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毫无疑问。对话理论给语文教学改革及其实践带来了崭新的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的课程标准中这句纲要性的话,其实包含着两层意义:一、阅读是读者(包括教师和学生)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不妨称之为阅读对话;二、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不妨称之为教学对话。在时下许多论述中将此二者分别所属的阅读观和教学观几乎混为一谈。我以为,弄清此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推动语文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张兰 《内蒙古教育》2009,(14):13-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命题里实际包含厂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其二,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两层意思虽各有所侧重,但其共同点是明显的,即都认为阅读、阅读教学是一个对话过程,且都是具备“主体间性”特征的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3.
对话视域下的阅读教学强调教学文本的对话性与生成性,这是一个师生本三元主体多重对话交流的过程。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师生本三主间性的对话机制涵括以下几种文本对话形式:师生与文本主体间性的对话(师本对话和生本对话)和师生与生生主体间性的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并由此产生相应的对话文本。在对话教学过程中,通过激活师生的期待图式结构、掌握一定的对话策略,可望达到师生本三者的视域融合,最终形成新的对话生成文本,从而扩大原教学文本的内涵,拓展认知主体的认知空间。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对话”,包含了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之间多方面的对话。而教学的重点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因为学生是学习主体,生本对话应始终贯穿于阅读教学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阅读活动必须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理解、解释和意义的获取,它是读者与作者借助文本进行的跨越时空的心灵交流。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互动的动态过程。王荣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个命题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二是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也就是说它混合了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阅读教学存在着师本、生本、师生、生生的多重对话,  相似文献   

7.
周茂信 《语文天地》2011,(11):28-30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阅读活动必须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理解、解释和意义的获取,它是读者与作者借助文本进行的跨越时空的心灵交流。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基础是文本。而当前阅读教学出现了淡化文本的倾向,导致一些阅读课成了漫无边际的“大话西游”,令人担心,我认为对话必须以文本为基础,文本不能淡化!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的对话过程”这是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该理念是以“对话理论”作为基础,包括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主体间对话过程的“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主体间对话过程的“教学对话理论”,在这个意义上,该理念是这二者的“共同体”正是基于这种“对话理论”,“感受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个性化阅读”成为了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所在.  相似文献   

10.
韦建文 《广西教育》2006,(7B):56-57
阅读教学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对话”引入语文阅读教学领域之后通常理解为: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获得感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它体现了主体间性哲学的意蕴。传统阅读教学存在着种种弊端,它遮蔽了学生心灵碰撞的感受,影响了学生主体的发展。通过主体间性阅读教学的建构,反思当今的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与创造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主体间性阅读教学是弘扬主体、彰显个性、注重合作、促进创生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哲学解释学是当代西方哲学中重要的哲学流派,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得到广泛认同。当代哲学解释学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在阅读教学的研究领域,引进哲学解释学的思想,解释阅读教学的种种问题,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以哲学解释学为理论依据进行分析,最终上升至哲学解释学的高度,得出具有哲学解释学特征的结论,建立哲学理论框架,寻求哲学上的终极答案,是阅读教学理论研究的理想。  相似文献   

13.
梁红珍 《天津教育》2021,(8):157-158
本文首先分析其应用的意义,能够实现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的同步提升。其次分析通过调整读写教学顺序;创新多样化读写形式,包括仿写、续写、改写和随写,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确保学生的作文更加具有吸引性和感染力,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明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读写有机结合是彰显小学童话丰富厚重教育教学价值的有效策略,具体操作建议是:“读”童话注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语言积累和情感酝酿;“写”童话则利用仿写、改写、续写、创编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动有效的习作训练;其关键是:读写结合应紧扣“结合”二字,深挖童话教学中读、写的联系点,促其有机结合;同时要注意辅以多样化教学策略,并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伊索寓言》不仅是向读者灌输善恶美丑观念的启蒙教材,也是一本生活的教育丛书,书中的“草木鸟兽问答之言”通过简短的讽喻小故事来体现生活中的真理。林纾欲通过运用文章作法做来翻译这本意义深刻的寓言,以此警醒国民,同时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对林译这一方法做了很好的阐释。然而目前并没有从文章布局的层面对林译《伊索寓言》的改写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章,因此本文试从改写理论出发,探讨林纾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文章作法来体现当时的诗学形态。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主体间性、媒体间性和文化间性,指出数字化英语写作教学需要遵循的交互性、多模态化、生态化等原则;进而提出数字化英语写作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模型MAP(MultimodalApple PIE,或称"多模态苹果派"),并分析讨论了MAP模型应用中应予重视的三个问题:首先,强化主体互动,追求有效教学;其次,加强MAP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多模态教学;最后,整合"三多"(多媒体、多模态、多元识读),推动社团实践,创新英语写作学习文化。  相似文献   

17.
刘艳  许丽云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4):67-68,71
英语写作是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比较薄弱的一项,针对这种状况,探讨了"模因论"启发下的英语写作教学,并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合成空间理论"的典型模型——"四空间模型理论"来分析模因写作教学,重新认识背诵、仿写和联想等一些传统方法对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I relate concepts from research (mainly psychological) on intersubjectivity to problems emerging in designing classroom learning environments by considering one of my undergraduate teacher education classrooms, which I designed to run according to a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community of learners”, and I consider the issues emerging from these efforts. It seems that the no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is helpful both for understanding difficulties one can face with a teaching design for a “community of learners” classroom and for improving such a design. I consider three aspects of intersubjectiv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teaching design difficulties described here: (1) intersubjectivity as having something in common, (2) intersubjectivity as coordination of participants’ contributions, and (3) intersubjectivity as human agency. The paper is limited to the issues of internal teaching design and does not address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相似文献   

19.
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高中英语新课标推行之际,本文用现象学的交互主体性解读高中英语教师通过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共同发展的可能性,为高中英语教师通过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适应高中英语新课标改革要求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阅读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然而目前的高职教育阅读教学没有取得应有的结果。这是因为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一味地重视对阅读材料的翻译和讲解,忽略文本材料本身以及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实验数据证明,交互式教学法应用于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