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范式。数字人文时代图书馆古籍数据化组织要求古籍数据具有真实性、可计算性以及可获得性。文章从注重古籍数据挖掘以及知识关联的角度探讨了数字人文时代图书馆古籍数据化组织的途径,提出了古籍数据化组织的发展策略,旨在不断提高古籍利用效率以及图书馆知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各类高新技术在图书馆发展中的广泛应用,为图书馆信息服务与人文研究的进一步融合奠定了基础条件.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服务的重要机构,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迎接机遇和挑战,从开展数字人文研究成果传播应用服务、积极参与机构的数字人文研究、构筑信息化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图书馆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4个方面入手,积极参与到数字人文发展的进程当中.  相似文献   

7.
国外图书馆支持数字人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意义] 数字人文是图书馆服务边界延伸的新兴领域,了解国外图书馆支持数字人文发展研究动态对促进我国图书馆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调研、内容分析和案例解读等方法,在阐述数字人文与图书馆关系的基础上,评析图书馆支持数字人文发展研究现状。[结果/结论] 图书馆可以在资源导航、工具应用、项目维护、数字保存、元数据管理、版权指导、学术评价以及数字出版等方面为数字人文发展提供支持;可以从发展培训计划、优化课程设计、开辟研究空间、开展协同合作等方面开展实践;就发展前景来看,图书馆应当为馆员提供培训机会、合理授权和激励机制等保障。  相似文献   

8.
数字人文为高校图书馆带来重新定位服务着眼点和创新点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图书馆选择有效的知识管理策略,精准切入读者知识需求,是信息服务向智慧和智能延伸的过程中实现服务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利用网站调研法、文献阅读法和实地访谈法,从知识创造、知识分享和知识应用三个维度,对数字人文背景下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知识管理进行研究,基于其知识管理实践,构建知识管理模型,并提出构建数字人文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建议,以期为国内高校图书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数据是数字人文研究的基础和核心之一,图书馆人文数据组织与重构不但能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拓展图书馆人文数据服务,可极大地促进数字人文科学的发展,也是图书馆知识型专业服务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提供更高层次领域的服务。[方法/过程]分析数字人文研究中的人文数据特点及人文学者研究对人文数据的需求,认为图书馆需从人文数据的完整性、可计算性、可用性及重用性、可发现以及获得性等角度出发进行人文数据组织与重构。[结果/结论]要克服人文数据碎片化带来的零散、不系统的弊病,必须采用数据复原与重构的方式恢复或重建人文数据所蕴含的知识之间的联系,采用数据化、数据融合、数据关联及发布等手段,最终实现知识单元的精细粒度化、知识组织的语义化、知识呈现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10.
数字人文的快速发展给档案馆知识服务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文章以数字人文背景下档案馆知识服务研究现状为切入点,阐释数字人文下档案馆知识服务的价值,进一步从知识平台服务、知识成果服务、知识协同服务、知识体验服务等角度出发,分析数字人文背景下档案馆知识服务的运行逻辑.  相似文献   

11.
王诗秒 《中国出版》2023,(17):48-53
从数字出版到融合出版,再到推进出版深度融合,我国出版业已经累积了相当体量的数字化建设成果。数字智能时代的出版,不仅需要与新兴技术全面而深度的融合,还需要释放知识生产空间,激发出版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精准人文将人文与科学理解为一个整体的工作范式,为德语区出版业整合数字化成果、深度融合新兴技术提供了理论指导。文章基于精准人文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探析我国出版业在精准融合出版、数字交互出版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实践和发展路径,对精准人文在知识生产、知识体系型构和知识秩序重构中的应用可行性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以及高校“双一流”建设工程项目的推进,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越来越受重视。数字人文是信息技术与人文科学相互融合的产物。数字人文的发展更是为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研究范式。高校图书馆作为支撑科学研究的知识存储、信息服务的重要机构,其积累、存储的数字资源和高度结构化、规范化的元数据记录,是数字人文项目开展的数据基础。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数字人文背景下特藏资源的内涵与发展状况,分析了数字人文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的主要作用,论述了数字人文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3.
张瑶  朱莉 《图书馆学刊》2023,(11):57-60
数字人文的兴起拓宽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场景,以数字人文空间建设推进数字人文服务日益受到图书馆学界与业界的关注和重视。在梳理和分析我国部分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空间建设与服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空间建设与服务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数字人文因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人文研究的特点,近年来成为各相关领域机构的热门话题。图书馆作为人文研究的资源保存与服务中心,正经历以资源管理和服务为重心向以数据管理和知识服务为重心的转移。图书馆的数字人文项目常以语义万维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为支撑、以互联网时代的知识组织为方法,致力于提供区别于传统文献服务的知识服务。文章以上海图书馆"名人手稿档案库"为例,结合多年来数字人文项目的探索与实践经验,从数字人文项目的建设方法、建设流程以及技术框架三方面梳理总结面向知识服务的图书馆数字人文项目的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深圳大学城图书馆主办的"图书馆与数字人文"国际研讨会上,20多位国内外数字人文领域及图书馆界的专家学者就"数字人文中的关键技术""用于数字人文的数据、资源、网络、平台构建""高等教育与数字人文""数字人文与多学科应用研究""数字人文与图书馆"五大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对数字人文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对数字人文在相关学科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对国内外图书馆在数字人文方面的实践进行了分享。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需要着眼于数字人文领域,认清图书馆数字人文资源建设的时代价值,通过对国外图书馆数字人文资源服务的了解与学习,提高对数字人文资源建设服务的认知水平。当前,图书馆数字人文资源建设要健全图书馆数字人文资源服务内容,以数字化服务平台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提高数字人文资源的影响力,并着力营造符合图书馆数字人文发展要求的生态环境,在专业人才支撑下实现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的多元化发展,全面提升我国图书馆数字人文资源建设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数字人文大会是国内数字人文研究领域的主要学术会议之一,也是加强中国数字人文领域专家学者交流合作、展示数字人文理论与实践成果、探讨数字人文未来发展路径的重要平台。2021年11月6–7日,第三届中国数字人文大会以“时代经纬:迈向新文科的数字人文”为主题在南京大学召开。笔者以此次会议中的专家报告、专题讨论、青年论坛和案例分享内容为综述对象,根据研究主题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出数字人文研究中的新理念、新成果。总体而言,本届大会聚焦于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数字人文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深入探讨了数字人文知识生产范式,充分展现了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呈现出了数字人文学科边界不断拓展、交叉融合持续深入、研究视角不断丰富、研究技术持续创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数字人文:图书馆实践的新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人文是图书馆可实践的一个新方向。正确认识数字人文的内涵、面临的障碍与认知误区等是实践的基础,文章在梳理数字人文的内涵、外延的同时,提出图书馆可以在"数字人文专题信息服务""数字人文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跨学科桥梁建设""数字人文项目孵化器建设"等方面展开实践。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为例,介绍了该馆在打造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交流平台和孵化北京大学数字人文项目方面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数字人文浪潮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LAM)等文化遗产机构的馆藏资源保存、传播和利用提供新的契机。在LAM数字转型、公共服务合作化、用户需求多样化背景下,探寻符合数字人文精神内核的LAM馆藏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文献研究和模型设计,文章对LAM领域运用数字叙事开展馆藏利用服务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叙事驱动型”(DSD)馆藏利用模型,并从该模型的核心特点、组成架构、实践案例3个方面进行剖析,旨在为数字环境下LAM创新业务内容、服务人文研究、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成果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 分析澳大利亚数字人文项目特征,总结澳大利亚数字人文项目概况,获取对我国数字人文的建设性意见。[方法/过程] 运用网络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澳大利亚数字人文项目开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项目概况并梳理其发展阶段和各阶段代表性项目,按照研究方法和方向的不同进行分类,同时根据项目成果和影响力建立分析评价体系来获取有价值的特征,并据此讨论为丰富我国数字人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借鉴的诸多意见。[结果/结论] 澳大利亚数字人文项目整体阶段特征明显、意义显著,本文总结出其项目的社会服务、图书馆深度参与、创新合作共享等特征,针对我国数字人文提出加大投入、释放图书馆潜力和形成特色的主要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