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英汉比喻之间存在着差异,这就反映出中西文化之间在自然环境、社会历史背景、生活习俗、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对于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2.
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标解读: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本模块内容的重要基础理沦,对于认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地球同时存在着不同的运动形式。在中学阶段,一般只研究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即绕地轴自转和绕日公转。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主要表现在区域的城镇化水平、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财富占有率、受教育水平、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地理差异、人文环境、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人口素质及科技水平等各方面都对区域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是宏观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历史遗留问题等,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的差异,导致一些地区产业发  相似文献   

4.
初、高中地理对区域认知素养的共同要求在于认识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等。世界区域地理在省考中占比30%,且世界区域地理是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笔者不断尝试将主线式教学方法,应用到世界区域地理的教学当中,并注重分析区域自然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探究区域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及生活的影响,注重区域差异的比较分析,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谭东华 《现代教学》2011,(7):128-128
探究型课程资源大量存在于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生活中大量的事与物都可能隐藏着课程资源,这些内容可能是综合性的,也可能是主题性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规划不同的内容,利用这些资源有选择地确立一定的主题,为探究实践活动建构知识平台。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本章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最后一章,前四章介绍了地理基础知识,了解了世界的自然环境特征、居民与聚落的情况,但世界各地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本章首先介绍了世界不同地域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然后通过了解它们的差异,寻求更好的合作,最终不同地域获得发展,同时为以后学习区域地理做好铺垫。二、课标解读(1)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可举不同空  相似文献   

7.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是历史与社会学科组织教学活动的最根本的依据。仔细查阅《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就会发现很多内容都与自然环境有关,如:1-2-2考察本地(县、乡、村或城市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本地在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1-2-9描述世界上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条件,比较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不同等。1992年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也指出学习地理主要有五个核心概念:位置和分布、地方、人与环境的关系、空间的相互作用、区域。并在地方这个核心概念中提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认识地方的自然特征和人对环境的态度是理解人和地方的相互关系的基础。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地理知识主要集中在七年级的历史与社会中,但是我们翻阅依据课程标准而编写的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发现是这样编排的:第二单元的导言中提到自然环境是生活的基本条件,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对于自然环境这个概念也没有作具体的解释,接着介绍了地形、气候、河湖这三个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在第三单元就开始引导学生得出“不同区域的人民都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着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这一基本观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其实并未真正理解自然环境的内涵,也不知道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因为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不成熟。而自然环境是地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我们知道概念是进行判断、推理的依据,地理概念则是导出地理结论的逻辑基础,是地理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如果学生没有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就很难发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判断、推理也会失去依据,更别提地理学科基本观念、学科思想方法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了。而学生在学习中只有抓住地理学科的基本观念和学科思想方法这一主线,思考时才能更具有目的性、组织性和灵活性,才能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自然环境究竟是什么?其基本要素有哪些?这些问题是我们教学的关键,是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地理是一门实用性科学,地理知识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不仅如此,地理也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对于了解自身存在的星球,获取生活中所必需的资源,以及解决生活中面临的自然环境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地理也是一门必要学科,那么学好地理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9.
点击课标以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区域差异。设计思想必修3是在必修I讲述自然地理和必修2讲述人文地理之后的第三个必修模块。本册地理学中的区域研究,往往是前面两册书中所学地理规律与地理原理的应用,如本节课“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就是必修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在实践中的应用。区域地理是研究不同范围、不同层次区域特征的形成,是地理环境各要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简单地由某一地理要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有: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范同,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之一,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一般特征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整合中国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学习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比较四大地理区域在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上的差异;在地图上找到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相似文献   

12.
谈地理素质教育中环境伦理道德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公共的利益 ,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 ,是人类得以持续发展的保证 ,也是贯穿整个地理教学内容的主线索。环境伦理道德即建立在人类与自然公共利益基础之上的人们对环境的价值观、态度及情感的总和 ,是中学地理教育德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是 2 1世纪公民的最基本素质之一。一、培养学生平等的价值观区域之间人人生存的平等观。当今世界存在着穷国与富国之间的差异 ,存在着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的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除了资源分布、生产、消费的地区差异 ,农业生产地区不平衡 ,人口…  相似文献   

13.
云南温泉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但由于开发的时代不同,民族习惯不同,文化背景及温泉的温度、处所等不同,名称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称谓.这些称谓也反映出古今用语的差异,以及雅与俗、洋与中、生活用语与专业术语、少数民族与汉族语言文化的交融与共存,反映了云南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态及地理形态.  相似文献   

14.
一、人地关系在地理教育中的地位及其发展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由于地理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世界各国都把它作为国民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程而加以重视。各国不同时代的地理教育,几乎都是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人地关系,只是不同时代有其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它不但对各国不同时代的青少年的“人地观”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也程度不同地影响着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而这种影响的存在正是地理学科的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在20世纪初期,西方资产阶级地理学者倡导“地理环境决定论”,对世界各国影响较大,在当时我国的地理教科书中也有反映,它宣扬的是“地”控制“人”的观点,用自然环境的差异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由此产生了为殖民主义者对外侵略扩张辩护的反动地缘政治说,对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陈蔚萍 《天中学刊》2009,24(5):128-129
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方面的不同,英美英语存在着不少差异,这些差异给我国的英语教学带来了不少问题.文章归纳总结了英美英语在语音、词汇、拼写、语法和习惯用法上的差异,探讨了英语教师应如何针对这些差异在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模式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何明径 《地理教育》2012,(Z1):45-46
一、教材分析本章是在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是中国区域地理的开篇之作,也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从全书来看,第五章明确中国地理差异,然后从省级一省内一跨省3个尺度分角度进行案例教学,最后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将对中国的学习回归到世界的整体发  相似文献   

17.
自然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的发展,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在她周围形成的文化,特别是当文化处于萌芽时期。我国南北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的不同也造成了我国古代南北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有些至今仍保留在我们的思维和生活习惯中。出土的文物是我们了解古人的生活状况、思维方式与文化的第一手资料.本文据此谈一下我国南北文化的差异。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黄河及其众多的支流联系着原始农业村落,河水则是维系原始农业不可缺少的乳汁。古代的黄河流域气候比现在要温暧、湿润得多,黄土土质疏松肥沃,便于耕种,加上这里地势平坦…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而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地理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为了最大限度地弥补文化差异,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在进行汉英互译时应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这样既可以忠实于原文,又最大限度地传递了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9.
汉英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由于各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同,以及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不同,汉英委婉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从文化价值体系、礼貌心理、等级尊卑观念和宗教的视角,通过语言实例,对汉英委婉语进行了跨语言对比和探析。了解委婉语产生的文化因素有助于在跨文化交流中真正了解西方文化,从而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
生活于自然环境中,也就生活于地理世界中。我们从大量地理事物和现象中积累了很多生活经验,也获得了不少有关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通过各种传媒手段,如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等,人们获得了大量信息,从而形成了对事物各种各样的看法,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但是,这样形成的看法和思维方式与科学的概念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