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推出的又一原创传统文化节目的力作。这档节目以唐宋诗词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文化传承的载体,秉承“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主旨,精心设置了融知识性、艺术性、可看性于一身的节目形式,并广泛选拔了来自全国的诗词爱好者,邀请嘉宾对诗词进行解析,同时凭借央视强大的视听技术支撑进行传播,所以节目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2016年6月10日刚刚落幕的第22届上海电视节上,《中国诗词大会》将白玉兰奖最佳综艺栏目揽入囊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正是借助诗词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基因,坚持了央视传统文化系列节目的优良品质和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创新,把原创传统文化节目做出了新高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推广宣传原创传统文化节目的力作。该节目以唐宋诗词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文化传承的载体,精心设置了融知识性、艺术性、可看性于一身的节目形式,并广泛选拔了来自全国的诗词爱好者,邀请嘉宾对诗词进行解析,同时凭借央视强大的视听技术支撑进行传播,所以节目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中国诗词大会》中有许多创新策略,可分为主题环节创新、参与人创新与舞美创新。本文想通过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来研究这其中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邰子剑 《东南传播》2018,(1):104-105
在当下"娱乐至死"一度甚嚣尘上之际,中央电视台一档原创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给观众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让电视荧屏另一端的观众重温了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古典雅韵之美。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一经播出就取得不俗的收视率,并获得相当热烈的反响。随后,《中国诗词大会》的第二季在2017年元月开播,这档节目在形式变革、文化传播以及价值导向上值得去学习探究。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亦再次"圈粉无数"。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诗词大会》所呈现出的节目形态与文化价值进行解构、分析,以文化传播的视阈,对我国这部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类电视原创节目进行阐述,以期对电视节目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冯军 《传媒》2017,(20)
在我国,主流媒体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主要载体,起到了教育人民群众、推进社会发展、维持良好风气、塑造国家形象等诸多重要作用.以主流媒体为主要载体,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形成全社会关注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是主流媒体的重要历史责任和使命.《中国诗词大会》是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目的在于通过对传统诗词文化的传播,带动受众重温那些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自开播以来,节目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捧,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良好的声誉,引发了全民读诗的热潮.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是国家形象的彰显,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文化自信,展现中华文化魅力具有重要意义。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精选节目内容、创新比赛机制、拓宽传播渠道等方式,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彰显了中国诗词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
刘燕 《东南传播》2023,(1):133-136
以“诗词”为核心的大型文化类节目《2022中国诗词大会》一经推出再次顺利出圈,让已走到第七季的《中国诗词大会》成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象级案例。本文从文化价值、题材样式、技术赋能、传播手段四个角度着手,探究《2022中国诗词大会》在融媒体语境下的创新策略,以期为后娱乐化时代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的电视荧屏上,相继涌现的一批原创文化类节目成为一道新景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最美是中华》等立足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通过独特的文化视角和接地气的节目形态,让传统的文化类节目变得更好听、更好看,实现了传承文化、涵养心灵的传播效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央视近期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  相似文献   

8.
《经典咏流传》是央视推出的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该节目将诗词与歌曲相结合,受到大众的广泛喜爱,不仅引起人们对古典文学以及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思考,还促进古典诗词的传播与分享。该节目的产生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新路径,为人们探索古典诗词文化传承带来便捷。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年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广电系统学习借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经验,积极开办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创文化节目。此间,诸如《成语英雄》、《中国成语大会》、《于丹品味汉字》、《中华好诗词》、《中国灯谜大会》等一批文化节目纷纷涌现,力求以有形的文化载体来洞观、探源与剖析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化肌理,从而为我国荧屏烘托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勾绘出鲜明的民族色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电视诗词类文化节目创新为研究对象,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为例分析了《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模式、赛制、题目、风格以及人物角色几个方面的创新,进一步明确了电视诗词类文化节目创新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电视节目愈加娱乐化和碎片化的今天,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的出现,宛如一道清流,令人心旷神怡.其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唐诗宋词为载体,并创新形式,让节目在具有知识性的同时,更集艺术性、可看性于一体,因此一经推出便受到了观众的极大关注和舆论的一致好评.应当说,在明星化、商业化、娱乐化甚至低俗化盛行的背景下,《中国诗词大会》的异军突起,为我国汉语言电视文化节目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葛胜君 《传媒》2016,(13):62-64
2013年,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一经推出,便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热潮.随后,《中华好诗词》《中国成语大会》《最爱是中华》等节目纷纷涌现.2015年,由陕西卫视推出的《唐诗风云会》再次成为文化真人秀节目的新典型,取得了非常显著的传播效果.需要指出的是,相比于2007年流行的"讲坛"类文化节目,无论是两年前的《汉字英雄》,还是最新的《唐诗风云会》,都呈现出了明显的"真人秀"色彩和特征,因此,我们可以将其归为"文化真人秀"节目范畴.  相似文献   

13.
2016年2月至4月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开播为当下电视节目带来了一股文化气息,作为一档原创本土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一经播出就创下同一时段的收视高潮,并掀起了国人对中国诗词的学习热潮.暌违一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似一股清流,火爆春节荧屏,在带领着全国电视观众重温中华经典诗词的同时,极具中国传统气息的视觉效果增强了节目的形式感和仪式性,配合赛制结构完成了节目的形式诉求.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成语大会》是一档颇具影响力的以成语文化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原创性电视文化节目。该节目是电视媒体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结合的产物,节目播出之后在全国上下掀起一股关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国成语大会》可谓利用电视这一载体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传承和弘扬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5.
原创文化节目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了吗? 就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总体格局而言,原创文化节目尽管在数量和市场价值方面不及娱乐类综艺节目,却从未远离观众的视线.近年来曾先后出现了三次原创文化节目热:2005年前后,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百家讲坛》引发了全社会读历史、品经典的热潮.2013年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重新点燃了中国语言文字热.在其带动下,《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成语英雄》《中华好诗词》《国色天香》《中华好故事》《最爱是中华》《Hello中国》等一大批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原创节目相继在中央电视台和各大卫视播出.  相似文献   

16.
宫海洋 《传媒》2015,(8):56-58
成语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博大而精深,其中不仅积淀了大量的古代语言现象,也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容.因此,“在当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时期,要更加重视文化的基本元素、基本材料——语言和文字,充分发挥它的先进文化建设的多样性的作用,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中国成语大会》是继2014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传承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后又一档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资源的大型赛事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经播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所以它的姊妹篇《中国成语大会》的播出也备受各界的关注与期待.  相似文献   

17.
阴程敏 《声屏世界》2014,(11):25-26
<正>今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广电系统学习借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经验,积极开办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创文化节目。各地卫视纷纷跟进,推出了一批收视和社会反响皆优的原创文化电视节目,在运用电视形式传承传播传统文化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在2016年第一季度的最新力作,节目从创作理念到节目制作,再到收视成绩均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也标志着我国电视文化类节目从探索走向成熟。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节目制作的创新,正是《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型原创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将一股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清新之风吹人寻常百姓家,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内容之美 首先,《中国诗词大会》等原创性文化类节目的走红意味着观众对低碳艺术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所谓低碳文化艺术,就是一类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思想和彰显本真人性、闪烁着永恒的人性光辉的文本.①纵观当下的电视节目,收视较火的如《奔跑吧》《极限挑战》多是明星的表演作秀.此外,就是一些超出常人知识范围,颇有猎奇之嫌的文化竞赛节目.说《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是优秀的低碳艺术作品,是因为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最富魅力最具影响力最能让民众感同身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中国人精深的生活智慧、博大的哲思情操、浪漫的美学气质皆在其中,这些传承已久的古典精华是能够治愈现代都市人浮躁心灵的一剂良方,它让低碳美的习习清风在民众间畅行.  相似文献   

20.
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在今年春节期间收视大热,说明真正优秀的节目从来都不会缺乏观众.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新的元素,是电视节目创新发展的方向,只有创作出富有地域特色、接地气的优秀电视节目,才能赢得市场和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