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听和唱是这一过程中的两种手段和方法,听是前提基础,唱是延伸和升华。  相似文献   

2.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的今天 ,音乐欣赏教学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因此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通过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 ,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认为 ,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 ,抓住听、唱、想、说四环节 ,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优化音乐欣赏教学。一、“听”的参与是欣赏教学的关键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音乐欣赏的一切实…  相似文献   

3.
音乐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 ,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 ,真正成为审美主体。通过“听”、“唱”“想”“说”引导学生投入到音乐欣赏活动中 ,从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陈菁 《小学生》2023,(7):109-111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陶冶学生审美情趣、发展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生艺术鉴赏水平的重要教学环节。在核心素养教育视域下,培养发展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离不开音乐欣赏教学的引导与支持。然而,就目前小学音乐欣赏的教学情况来看,音乐鉴赏资源短缺、音乐鉴赏形式单一、音乐鉴赏方法枯燥等教学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限制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价值的发挥,阻碍了小学生音乐素养与艺术鉴赏水平的提升。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经验,提出了听画结合、听动结合、听看结合、听唱结合、听想结合五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旨在有效调动学生音乐鉴赏的多重感官,唤醒学生对美、对艺术的追求与渴望,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助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周佳谓 《儿童音乐》2013,(7):66-68,51
我们仔细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唱游(试用本)音乐教材,可以发现在每个单元中都包含了"听、唱、玩、创"四个部分的教学内容。所谓"听"就是音乐欣赏,可见小学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6.
黄智明 《成才之路》2010,(5):I0014-I0015
音乐欣赏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的一种艺术审美活动。幼师音乐欣赏教学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要提高音乐欣赏课效率,必须走出传统音乐欣赏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从听、视、唱、想、写、说等多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审美的主体。这样,音乐欣赏课再也不是寒冷的冬天。而是硕果累累的秋天。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学是一个多层面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而“听”与“唱”则是这多层面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唱”与“听”是相辅相成的。在高中音乐欣赏中既要重视学生的鉴赏,更应注重教师的范唱和学生的歌唱体验。  相似文献   

8.
音乐欣赏教学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音乐欣赏教学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音乐欣赏教学的任务是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最能直接表达人的情感。音乐艺术形象通过节奏、旋律为听众的听觉所感受,所以音乐又是听觉艺术。基于音乐的这一基本属性,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突出唱、听、奏的方法无疑是正确和必要的。但是,我们又不能忽视音乐形象的模糊性和想象性的特点。小学生单靠“听”去感受音乐,得到的音乐形象是不够清晰的,仅以“唱、奏”抒发音乐情感也是不够彻底的。所以我认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在让学生“听”音乐的基础上还应让学生“看”音乐、“表现”音乐,多元化地欣赏音乐。  相似文献   

10.
音乐欣赏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音乐欣赏教学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因为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感受、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我们每个音乐老师的一个重要课题。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认为,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一、“听”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关键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活动实践都必须依赖于听觉,因此听的参与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引…  相似文献   

11.
高中音乐课,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欣赏的兴趣和感受音乐作品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带着浓郁的草原气息,音乐在他们心中是最美好的事物。但是。这些学生几乎没有欣赏高雅音乐的机会,大多数同学只会听、唱流行歌曲,音乐基础知识几乎是空白。加上我校的音乐欣赏设施十分简陋,基本上是借助录音机教学。在这样的条件下,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十分困难的。面对客观条件,我变被动为主动,因“材”施教,通过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2.
姜璐璐 《家教世界》2013,(4):134-135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它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的讲解提示,通过各种渠道的教学手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深入感知和理解,提高学生感受、体验、昕赏、  相似文献   

13.
音乐欣赏课的研究是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故须概论音乐欣赏教学的终极目标,论证"发现美"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基础;"体验美"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创造美"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音乐欣赏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艺术视野,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如今学生却自嘲没有“音乐细胞”,不懂得欣赏音乐。针对此现象,本文从教师在课堂上创设良好的情境入手,师生共同唱响音乐的主旋律;欣赏和演唱有特色的歌曲;模唱器乐作品主题旋律;组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四个方面阐述。以审美为核心,听唱相结合的音乐欣赏教学,旨在激活音乐教学,让学生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育不能局限于教会学生唱几首歌、识几个音符,而在于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因此,音乐欣赏教学就尤为重要。音乐欣赏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怎样进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呢?笔者的做法是:1.通过讲述故事和观察图画,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在音乐欣赏教学之前,讲述一段有关于所欣赏作品的作曲家或著名音乐家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动人故事。如,贝多芬的《欢乐颂》。欣赏前,讲述贝多芬的动人故事及贡献,激发学生急切欣赏他的这一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6.
小学音乐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积累聆听欣赏音乐的经验,而音乐欣赏的中心环节是“倾听”音乐。如何遵循听赏艺术的感知规律,充分而适当地发挥“通感”的作用,提供多元化的听赏内容,选择多样化的听赏方式,开拓多种听觉渠道,用  相似文献   

17.
音乐欣赏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在这12年的教学中我总结出要根据作品的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应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我认为听、唱、想、说四个方面是引导学生参与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要从乏味单一地听赏乐曲,改变为有效地整合音乐内容,利用多种教学形式触动学生的情感升华,将音乐表现与音乐欣赏有机结合,利用聆听、律动、演唱、演奏、创作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养成良好的音乐习惯,丰富音乐的经验,通过充满活力的音乐教学,巧设情境,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培养、提升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9.
音乐欣赏教学是以音乐作品为媒介,以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为基础,引导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索、研究、发现、创造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一、提出问题在以往的音乐欣赏教学中,笔者和不少教师一样,一切都由自己一包到底。诸如作者介绍、作品大意、曲式结构、音乐风格等都由教师讲述,学生被动地听教师的满堂灌,而教师虽然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仍听得晕晕乎乎,“有耳”无心,注意力不集中,对欣赏曲目提不起劲,课堂气氛沉闷。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的思维,我采用了音乐欣赏之后“的创作教学”。音乐教育中…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强调塑造健全人格,发展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音乐欣赏与音乐表演是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听、说、唱音乐。运用多渠道的教学方法,把音乐表演与音乐欣赏结合起来,给予学生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音乐欣赏、音乐表演而有所收获,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