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传统文化类节目之后推出"中国诗词大会",获得广泛关注。节目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载体,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节目主旨,设计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可视性为一体的节目形式,选拔来自全国范围的诗词爱好者参与其中,并邀请诗词大家就诗词进行解析,节目以受众为本的设计理念和传承中国文化的正能量内涵,一经推出就获得强烈的社会效应和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是国家形象的彰显,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文化自信,展现中华文化魅力具有重要意义。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精选节目内容、创新比赛机制、拓宽传播渠道等方式,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彰显了中国诗词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郑满生 《新闻战线》2020,(6):101-104
阅读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利,也是最为普遍、最为持久的文化需求。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一项社会文化系统工程,需要集合全社会的力量推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素材的文化益智类真人秀节目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让受众感受到了诗词之美、阅读之乐,为我国开展全民阅读推广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激发了受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点燃了全社会对中国古典诗词学习和传播的热情,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与热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原创的一档大型文化益智类节目,继第一季成功热播之后,2017年新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强势回归,延续“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节目宗旨,弘扬传播传统文化,带领全国观众重温经典,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  相似文献   

5.
邰子剑 《东南传播》2018,(1):104-105
在当下"娱乐至死"一度甚嚣尘上之际,中央电视台一档原创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给观众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让电视荧屏另一端的观众重温了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古典雅韵之美。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一经播出就取得不俗的收视率,并获得相当热烈的反响。随后,《中国诗词大会》的第二季在2017年元月开播,这档节目在形式变革、文化传播以及价值导向上值得去学习探究。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亦再次"圈粉无数"。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诗词大会》所呈现出的节目形态与文化价值进行解构、分析,以文化传播的视阈,对我国这部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类电视原创节目进行阐述,以期对电视节目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在2月7日落幕,节目收官战收视率突破1.17%,市场份额超过第二名30%.节目的热播再一次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到了风口浪尖,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国人所认同和尊重的主流价值观,它是中华民族存续下去的思想基石. 传播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是跨媒介传播 文化的传承需要工具,媒介便是一种便利的工具,人们通过媒介沟通有无、表达观点,在这种分享当中,文化得以传续下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对于媒介的借助是必然的,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路径是在当今融媒体的环境下进行跨媒介的传播,以期增加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推出的又一原创传统文化节目的力作。这档节目以唐宋诗词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文化传承的载体,秉承“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主旨,精心设置了融知识性、艺术性、可看性于一身的节目形式,并广泛选拔了来自全国的诗词爱好者,邀请嘉宾对诗词进行解析,同时凭借央视强大的视听技术支撑进行传播,所以节目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2016年6月10日刚刚落幕的第22届上海电视节上,《中国诗词大会》将白玉兰奖最佳综艺栏目揽入囊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正是借助诗词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基因,坚持了央视传统文化系列节目的优良品质和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创新,把原创传统文化节目做出了新高度。  相似文献   

8.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关键载体,具有传播广泛性、及时性与形象性的特征.充分借助这一媒介弘扬与传播主流文化,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电视节目制作、播放和推广的应有之义.文章以《中国诗词大会》为分析对象,针对其主流文化传播模式进行探讨,提出其价值实现的路径,希望借此对当代文化传播起到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承武 《传媒》2016,(18):33-35
文化报道是传统广电媒体实现传播主流文化、引领人文精神、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媒体作用的重要载体形式.近年来,传统媒体在文化报道领域面临一些新变化、新要求.一是中央提出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重大战略部署,强调"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推广宣传原创传统文化节目的力作。该节目以唐宋诗词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文化传承的载体,精心设置了融知识性、艺术性、可看性于一身的节目形式,并广泛选拔了来自全国的诗词爱好者,邀请嘉宾对诗词进行解析,同时凭借央视强大的视听技术支撑进行传播,所以节目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中国诗词大会》中有许多创新策略,可分为主题环节创新、参与人创新与舞美创新。本文想通过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来研究这其中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成语大会》是一档颇具影响力的以成语文化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原创性电视文化节目。该节目是电视媒体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结合的产物,节目播出之后在全国上下掀起一股关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国成语大会》可谓利用电视这一载体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传承和弘扬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2.
当前,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中国精神,以最佳的表达方式传播主流价值观,创作出具有思想性、娱乐性和艺术性的优秀作品,已经成为电视从业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中华好故事》是由浙江卫视打造的一档原创人文综艺节目,自2014年8月1日开播至今,已经成功播出三季,取得了良好的收视率和口碑,是同类节目中的佼佼者.节目深入挖掘传统故事的文化底蕴,寻求人文与娱乐之间的平衡点,赋予传统文化以青春气息,将人文综艺节目推向了"人文+"的新时代.节目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创新,无疑让我们看到了电视媒体与传统文化深入融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文化报道是传统广电媒体实现传播主流文化、引领人文精神、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媒体作用的重要载体形式。近年来,传统广电媒体在文化报道领域面临一些新变化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走基层"节目为例,重点分析了在信息化、多元化的媒介生态环境下,传统主流媒体如何适应"自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和规律,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电视节目愈加娱乐化和碎片化的今天,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的出现,宛如一道清流,令人心旷神怡.其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唐诗宋词为载体,并创新形式,让节目在具有知识性的同时,更集艺术性、可看性于一体,因此一经推出便受到了观众的极大关注和舆论的一致好评.应当说,在明星化、商业化、娱乐化甚至低俗化盛行的背景下,《中国诗词大会》的异军突起,为我国汉语言电视文化节目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传播文化是电视媒体使命之所在。然而一直以来,文化的阳春白雪与电视的大众化传播仿佛是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让电视人大费周章,此时,演播室互动文化栏目的兴起以不可预期的完美化解了这一矛盾。本文就将以《汉字英雄》《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等一系列节目为例探讨演播室文化节目的特征和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7.
三网融合是目前我国媒体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它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媒体格局,实现互联网、电信网与广电网之间的优势互补,为观众提供更加便利的收看方式与更加多样的节目内容,同时也带来了传统电视媒体表现形式的变革与转型.目前电视节目传播新载体中发展比较好的主要是IPTV电视、手机电视和互联网视频,本文结合三网融合社会大环境,从传统电视媒体表现形式创新方面对电视节目传播新载体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传播文化是电视媒体使命之所在。然而一直以来,文化的阳春白雪与电视的大众化传播仿佛是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让电视人大费周章,此时,演播室互动文化栏目的兴起以不可预期的完美化解了这一矛盾。本文就将以《汉字英雄》《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等一系列节目为例探讨演播室文化节目的特征和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9.
高凯  王秀峰 《传媒》2018,(10):63-64
诗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早期的民间诗谣、到汉乐府诗,再到唐诗宋词的不断演变,直到近代以来的白话诗、现代诗,可以说诗歌的发展伴随着中国历史文明的进程.但曾几何时,传统诗词逐渐与大众越来越远,如何让诗词文化在当代散发出其魅力所在,如何以新的形式去传播、传承诗词文化,当前国内的媒体也进行了不断尝试.  相似文献   

20.
袁辉  张志平 《视听》2022,(2):3-5
全媒体传播环境正在深刻改变着艺术传播方式和观众的审美体验,这对广电媒体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广电媒体是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传播管理在保障国家文化安全、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等方面意义重大.借鉴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管理经验,广电媒体的艺术传播管理要强化以"融合—用户—审美"为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