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宗教信仰的嬗变从一个角度反映着一个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征,是其民族心理、社会需求、经济环境、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生产技术水平以及价值观念等等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土尔扈特部族宗教信仰的发展演变正说明了这一点。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土尔扈特部族的宗教信仰进行了研究,对土尔扈特宗教信仰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和土尔扈特宗教信仰演变发展的原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在宋与高丽聘使往来的过程中,使团人员往往利用其便利的官方身份从事多种形式的交易活动,这就是官方往来中的附带贸易。附带贸易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私觌贸易,即宋朝使团人员与高丽国王或官员非正式会面时,进行的物品交换;或者是高丽使团人员与宋朝官员私面时,进行的物品交换。第二种和第三种形式则是使团人员按照官方旨意交换所需物资的公贸易和以私物进行交易的私贸易。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论述了黄教在土尔扈特蒙古部落中的传入和发展,对土尔扈特部落放弃原始宗教改信黄教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对东归前及东归后黄教在土尔扈特部落的发展状况作了初步论述,并分析了黄教在这两个时期得以不同程度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茫茫无边际的卡尔梅克草原上 ,在滔滔南去的伏尔加河的流水里 ,在东延千里的绿色起伏的草原上 ,土尔扈特人留下的足迹 ,留下了生命留下了记忆 ,也留下了历史。无论是俄罗斯人 ,无论是中国人 ,都在讲述土尔扈特人 ,讲述他们的过去、光荣和永远坠入时空的神圣和神秘。              ———自题。现在 ,土尔扈特人由于他们英雄的东归而广为人知 ,渥巴锡汗由于他率领的惊天动地业绩而成了草原上的一座高大的丰碑。然而 ,土尔扈特人不仅有东归 ,而且首先有西去。无论是西去还是东归 ,他们都是以俄罗斯的伏尔加河为终点和起点的。…  相似文献   

5.
马戛尔尼使团是鸦片战争前西方访华使团中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一个。本分析了马戛尔尼使团的使命及失败的原因。认为使团的目的在于解决中英之间不正常的外交和贸易,并兼有某种殖民因素。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中英两国化背景与政治观念的不同,在于封建制度的封闭性、腐朽性及狭隘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6.
公元1771年,西迁已久的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东归故土,他们受到清朝政府礼遇的同时也得到妥善安置。土尔扈特的安置问题关系到当时边疆和蒙古地区的稳定,故而受到清廷极大的重视。对土尔扈特的安置主要包括短时赈济、临时安顿和长期建制三部分内容,在和平的环境中,土尔扈特日益安定富足。  相似文献   

7.
清乾隆时期土尔扈特蒙古从伏尔加河流域东归后,其一部被安置在霍博克赛里.安置伊始,霍博克赛里土尔扈特因历经战乱,长途奔波,生活物资奇缺,依赖各地赈济.这些赈济帮助霍博克赛里土尔扈特人民解决了生存的燃眉之急.同时在各地帮助下,其自身农业也得到一定发展,最终摆脱赈济,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8.
1689年9月7日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距今整整三百周年了。这个条约是中国与俄国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和平谈判而订立的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条约的各项内容基本上是平等的,它对中俄双方都有好处。中国出席这次谈判签约的使团首席代表是侍卫内大臣索额图,使团第二名代表是都统、国舅佟国纲。使团成员有黑龙江将军萨布素、都统郎坦和班  相似文献   

9.
在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过程中,天津始终是其关注的焦点和活动中心之一:从殚精竭虑地要在天津登岸到对天津细致入微地观察,直至不遗余力地谋求在天津开埠。对该使团与天津的不解之缘进行历史回顾和反思显然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0.
1792年,英国派了以马戛尔尼为首的使团访华。使团出访的目的并非是简单的“进献表贡”,其最重要的任务乃是打破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要求清政府进一步开放通商口岸,消除英国对华贸易的限制。其次是希冀中英两国能建立和平、平等、长久的外交关系,并能派遣驻华使节。再者,要求清政府同意英国传教士来华传教是使团的又一任务。为了表达英国政府与清政府建交的诚意,同时也为了炫耀英国的国威、实力,使团带来显示英国科学和工业水平的天文地理仪器、工矿产品、日用品、工艺品等作为礼品,还带来了当时先进的军事武器如铜炮等。  相似文献   

11.
明代使臣出使朝鲜期间,要参加多项政治、文化活动.首先,他们要完成颁诏、册封、赏赐、解决朝鲜与其它藩属国的纠纷等核心政治任务;其次,还要参加各种宴会,拜谒箕陵、孔庙,观光游览以及和朝方文臣进行文学交流等等.多数使臣在这些活动中表现良好,给朝鲜人留下了好印象,也有一些使臣暴露了学识、人品上的一些缺点,有损于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2.
Employing students to market higher education (HE) and widen access is established practice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student ambassadors are held to be effective in aspiration and attainment-raising work and cited as ‘role-models’ for pupil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student ambassador outreach work in 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including medicine) at two contrasting universities. The study deployed ethnography and approaches from across the social sciences to trace and analyse discourses surrounding ambassadors, and to explore their positioning within learning contexts, relationships with pupils and the learning that takes plac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where ambassadors work collaboratively with pupils in contexts with ‘informal attributes’, pupils can identify closely with them. However, in contexts with more ‘formal attributes’, differences, not similarities, are highlighted. Stakeholder interests are found to significantly impact on learning contexts and on ambassadors’ efficacy as HE ‘role-models’.  相似文献   

13.
Since 2010, the Higher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and Partnerships Program (HEPPP) has provided funding for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to ‘raise aspiration’ among under-represented groups. Underpinned by utilitarian discourses of human capital and individual capacitation, these resources have transformed the ways that universities seek to engage prospective students. This paper turns to an overlooked cohort that is integral to widening participation initiatives, but has rarely been the focus of research. These are the student ambassadors –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work within HEPPP programs. This paper reports findings from the alumni component of a mixed-method study which examines how widening participation programs, which are ostensibly directed at future university enrolments, might also help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work as student ambassadors to become successful professionals and citizens once they graduate from university. Alumni accounts of their experiences and self-reported impact of their ambassador work advocate a more holistic view of graduate success and how activities beyond mandatory coursework can contribute to success beyond university graduation. Evidence from student ambassador alumni suggests that these positive impacts are broad and long-lasting, contributing to students’ professional successes and personal lives.  相似文献   

14.
在琉球事件期间,中国驻日本公使何如璋的处理意见不无正确,然而未被采纳,致使中国在琉球事件中一步步地丧失了主动地位,日本把琉球夷为冲绳县。驻外大使的意见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外交理念没有改变, 事务性地派遣驻外使节致使早期的驻外使节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这也许不仅仅是何如璋一个人的郁闷和悲哀, 也是晚清外交近代化的悲哀。  相似文献   

15.
关于遣唐使废除的原因,历来是争论比较大的一个课题,目前一般认为遣唐使制度被废除主要是因为唐朝国力衰微以及当时日本政府所面临的财政困难等,但是单从这两方面的原因来看并不能使人信服.本文从造成遣唐使制度被废除的根本原因出发.综合考虑了当时遣唐使制度被废的各个因素,试图给出一个更为客观而比较全面的解答.  相似文献   

16.
西汉一代,中央政府与匈奴、西域之间使节来往频繁。在交通、食宿等条件不便的情况下,大批汉使纷纷踏上出使异域的艰难行程。然而他们出使的动机又不尽相同,大量汉使为报效国家、传播华夏文明而不畏艰险,其中也有贪图功名利禄之徒,以及出于对异域之好奇而前往探险者。  相似文献   

17.
抗战胜利前后,中共认真考虑使中国成为沟通美苏之“桥梁”。美出于使中国成为“大国”政策,一度曾积极调处国共矛盾。但“大国”的实质是反苏反共之“屏障”,所扶核心只能是国民党,即使明知其必将为中国革命所推翻。面对“推翻”现实,美虽推出“灵活”政策,寻求与中共建立某种“承认”关系的可能,但囿于其顽固的意识形态,终不愿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并终将中共推向与苏结盟的“一边倒”轨道,尽管这是一个历史合力的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18.
公共性是政府的根本的、第一位的属性,这是理论上的应然政府,但在政府的实践中,政府又具有“经济人”的一面,偏向于对“自利性”的追求,这是政府公共性的应然与实然的矛盾。如何化解这一矛盾,让政府的公共性得到应有的展现,找回政府公共性的本真,是我们要予以不断探索的目标。从行政伦理的维度看,应该从两个层面加以考虑,一个是政策法规层面,即制度层面,另一个是行政主体的伦理道德层面。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央地关系相继走过了"集权制"下的"央主地从"、"分权制"下的"地方主义"以及"分权—合作制"下的"央地共治"等三个阶段。"央地共治"模式的提出,既改变了"央主地从"模式下中央对于公共决策权的垄断,也改变了"地方主义"模式下只强调"分权"而不强调"合作"的弊端。从决策—执行一体性来看,中央政府要想改变地方政府在执行中的"不合作",就需要在决策中采取"合作"。由此,中央政府在公共决策上逐渐向地方开放,并表现为决策权力上的地方分享、决策主体上的地方参与、决策过程上的地方影响,这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也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破解民族地区的“政府干预情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有着深厚的政府干预传统的国家,民族地区则是政府干预的主要对象,以致形成了“政府干预情结”。这有其多方面的深层原因,也带来了多方面的深远影响。对此,当前一方面要认清政府干预的客观必然性,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破解“政府干预情结”,最大限度地防范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