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蒙古族作为我国北方主要的游牧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自身鲜明的服饰文化底蕴,尤其是在蒙古族服饰的制作工艺上更是独具特色,展现了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本文中笔者着重的分析了蒙古族服饰制作工艺体系的构成,对不同的蒙古族服饰的制作工艺进行了分析,从而展现蒙古族服饰的风格和特色,展现蒙古族服饰制作过程中蕴含的深厚的游牧文化以及特有的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服饰中的性别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服饰中的社会性别意识表现明显,在服饰制作、款式、色彩、装饰等方面都有所表现,服饰中性别意识的形成受传统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宗教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彭冬花  蒋东玲 《文教资料》2007,(20):126-127
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服饰丰富多彩。作者曹雪芹将自己对服饰方面的独特研究充分表现在小说人物身上,并频繁再现在人物的头饰、款式、衣料、纹样、颜色等方面,既鲜活了人物性格,又展示了中国服饰文化,包罗万象、美妙绝伦、艳丽多姿。  相似文献   

4.
2005年8月13-15日,由东华大学、敦煌研究院及上海市长宁区政府,中华全国纺织服装商会主办的”中国服饰史研究与敦煌学”论坛于敦煌研究院会议厅举行。来自全国大专院校及研究机构等单位的专家学者40多人及上海市相关的领导、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开幕式上,东华大学服装学院院长李柯玲、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王旭东、中华全国纺织服装商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先后致词。三位领导的发言对“中国服饰史研究与敦煌学”论坛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对东华大学与敦煌研究院合作,把中国服饰史研究与敦煌学相结合,拓宽了中国服饰史研究及敦煌学研究的道路,并在教育与科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敦煌服饰的深入研究寄予了厚望。 13日上午的学术报告由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赵声良主持。发言者有东南大学教授张道一、东华大学教授包铭新、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郑臣欣和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费泳。张道一先生三十年前曾在敦煌作过学术考察,他满怀深情地回顾了当年在敦煌考察时的情景,畅谈在敦煌石窟中的收获,指出敦煌壁画色彩的配色原理及其在艺术上合谐的意义。包铭新教授《敦煌壁画中的回鹘贵族供养人服饰研究》首先提出了研究少数民族服饰的方法,然后依据回鹘洞窟的时代,对高昌与敦煌壁画中的回鹘人服饰进行分类研究,并探讨了回鹘服饰对敦煌汉族服饰的影响。郑巨欣《敦煌服饰中的小白花树花纹考》通过对敦煌壁画的人物服饰中的小白花纹的分析与考证,探讨了这种纹样的表现形式及其佛教内涵与文化渊源。费泳女士《论褒衣博带佛衣》通过对南北朝时代佛像衣着的深入调查研究,明确地界定了“褒表博带”佛衣的形式,并分析了“褒衣博带”佛衣的源流及影响。 13日下午的讨论由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先生主持。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赵声良、副研究员卢秀文、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杨孝鸿、兰州大学博士生谢静、东华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冯信群、宁夏人民出版社编审徐庄先后宣读了论文。赵声良《敦煌石窟北朝菩萨的裙饰》以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北朝时期敦煌彩塑与壁画中菩萨的裙饰作了分类,并分析每一类型的源流以探索印度、西域及中原文化对敦煌菩萨造像艺术的影响。卢秀文《敦煌壁画中的妇女面靥妆》通过对敦煌壁画妇女形象的调查,分析了唐、五代以来妇女流行的面靥妆的特征,及当时民族间的化妆的相互影响。谢静《敦煌奠高窟第285窟供养人服饰初探》对西魏时期的莫高窟第285窟供养人像及其民族背景作了分析。杨孝鸿《试论羽化思想及其在敦煌石窟的演变与服饰的表现》考证了羽化思想来自西方(中亚或西亚),并分析了羽化思想在汉唐间的发展演变以及在石窟艺术中的反映。冯信群的《试论敦煌石窟数字化虚拟再现的技术性和艺术性》谈了通过计算机数码技术对敦煌石窟进行再现的技术和艺术问题。徐庄的《敦煌壁画与西夏服饰》全面介绍了敦煌壁画中的西夏人物服饰,以及宁夏及在黑水城发现的佛画中的西夏人物服饰。  相似文献   

5.
蒙古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服饰的发展和演变在整个蒙古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当前对蒙古族服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化方面,笔者从传统蒙古族服饰的研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两个方面对现在的研究成果和需要努力的方向作了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谢静 《家教指南》2007,(3):24-31
本文利用敦煌石窟中西夏供养人图像,并结合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发现的西夏唐卡、彩色版画等西夏艺术品,对西夏服饰进行了论述和探讨,从而看到西夏党项族在学习接受中原汉族文化的过程中,在保留原有民族传统服饰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吸收中原汉族的服饰制度和服饰样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财富.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对服饰一往情深,在其作品中充满了对服饰的精辟阐述。分析张爱玲中短篇小说集《传奇》中的服饰描写,可窥探张爱玲对服饰的审美倾向以及潜藏在其后的人生传奇。  相似文献   

8.
满清在服饰上的威权改制使得"满"渐渐影响"汉","汉"慢慢融合了"满",这种演变和融合起到了推进民族服饰发展之作用。满族服饰制对《红楼梦》中服饰的材料、纹样、色彩及服饰配件均有影响,红楼服饰既有汉民族的特点,又有满族的色彩,红楼服饰是清代的服饰政策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9.
绚丽多彩的蒙古族服饰以其图案多变、历史悠久、色彩艳丽、草原特色鲜明,几百年来为国内外学术界所瞩目.本文重在探讨其发展起源及所受文化影响对图案形成的的内在动因及其在服饰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清代满族风俗与《红楼梦》服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从《红楼梦》中的服饰描写可以看出,满族的风俗习惯直接影响着清代的服饰风格,同时也影响着中原地区的穿着习惯。满族风俗不仅对清代服饰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现代服装设计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元代的蒙古族服饰样式具有鲜明的北方游牧民族特色.大量的实物、图像和文献资料表明,蒙古服饰不仅在元朝时期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服饰行用状况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在元帝国崩溃之后,仍然以不同形式在明代社会广泛传播行用.本文拟对蒙元服饰诸种样式在明代的行用状况进行考察,并对其行用人群以及行用原因、社会心理等等进行考辨,希冀勾勒出蒙元服饰在明代行用及演变之脉络.  相似文献   

12.
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独特的生活环境,“逐季节而迁徙”的游牧经济,造就了蒙古族人的雄健宏伟的民族气质和独具魅力的草原民族文化.服装艺术丰富多彩.其中,服饰中的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审美风尚里,服饰审美也深受《楚辞》的影响,其中,美人、佳人、窈窕、香草等意象,至今仍然是服饰审美的关键词,也是社会性别审美领域探讨的热点。通过对古典典籍史料的钩沉、整理及提炼,可以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溯往昔、观当下、思未来。同时也为当代服饰审美研究提供精神文化资源,丰富当代服饰领域的设计元素资料库。  相似文献   

14.
镶边是蒙古族传统服饰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艺,也是蒙古族服饰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内容。在漫长的蒙古族服饰文化发展过程中,镶边艺术处理也在不断的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风格和功能更为突出。在本文中主要探讨了蒙古族服饰镶边的艺术处理及修饰价值,使我们对北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打破现代人在服饰研究上重女轻男的习惯 ,对《诗经》中的服饰色彩加以全面考察。以文本材料证明 ,在《诗经》中 ,男性服饰是艳丽复杂的 ,而女性服饰反而素淡简单。这种迥异于现代人的审美习惯 ,并不是一种怪异 ,而是在原始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与大自然相融和的美。  相似文献   

16.
《三国史记》是金富轼奉高丽仁宗之命纂修的一部汉文史书,它是朝鲜的第一部纪传体正史,成书于公元1145年。在《三国史记》中关于新罗、百济、高句丽的服饰方面的内容并不是很多,主要记载于杂志的色服中,但我们可以从《三国史记》的记载中发现新罗、百济、高句丽的服饰特点,了解其发展轨迹,从中看出中国服饰对于三韩服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对安娜穿着黑色天鹅绒长裙参加舞会的描写,几乎令全世界读过这部名著的人都印象深刻。作者以寥寥数笔所显示出的服饰美学以及文明社会的着装观,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联想。本文试对《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服饰话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妇女服饰既是物质文化现象 ,又是精神文化现象。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的影响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特征。即 :地域与部族特征 ,年龄与婚否的符号特征 ,崇高色泽的特征 ,服装与饰物的和谐特征  相似文献   

19.
蒙古族在游牧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与审美特征,蒙古族服饰从它的材料、工艺、款式到穿着方式及使用过程都体现了本民族的风俗特点。  相似文献   

20.
王玥 《华章》2011,(36)
从韩国传统服饰元素这一角度出发,研究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紧密联系.通过韩国服饰中男女服饰式样、色彩与图案的分析.首先阐述了韩国传统服饰款式构成特点,传统色彩的象征意义和图案表现的文化意蕴.其次以现代服饰中的细节讲述韩国服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