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光塑性法,采用光塑(PMMA)模拟材料单向应力状态是可行的。基于MSC.MARC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光塑性压缩变形模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光塑性材料模拟压缩变形所得出的20℃和120℃应力应变曲线,与由光塑性材料实验所得应力应变曲线基本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微波光子学是近年微波技术和光纤技术结合的新学科领域.微波光子学注重微波与光子在概念、器件和系统的结合,包括微波信号的光产生、处理和转换,微波信号在光链路中的分配和传输等.它的产生促进了新技术的出现,如光载无线(ROF)通信、有线电视(CATV)的副载波复用和光纤传输、相控阵雷这的光控波束形成网络以及微波频域的测量教术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通信系统日益集成化、小型化、高速化,系统中信号的同址干扰成为影响通信质量的关键因素。为解决这一难题,文章基于微波光子技术,提出了一种射频光传输(ROF)链路,将射频干扰信号放在光域处理,通过链路中构建特定的并联调制结构,使调制到光载波上的两路干扰信号干涉相消,最终实现了超过60dB的干扰信号抑制,并且具有光域固有的大带宽、低损耗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以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的远程集中抄表系统,整个系统主要有三大模块构成,提出了远程集中抄表系统中集中器级联的问题,以及用户换表自动能够处理等功能,电力线载波通讯传输中信号衰减.干扰源的解决等.  相似文献   

5.
光纤传感线圈中环境因素引起的光路非互易性是导致光纤陀螺输出信号误差的重要因素之一。理论分析了光纤传感线圈中应力和温度引起的光输出信号误差,实验模拟了温度变化过程中光纤传感线圈中光输出信号与温度的关系,与理论分析相一致.讨论了改进光纤传感线圈性能的绕制方法及技术。  相似文献   

6.
光纤光栅是一种光无源器件,它是在光纤中形成折射率周期性变化的相位型光栅.由于光纤光栅的光谱特性由其光波导结构决定,因此光纤光栅对温度、应力等环境变量的敏感是其固有特性.光纤光栅传感器不仅具有光纤传感的几乎全部优点,而且还具有可复用性、可同时多参量传感等优点,因此近十年来已迅速成为最重要的光学传感器之一.光纤经过拉锥处理后,由于直径更细,对应力等环境因素变得更加的敏感,因此,基于拉锥光纤的这一特点可以制作高灵敏度的专用传感器.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结合一个经过拉锥处理的多模光纤光栅和一个普通光纤光栅实现温度和应力的同步传感方案.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功率脉冲激光对TC4合金表面进行冲击处理,用X-350A型X射线应力仪测定了其激光冲击处理后的残余应力分布,并分析了残余应力的分布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处理后的材料内部显微结构得到了改善,有利于提高其机械性能,为控制激光冲击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分布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一种利用布里渊散射非线性效应产生单边带调制的ROF双工系统,中心站两个边带作为信号光;另一支路的两个边带作为泵浦光,利用环行器将泵浦光耦合入光纤中,产生布里渊散射效应,使一个边带放大,而另一个边带衰减,实现单边带调制,并在基站处提取未调制载波作为上行链路的光载波,实现双工系统,该系统中信号频率可调谐,基站中不需配置光源,简化了基站。仿真结果表明,1.5Gb/s数据在光纤中传输50km后,在误码率为10-9时,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功率代价均小于1dB。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发了一种直放式载波信息接收机,主要用于从空中接收中波广播载波信号,其特点是接收天线磁棒线圈采用独特的密绕方式,对接收到的载波信号通过单片机处理可得出载波功率大小、调制度和频率信息,真实反映空中载波情况,其优点是在发射天线附近、在功率相差10倍、频率差只有45k Hz的两个同时播出的载波中接收都不串台,为无线监测载波提供准确的载波信息。  相似文献   

10.
苑振国  王野 《科技通报》2019,35(3):105-108,112
针对接收机在热启动阶段的快速捕获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载波相位历元差分辅助接收机捕获的方法。载体在高动态或弱信号情况下,接收机会进入重捕获的状态,此时通过载波相位历元差分解算载体速度,结合星历信息估算出多普勒频移,确定频率搜索范围,可以提升捕获性能。利用载波历元差分辅助捕获,相对于无辅助情况,在信号检测概率达到100%时,信噪比降低了11. 6%,信号到达稳定时的平均捕获时间缩短83. 3%。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载波相位历元差分辅助接收机捕获可以降低信噪比要求,缩短平均捕获时间。  相似文献   

11.
全波段CCD系统可广泛用于军事、民事或者刑事图像的摄影及提取分析,它的波长介于200nm-1200nm的光谱范围,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通过将不可见光图像实时转化为可见光图像,并实现低照度情况下微弱信号的采集以及高质量图像的采集和处理(需要注意不同光强对图像清晰度的还原有巨大影响作用),使得全波段CCD系统具备了地形地貌扫描、痕迹探查、文件检验、全息摄影和图像处理于一体的强大功能。文章概要介绍了全波段CCD系统的结构、特点与在影像判读技术方面的应用,并选取实验波段CCD进行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图像增强技术有直方图处理、平滑处理、尖锐化处理等。图像增强技术是为了某种应用目的去改善图像的质量。图像增强技术可以归纳为:以灰度映射变换为基础的空域处理和以数字滤波方法为基础的频域处理。介绍了图像的线性灰度变换技术,利用Java实现了图像的灰度变换。  相似文献   

13.
视觉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智能车巡航系统中,其中图像处理是提取道路信息的重要途径,而图像阈值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参数。文章提出一种自适应图像阈值的算法,解决了在实际环境中,由于受到光线等因素影响而带来的阈值变化,实验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逯洋 《科技广场》2007,(3):173-174
串匹配问题是计算机科学中研究得最广泛的问题之一,它在文字编辑与处理、图象处理、文献检索、自然语言识别、生物学等领域都有很广泛的应用。随着互联网的日渐庞大,信息也是越来越多,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查找自己所要的信息是网络搜索研究的热点所在,在这其中,字符串匹配算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串匹配算法往往能显著地提高应用的效率。文章所研究的是如何设计求任意两个字符串的最大匹配子串及其长度的算法,这种串匹配算法可应用到自动阅卷系统、查询系统、检索系统等许多系统中。  相似文献   

15.
在图像处理中,边缘检测是比较基本且重要图像处理算法.本文进行了基于FPGA的实时图像算法分析及方案设计;系统设计采用Quartusll、Modelsim、Matlab联合开发,可对HDL语言设计的图像算法进行同步设计与效果仿真,即时察看图像处理结果,高效直观的进行图像算法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6.
图像恢复是图像处理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利用导致图像退化的先验知识,沿着图像退化逆过程进行恢复。根据运动模糊图像的成像原理,建立了运动模糊图像的退化模型,结合图像复原的基本数学模型,运用积分变换以及微分数值化方法,建立了匀速运动模糊图像恢复的离散化过程,最后推导给出了匀速运动模糊图像恢复的离散化数学模型。该模型只利用了产生模糊的相关参数以及能够获取的退化图像信息,结果简单直接,对于后续相关算法设计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一些常见的图像超分辨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张量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和插值处理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张量的单幅图像超分辨处理方法,以提高图像的分辨率。通过对标准图像库的图像进行实验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保持原图像中丰富的高频信息,提高图像分辨率,而且图像主观上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客观上具有较高的信噪比,是超分辨率图像处理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青海某地区ASTER影像为例,利用ENVI4.6、PCI9.1等软件对影像进行处理。利用ENVI的DEM-Extraction中提取出了该地区的DEM;利用PCI的正射模块制作了该地区的正射影像。以上实验表明,采用ENVI和PC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可以方便地制作ASTER影像的正射影像。  相似文献   

19.
王大平  王琳  邵艳秋  郝玲 《科技通报》2012,28(5):167-170
针对远程教育视频图像传输过程中,由于传输距离过长,图像传输信号会受到复杂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视频图像传输信号衰减,导致远程教育视频图像中包含大量的非线性噪声,造成图像不清晰。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滤波的远程教育视频图像清晰化处理算法。对远程教育视频图像中的噪声特征进行分类处理,利用非线性滤波算法进行去噪处理,从而实现了远程教育视频图像去噪处理。实验证明,这种算法能够避免由于传输距离过长导致的远程教育视频图像中存在大量噪声的缺陷,提高了远程教育视频图像清晰度。  相似文献   

20.
雷冰 《科教文汇》2012,(3):29-30
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内容,该课程涉及图像处理、声音处理、视频处理、三维动画技术等信息处理技术,能够为人们提供以具有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在内的综合性视听信息,形成交互式的、可操作性的信息系统。为了适应当前市场对多媒体信息处理人才的需求,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教改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在多媒体人才市场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探索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教改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