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家陶行知这样断言:"道德是做人的报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明天有什么样的人才,就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所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有言: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相似文献   

3.
德育即育德。在德育价值关系中,德育价值主体是对德育需要的社会价值主体、德育者价值主体和德育对象价值主体,德育价值客体是能够满足德育价值主体需要的德育的实践活动。德育价值主体对思想、政治、道德的需求具有主体定向的特征,使不同的德育价值主体具有价值导向、价值指导和价值取向的德育价值需求向度。德育价值主体的价值契合程度愈高,主导价值体系愈成为价值主体的共同追求,社会的包容性愈大,社会就愈加和谐。在学校德育中,确定学生为德育对象价值主体,与教师、学校和社会具有平等的德育价值主体地位,明确各价值主体间对德育具有共同的价值需求,在各价值主体间的地位平等和价值需求相同基础上开展学校德育,可以使彼此在感觉、理念和实践上把德育看成是自己的真实需要,使德育成为各价值主体的共同诉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有言: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用,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外来文化的涌入、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有言: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大的变革转型期,我们的社会环境存在明显的道德行为负收益现象,付出与利益获得不成正比.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三种错误的观念:把教师"应然"的"道德身份"当成了"是";教师倾向于"知识化"、"对象化"地理解道德,把道德当成是"异己"的东西.在实践上,拷贝其它学科知识的专业化,将道德教育也专业化了.面对这一困境,大学德育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培植一种道德理性的智慧力量,重建合理的义利观、是非观,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和人际合作关系.心理辅导模式有助于建构新的大学德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首先大学德育教师的自我提高、自我成长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关键;其次提高大学德育的实效,应从当代大学生道德发展特点入手,增强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感;最后在方法上,大学道德教育以人为本,应该紧紧抓住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深入地与学生共同探讨,德育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8.
当时代进入了一个大改革、大调整、大发展、大变化的重要历史阶段时,德育环境和对象都发生了变化,高校德育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新理念,培养出千百万有发展后劲的建设人才,进而全面促进社会持续、协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内涵区别是德育目标传递方式不同。二者主客体关系区别是:显性德育的德育主体"可视",德育客体是被动"接收";隐性德育的德育主体"隐形",德育客体是主动"接受"。二者功能区别是显性德育侧重强化德育社会性功能,隐性德育侧重增强德育个体性功能。显性德育的优点是快速、广泛,实施周期短,易于操作;局限性是"灌输"色彩浓厚,效果难持久。隐性德育的优点是避免硬性"灌输",效果持久性强;局限性是难实施系统性的德育教育,实施周期长,操作难度大。  相似文献   

10.
德育低效状态一直是困扰当今我国学校教育的普遍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德育方式上的误区.在"大德育"理论框架下,德育方式出现了"主知主义"与"主行主义"两种偏向,忽视社会价值引导与学生个体自主建构的统一.道德教育只有坚持社会价值引导与学生个体自主建构的统一,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1.
德育不仅需要让受教育者树立对于和谐社会的"共识、共建、共享"的重要观念,还要切实地在德育实践中体现这种"共识、共建、共享",在德育过程中形成一种以共享为基本特征,多主体共同参与并能尊重差异的多元、多层次的"德育共同体"。这也意味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德育应当与社会和谐共享的理念相适应,在教育过程的实践模式上实现适应性转变。  相似文献   

12.
詹嘉 《生活教育》2009,(3):20-21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是教人做人,先生不该专教书,应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只顾读书,应学为人之道。”他还指出:“政治之良否,视乎社会之风俗.风俗之厚薄,视乎人民之道德,败德之人,不得志害其身,得志害天下。”“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因此,做好中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是极其重要的.正如新编“三字经”里面写道:教之道,德为先。  相似文献   

13.
张璐璐 《生活教育》2014,(15):19-21
当前新课程的改革使得思想品德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生活教育等,但是思想品德课的评价标准却以升学考试为主。这导致思想品德中的德育缺乏"知情意"合一,脱离社会实践,忽视师生互学等。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学校必须要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注重"知情意"、"社会实践"、"师生互学"等,强调"真善美"和谐地发展。这对当前的思想品德课中的德育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对我国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课程不仅仅在于对教材知识的讲解以及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应当注重学生品德修养的熏陶,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启蒙时期,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语文学习能力,还应当通过寓"德"于教,注重形成小学生树立健康良好的品德人格。因此在新课改要求的大背景下,国家与社会越来越重视对小学生德育的渗透,本文将通过探讨德育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并分析当下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德育发展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可行的措施,以期供教学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期,我国德育改革要实现从"物性化德育"到"人性化德育"的转变,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受关系向共生关系的转变;要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回归生活世界;要使学校德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校德育、社会德育与家庭德育相结合,使生活德育与情景德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德育工作是新时期教育的核心,是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重要基础。德育目标的设置是德育实施过程中最首要的一环,它既要符合社会需要,又要符合教育本身的价值追求。目前高校德育目标设置仍存有内涵狭窄、与实际脱节、考核功利化等不足和缺陷,借鉴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来对当代德育目标进行重建具有可行性。当代中国高校德育目标的设置应回归到以主体性教育、"善"的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轨道上来,并通过健全机制、优化德育课程体系、建立新的德育评价机制等措施来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17.
面向未来的学校德育讨论的是学校德育的未来属性,而学校德育的未来属性是以学校德育的本质属性为根基的。愈往未来发展的学校德育,“事、德、道、心”四大要素的涵盖范围就愈全面;愈往未来发展的学校德育,“德福一致”结构就愈发显明;愈往未来发展的学校德育,德育的精神享用属性就愈发显明;愈往未来发展的学校德育,德育的情感属性就愈发显明。  相似文献   

18.
《四川教育》2012,(5):44
提出"德育效能"这个词汇,是认可德育自身是一种运动状态,与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不能分离。学校德育不能剥离社会德育成为一方"孤岛",需要介入基于社会、基于时代的元素。当然,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尤其是从"政治课"演化而来的"品德与社会"课。怎样建设德育的主阵地,怎样立足德育效能指标,探寻具有时代特征的德育实效?本期,我们选编了两篇相关文章,以期激发德育研究者致力于德育效能及其指标的探究热情。因为"德育效能,决定着未来人才的价值取向,关系到未来民族的主体素质,现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发展呈现对称性。目前人类社会发展正处在对称轴线的中点。这个时代将“物极必反”地改变以前时代发展的方向。那些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先后出现的事物,将倒着依次消失。即产生愈晚的事物消失愈早,产生愈早的事物消失愈晚。人类社会发展的大的对称运动中包含无数小的对称运动。  相似文献   

20.
文化德育,即以学校文化的"四大"功能与社会文化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以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与内涵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教育策略和德育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