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芹 《江苏教育》2014,(2):32-34
社会发展水平依赖于教育的发展水平,为尽快提升我国基础教育水平,国家既要大力普及大众教育,又要锐意推进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在内涵上是兼容并蓄的,在国家发展策略上是兼顾发展的,在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应该是并举推进的。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两翼齐飞是推进教育全面发展与优质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能力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众化教育阶段,但大众化阶段发展精英教育仍然极为重要。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精英教育也得到巨大发展。我国应该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走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并举之路,由研究型大学肩负起精英教育的重任,优化精英培养模式,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精英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有17年的历史。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轮子,无广泛的大众教育,民族的整体素质便无法提高;而无高素质的精英教育,国家的管理和科学发展会后继无人。国家在发展精英教育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民族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重构我国高等教育大众时代多层次多元化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体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浅谈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的理性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并行发展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精英教育的回归不是要求大众化教育阶段退回到精英教育阶段。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互为依托、相辅相存、不可偏废。精英教育的回归应走内涵方式发展的道路,着力提高精英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大众化时期加强精英教育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精英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高等教育在精英阶段就很重视大众性,因而精英高等教育并不发达。但没有发达的精英高等教育,我们将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激烈的知识竞争,也将难以保障大众化进程的顺利推进。为此,需要在大众化进程中努力提高精英教育水平,使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能够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我国的教学改革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教育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许多综合实力较强的学校积极的实现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有效过渡,通过扩招的形式来主动的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教育实现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  相似文献   

7.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共存,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基本特征。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15%,按照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走过精英教育阶段后,在大众化教育阶段仍要发展精英教育,对此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8.
从中外英才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征看,现代英才品质的多样化特征赋予现代精英教育的创新内涵。在高等教育大众和精英并存发展的今天,各类高教机构都可以培养精英人才。普通高等院校只有创造竞争环境,强化质量管理,夯实本科基础,提升素质基准,创新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办学特色,才能维护大众教育的精英性,提升现代精英教育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客观上存在着“精英教育→大众教育→普及教育”这一发展演进趋势。如果以毛入学率15 % —50 %为划分标准, 我国高等教育在2002 年就已经进入了大众教育的初级阶段。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对大众教育的认识还存在着误区,办学主体与学校定位还有缺陷, 同时还存在着优质师资短缺和办学经费不足等问题。加快我国大众教育发展的步伐, 必须处理好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相互关系, 实行办学主体多元化与学校定位分层次相结合; 必须实行师资的短期挖潜与长期培养相结合, 并且要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 增强高校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以古典和人文学科为核心的传统精英教育遭遇危机,新形势下精英教育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已经成为长盛不衰的话题。从传统精英教育与新兴大众教育的关系来探讨精英教育发展问题则是一个新的视角。从经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国家经验中可以发现,从妥协到共存是一个普遍的模式。然而,共存并非最理想的关系,从共生理论视角下探索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共生关系,将更有利于精英教育的发展,也将更有利于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卓越。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建立面向社会需要的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存的体系,使不同类型教育形式和不同层次的院校定位于不同的层面,构建我国人才培养金字塔结构就显得十分必要。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使成人教育具有更好的发展模式,特别是不断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合格人才,为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服务,是我们必须加以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赵立香 《文教资料》2009,(4):142-143
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作为大众教育阶段统一教育体系中的两种教育类型,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是不要精英教育,而是要更加保护精英教育,实现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和谐发展才是知识经济、科技发展和教育创新时代的理智选择.  相似文献   

13.
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作为两大教育体系,既交叉又和谐。本文从两种教育内涵和关系出发,阐述了大众教育背景下精英教育的定位,并且从国家和学校两个方面对影响精英教育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精英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校推进研究性教学的实践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推进研究性教学进程中存在种种认识上的误区,尤其是不少地方高校推进研究性教学的进展不大。地方高校是为经济建设培养所需人才的主力军,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的主战场,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创新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是地方高校推进研究性教学深入开展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出现精英高等教育边缘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大众化高等教育削弱了精英教育的力量、政府对精英教育干预过多、精英教育质量下滑以及功利主义价值追求等。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各司其职,不可替代,二者相辅相成。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政府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引领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要明确定位、加强学术自治和过程管理,不断提升精英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路径的反思力作《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路径研究》,整体反思了我国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相互冲突而不断调和的教育变革价值观念。这部著作在研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路径过程中,始终关注着勃发的大众教育发展趋向,关注着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观念之间的冲突与调和,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我国高等教育变革发展的阻力,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之源。该著作凸显了大众教育走向与去除大众化标识兼具的研究特点,同时关注高等教育发展路径中的"发展性症候"和"困境性选择"两个问题,因而本著作对该课题的  相似文献   

17.
世界范围内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世界范围内的综合科学课程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迅速发展,在70年代已形成高潮。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在初中阶段开设了这种课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国外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对我国的综合科学课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世界范围内综合科学课程发展的背景和条件、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我国科学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背景和条件(一)科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基础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科学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培养科学家,而是培养有科学素养的公民…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主要面临着跨越式发展与经费不足、多元社会需求与高教结构单一、大众教育平等与精英教育特权等方面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我国做出了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简称“高职”)的选择,这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促进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弊端凸显,主要表现为,本应承担精英教育重任的研究型大学因抢食大众教育机构的"奶酪"而导致其精英教育质量下滑,而本应承担大众教育的教学型高校却由于盲目青睐精英教育而损害了大众教育。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经验,我们认为,健全教育政策的主导作用、明确各类高校的根本职责、增加各类高校的经费投入,是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必然抉择。  相似文献   

20.
浅议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领会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基本关系是我们突出精英教育、畅通大众教育的根本。一、纵观国际教育体制演化和当前中国教育体制变革,我们认为,应该处理好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把握好两者关系的实质,关乎到我们能否办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唯物辨证法的观点出发,立足于整体和局部相互依托的思想,我们认为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就这点而言,我们必须在整体中看到局部,在局部中把握整体。因此,当前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必须立足于大众教育,加强精英教育,使精英教育能够立足在大众教育的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