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押沙龙,押沙龙!》是20世纪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创作的一部哥特小说。恶棍英雄的塑造、恐怖的情节和揭示人性阴暗面的主题都具备了哥特小说的特征。哥特式手法的运用是对建立在奴隶制和种族主义基础上的旧南方非人性的鞭笞。  相似文献   

2.
国内哥特小说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尼塞·享尼塞在其专著《哥特式小说》中指出:“哥特式”这个术语有三种主要含义:野蛮,如象中世纪的哥特部落;中世纪,和与之相联的城堡、带甲武士和骑士精神;超自然,和随之而来的恐怖、未知与神秘。[1]在18世纪60年代以来的英国、美国文坛,哥特小说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从1764年第一部哥特小说发表至1820年的60来年间,英国大约出版了5000部哥特小说。而且近两个世纪以来的英美主流文学也因吸收了哥特式的艺术表现手法而变得丰富起来了,从而出现了“心理哥特小说”、“科幻哥特作品”、“美国南方哥特流派”、“女性哥特”等现代哥特…  相似文献   

3.
爱伦·坡的短篇故事《一桶白葡萄酒》是一部典型的哥特小说,营造了心灵式恐怖。其哥特式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哥特式主题、恶魔式人物与恐怖气氛。作者运用哥特手法,通过描写一次精心策划的复仇谋杀过程与刻画一个虚伪、狡诈、残忍的人物蒙特里梭,暴露了人性中的阴暗面,体现了善恶冲突,从而揭露和批判了美国早期社会制度的阴暗面。  相似文献   

4.
《呼啸山庄》是艾米丽·勃朗特的代表作,受个人经历与所处时代的影响,《呼啸山庄》体现出了浓郁的哥特魅力。本文以经典哥特小说为基础,对《呼啸山庄》与哥特式写作传统之间的联系进行论述,首先对《呼啸山庄》中哥特小说传统的继承进行了分析,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呼啸山庄》对哥特小说传统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1969年,美国著名作家马里奥·普佐的小说《教父》出版发行并与读者见面。本文运用哥特的文学理论分析了小说《教父》中的哥特式的故事情节、哥特式的主题以及哥特式的人物。小说《教父》中连环凶杀的哥特式故事情节、复仇的哥特式主题以及卢卡·布拉齐这样的哥特式人物形象给中外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威廉.福克纳的《献给艾米莉的一朵玫瑰》是一部运用哥特式手法的经典之作。它的哥特式特征主要体现在小说中的地点背景、人物性格、情节事件和主题发展四个方面,歌特式手法的运用更加体现了该小说的悲剧意义。  相似文献   

7.
《呼啸山庄》的哥特式特征与作者性格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啸山庄》被称为是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其写作明显受到18世纪中后期哥特式小说的影响。小说中,荒原情境、人物形象、神秘色彩三个方面的哥特式艺术手法,与作者独特的个性相关联。  相似文献   

8.
<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夏洛蒂·勃朗特采用了哥特传统,把现实内容与超现实的想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个父权制社会里为自立和平等而抗争的新女性简·爱.这部小说如此成功,更在于它超越了早期哥特传统,尤其是运用哥特手法描写心理活动.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讨论<简·爱>的"哥特式"特征,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作品即主题和情节,恶棍英雄,意象.  相似文献   

9.
福克纳的名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运用了哥特手法,该小说的哥特式特征主要体现在主题与情节构造、人物形象、场景与肖像描写、神秘性与幻觉四个方面。作运用哥特手法,通过对爱米丽悲剧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南方社会历史上与清教密切相关的旧传统、旧体制,强烈谴责了非人道的传统道德与清教对人性的摧残。  相似文献   

10.
哥特(gothic)一词来源于中世纪一个条顿部落的名字(Goth)。在其专著《哥特式小说》中,布兰丹·享尼塞指出,“‘哥特式’这个术语有三种主要含义:野蛮,如像中世纪的哥特部落……;中世纪,和与之相联的城堡、带甲武士和骑士精神;超自然性,和随之而来的恐惧、未知与神秘。”十八世纪的哥特式作家和他们后来的追随者们创造出的哥特式小说就体现了这些基本意义。这种小说具有一些自己独特的主题、情节、风格与手法。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哥特式小说于1764年出现在英国。那一年贺拉斯·华普尔发表了《奥特龙多的城堡——一个哥特式故事》,大受欢迎。随之大批作家竞相效法。虽然在十九和二十世纪哥特式小说主要属于通俗小说的范围,但许多严肃的,甚至第一流的作家和诗人  相似文献   

11.
爱伦·坡的《椭圆形画像》和奥斯卡·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都将画像作为核心元素进行文本叙事。同时,两部小说又同属哥特式唯美主义作品。因此,文章通过分析比较画像元素在两部小说中的应用及其取得的艺术效果,探索其在表现哥特风格和唯美主义时的优点和模式。  相似文献   

12.
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哥特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克纳的名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运用了哥特手法,该小说的哥特式特征主要体现在主题与情节构造、人物形象、场景与肖像描写、神秘性与幻觉四个方面。作运用哥特手法,通过对爱米丽悲剧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南方社会历史上与清教密切相关的旧传统、旧体制,强烈谴责了非人道的传统道德与清教对人性的摧残。  相似文献   

13.
哥特式小说始于十八世纪后期的英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特殊流派。尽管哥特式小说只是作为一种边缘文学被时常提及,然而其身影在文学延续发展的流程中一再地浮现并一直延续至今。诞生于世纪之交并风靡于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就诠释了当代哥特式小说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埃德加·爱伦·坡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哥特式短篇小说,开创了“心理哥特”小说的先河。同时,在创作理论上他提出了“效果统一论”,并将该原则付诸于他的文学创作实践。文章将该理论应用在对其名篇《丽姬娅》中哥特艺术的研究上,从人物刻画、背景和情节等方面分析与论证坡是如何成功地制造哥特式的悬疑与恐怖。  相似文献   

15.
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被认为是20世纪的最早的一部哥特式浪漫爱情小说。她以其敏锐的女性视觉及其特有的象征手法在《蝴蝶梦》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颇富神秘色彩的女性吕蓓卡的形象,因此这里具体论述了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文学作品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宋寒冰  刘颖  刘悦  程莲 《海外英语》2013,(1):194-196
哥特文学本身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却一直处于被批评的地位,特别是在中国。哥特小说不仅曾经红极一时,而且其本身具有许多积极向上的特点,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借鉴价值。在对哥特式文学的分析中,黑暗因素是哥特小说的主要色彩。黑暗因素通常包括恐怖的因素、黑暗的时间以及梦境。恐怖与恐惧是一个哥特式小说作者广泛采用的主要的黑暗因素。在许多哥特小说中,哥特小说的作者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致的描绘表达出黑暗的世界,吸引读者进入充满紧张恐怖气氛的环境,这种写作手法十分适合现代读者的口味。梦境是哥特小说的另外一种黑暗因素。当人们感觉到噩梦或梦中的情景经常在现实中发生时,会感到恐慌,也使读者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黑暗的时间是哥特文学的另一个黑暗因素。  相似文献   

17.
作为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哥特文学的经典代表,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曾被看成一部灰姑娘式的浪漫爱情小说。文章从当代女权批评关于女性哥特文学的理论立场出发,借助福科的权利话语理论,对这部现代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进行重读。文章通过对小说中恐怖神秘的氛围描写、人物塑造的哥特式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小说《简.爱》在讲述一个传统爱情故事的外表下,揭示了女性本能而不妥协地要求反抗男性社会权利话语并挣脱男权控制,在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简·里斯的《藻海无边》不仅是对《简·爱》这一经典文本的重构,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女性哥特小说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有所超越。作为哥特式小说的常驻元素,"疯癫"这一充满暴力性的情绪在《藻海无边》中成为了他者的标签。加勒比文学中不可或缺的巫术元素,不仅与哥特息息相关,也与边缘化的他者紧密相连。通过以安托瓦内特、克里斯托芬和"他"为例,本文将分析小说中极具哥特色彩的"疯癫"以及巫术元素,进而探讨小说中哥特元素与他者再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哥特式创作手法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中晚期,哥特式创作手法出现以后吸引了很多的小说家。在《雾都孤儿》中,狄更斯不但运用了哥特式的创作手法,并且将其与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合理的结合起来,本文主要分析哥特式创作手法在《雾都孤儿》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哥特式小说文学手法与浪漫主义写作手法在实际应用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在《蝴蝶梦》中,作者达夫妮·杜穆里埃利用哥特派小说的创作手法将阴森压抑的绝望和恐怖融入作品,同时又赋予作品浪漫主义的缠绵温柔,从而成功的在作品中塑造了富有神秘传奇色彩的女性吕蓓卡的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对《蝴蝶梦》中哥特式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手法进行分析,展现达夫妮·杜穆里埃在艺术继承和艺术创新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