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全民理财时代,孩子们的财商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让孩子拥有正确的金钱观,了解商业社会的一些规则与准则,对于当代孩子们来说,也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近日,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与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共同合作,专门为孩子打造了《马一仑的秘密财富王国之零花钱变身记》,让孩子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学习好玩有趣又实用的理财知识。该书的出版是浙少社首次尝试少儿财经读物,同时也填补了少儿财商教育读物的市场空白,为孩子们的书架再添一抹新色彩。  相似文献   

2.
正《三字经》可说是中国古代的"热门"出版物,700多年间持续印制出版。私塾纷纷将之作为蒙学读本,令学童们背诵。时至今日,社会已经发生重大变革,却又有不少出版单位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机,把《三字经》奉为幼童的"启蒙读本",争先恐后地推出它的各种版本,诸如彩绘版、注音版、有声版、译文详解版等,竞相登场。可谓五花八门,不一而足。然而,《三字经》真的能够作为优秀的儿童启蒙读物,让生活在新时代的孩子们用  相似文献   

3.
如今,大家都在关心如何让自己手中有限的的财产保值增值,"投资理财"正成为人们口中的高频词汇。对投资理财知识学习的兴趣使得投资理财类图书的出版也逐步升温。随着民众投资理财意识的不断提高,投资理财类图书选题也将成为有着恒久市场需求的热点板块。  相似文献   

4.
在奔奔族理财书的提升和拓展过程中,阅读重心应从一夜暴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速成主义,向拿来就能用,用了就了灵的实际、实用、实战的阅读取向转变。奔奔族读者更渴望的是具备大财富时代的洞察力、解释力、行动力和财智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立勤 《青年记者》2007,(23):21-23
2006年以来股市的持续走牛,极大地激发了百姓投资理财的热情。顺应"投资潮"的来临,一些媒体纷纷开设了理财版面,普及金融投资知识,提供可行的理财方案。但客观来看,这些理财报道也存在不少问题,在遵循新闻规律、把握理财报道导向性和服务性等方面尚缺乏深入挖掘,难以满足公众的投资理财需求。  相似文献   

6.
周亚利 《大观周刊》2012,(21):100-100
本文通过分析当今大学生面临的种种压力,分析了大学生理财规划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利用保险理财来获得投资收益和保障的重要意义;在论文深入分析保险理财的多方重要意义之后,提出了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保险市场和其他金融产品的有机组合来实现欠学生的理财规划。  相似文献   

7.
郑义风 《青年记者》2007,(23):23-24
"忽如一夜春风来,理财报道遍地开。"理财报道今年可谓红红火火,遍地开花。这其中,作为平面媒体核心部分的要闻版,也开始加大对理财新闻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是高校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相对滞后,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从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念、养成好的理财习惯、学习理财知识、进行理财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培养大学生的理财理念。  相似文献   

9.
李健明 《图书馆论坛》2006,26(1):220-223
启蒙名著《三字经》的作者问题一直是个历史公案。文章从《三字经》作者的历史争议入手,再分析比较《三字经》与《小学绀珠》内容的差异,进而提出《三字经》真实作者的见解,从而为《三字经》作者及其学术价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立亚 《今传媒》2010,(1):58-60
作为现代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媒介,电视对未成年人具有不可低估的塑形功能。好的少儿元素电视节目在孩子的心智启蒙、个性塑造、社会感知等诸多方面都将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从事少儿元素节目制作的电视人承担着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社会责任,如何做好家庭娱乐节目少儿元素的植入和运用也成为电视人不断思索和探求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作为现代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媒介,电视对未成年人具有不可低估的塑形功能。好的少儿元素电视节目在孩子的心智启蒙、个性塑造、社会感知等诸多方面都将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从事少儿元素节目制作的电视人承担着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社会责任,如何做好家庭娱乐节目少儿元素的植入和运用也成为电视人不断思索和探求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张岩 《出版参考》2017,(12):22-25
在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中,蒙学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以《三字经》为代表的经典蒙学读物更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千百年来,这些书籍在启蒙益智、传播思想、传递知识等方面发挥重要功效,其蕴含的教育思维、体现出的做书理念,至今仍对教育工作者和童书出版者具有影响,并能够进一步产生启发.  相似文献   

13.
方红  宋丽君 《视听界》2013,(1):116-117
近年来,人们对理财知识、投资信息的渴求,催生了广播电视财经节目热。以往的财经类节目较为专业化,普及方式较为单一,难以体现财经类节目的价值,收视率不高。动漫元素在节目中的应用,推动了二者不断融合、互补,成为财经知识普及的重要载体。央视2套《财经小辞典》是一档以银行理财、生活理财为主的理财系列动画节目,从各行业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深入洞悉银行、证券、保险、  相似文献   

14.
高鹏 《信息系统工程》2010,(11):139-140,85
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以其领域广、批量多、风险小、个性化、收入稳定、附加值高等特点,成为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准确定义个人理财业务概念,详细分析我国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的深入探讨,建设性的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朱香 《兰台世界》2015,(6):99-100
桑弘羊是西汉著名的理财家,"农商皆重,本末并利"的重商思想是其理财思想的核心。桑弘羊睿智的理财理念和强硬的理财措施为汉武帝的丰功伟绩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桑弘羊理财思想极具特色,至今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宋守山 《青年记者》2007,(23):19-19
从杂志《钱经》到《理财周报》再到改版后的《华夏时报》,这些报刊都在以理财为口号,他们已经成为继传统的证券类媒体以及经济类媒体之后的又一股财经报道力量。因为随着股民、基民以及险民等的大量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从关注他人财富转到了关注自身财富上,正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现在教读者"结网"的就是这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理财媒体。但是,这些媒体能够教读者结一张什么样的网,这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对李悝的人生经历进行了叙述,分析了战国时期李悝理财思想和措施提出的社会背景和其改革中有关经济改革的内容以及它所体现的李悝的理财思想,总结了其具体实施方法及影响,进而对李悝的"财富经"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从去年3月开始,广州各报纸的财经新闻都加大了对投资理财新闻的报道力度:<广州日报>将原来每日见报的产经新闻版、投资版和股市版重新整合成为"头版、工商版、每日理财金融版、每日理财钱生钱版、每日理财上市公司版和每日理财股市版及行情版"等7个大版,并在周六推出"财经新闻周末版";<新快报>推出每日出版的"投资宝典";<南方都市报>更是在原来"天天财富"新闻叠的基础上,又推出6个版的<每日财金>,加大对投资理财新闻的报道力度.显然,日报财经新闻的价值取向得以改变,并非"政经新闻 产经新闻 投资理财新闻的三驾马车模式"的简单转换,而是经济发展和新闻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阎敬铭,陕西朝邑人,官至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是晚清著名清官和能员,以善理财名重一时,有"救时宰相"之誉。他为官多年,精明强干,尤以善理财名重一时,充分诠释彰显了其富有特色而切中时弊的理财思想。  相似文献   

20.
强化财经报道的创新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经报道作为经济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倍受关注。无论是记录财经领域的重要事件,解读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还是给百姓实实在在的投资理财指导,财经报道都力求以前瞻、贴近的视角,帮助受众把握宏观政策,认识市场走向,引导投资理财。因此,强化财经报道的创新意识,促进财经报道的创新发展,成为新闻界和受众共同关心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