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检索工具书《申报索引》已从1987年第4季度起由上海书店陆续出版。全套《申报索引》共三十册,其中“1919年、1920年卷”已于去年10月首先问世。《申报索引》的编纂出版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说它艰巨,首先是因为《申报》的篇幅数量特别大。《申报》有七十八年历史,由上海书店出版的《申报》影印本有400厚册(8开本),共84000版,336,000页。据测算,《申报》所刊载的各类新闻报道、社会消息、评论文章和有资料价值的启事、广告等等,总数不下于300万条。显然,要把数量如此巨大的资料编制成有统一体例的索引,其工作量之大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申报》是跨  相似文献   

2.
“谈旧中国报纸必谈《申报》,谈《申报》必谈史量才对《申报》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二年春,在筹备影印七十八年的全套《申报》座谈会上,曾提出藏书楼有三套《申报》,揭载报端。关于这三套《申报》的来龙去脉,现在有各种说法。爰就我在徐家汇藏书楼长期工作中所知道的情况略述如下: 首先谈谈“套”这个字。这是图书馆对复本书刊的概称。总的来说,第一套比较其它几套都完好。由于《申报》创刊于公元一八七二年四月三十日,直到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七日上海市全部解放,中间经历了七十八个春秋。在当时报纸发行量不大,人们又不十分珍视报纸收藏的年代里,要保存全份《申报》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藏书楼竟有三套《申报》,怎不令人惊异?这三套《申报》也并不是一张不缺,其中第一套《申报》比较全,第二套则稍有残缺,  相似文献   

4.
(一)席子佩卖掉《申报》办《新申报》依然失败中国报纸历史最久的《申报》是史量才从席子佩手中买进的。席卖出《申报》后很懊悔,乃想方设法,请穆安素律师向法院起诉,说他卖的只是报馆产业,《申报》二字商标并未卖与史量才,因此史不得用《申报》名称出版报纸。结果史败诉,又拿出一笔钱付给席子佩,作为承购商标费。席得了这笔钱,心有未甘,拟再办一张《新申报》以与《申报》抗衡。他与我父是知交,要我兄去帮他办报,我父以不办同样事业婉辞。《新申  相似文献   

5.
《申报》是一份出版时间久、影响大的老报纸。为了很好地研究这家报纸,我们曾先后登载了申报史编写组收集、整理和编写的《创办初期的申报》、《史量才接办申报初期史料》等。本辑刊登他们最近整理、编写的《敌伪劫夺时期的申报》史料,以供新闻界研究参考。对本史料有不同意见或建议,欢迎来稿、来信。  相似文献   

6.
余庆华 《编辑之友》2012,(8):121-122,125
明星新闻报道争议不断,对明星应如何报道呢?媒体应把握怎样的原则,来提升明星报道审美价值?回归历史,以史为鉴,20世纪初《申报》是如何报道明星的?《申报》被称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当有重大事件发生时,《申报》必定集中报道。中国的电影明星产生于20世纪初,研究《申报》电影明星报道,以《申报》对阮玲玉的报道为例,从社会责任理论、保护人格尊严、社群主义理论角度出发,审视当今娱乐明星的报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格致汇编》在《申报》上的投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良瑜  张志强 《图书与情报》2006,(5):116-120,136
《格致汇编》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的科学杂志。创办之初,曾通过上海申报馆发行,因此早期的《申报》中有关于《格致汇编》的珍贵报道,包括系列书评、申报馆告白、主编傅兰雅和其它机构告白等。从这些投射中,能够看出《格致汇编》这份传播西学的刊物在晚清中国社会的反响。同时也体现出《申报》在宣传出版物方面的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8.
《新闻与写作》2005,(7):34-34
史量才(1870至1934),祖籍南京,生于上海。1912至1934年主持《申报》,1929至1934年主持《新闻报》。1912年.三十二岁的史量才买下《申报》。接手后大力进行改革.延揽人才,实行企业化经营。《申报》在史量才主持期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办流通图书馆和业余补习学校.出版《申报丛书》、《申报年鉴》,编绘《中国分省地图》、《中华民国新地图》等。  相似文献   

9.
张亚敏  程蕾 《新闻世界》2014,(7):262-263
《申报》是我国商业性报纸的一个成功典范,从1872年创刊到1949年停刊,《申报》的经营长达77年之久。本文以中国知网历年来关于《申报》经营管理研究的论文为对象,梳理关于《申报》经营的大致研究图景,以期为今后《申报》研究乃至当今报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史量才与普利策分别是中、美报业史上的巨子,两者经营的《申报》与《世界报》创造了各国报业史无前例的辉煌。史量才接手《申报》的22年间,《申报》的发展达到了巅峰。《申报》1933年突破15万大关,达到旧中国报纸发行量的最高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申报》标引的要求,分析了《申报》标引的特点,并探讨了实现《申报》自动标引系统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申报》1872创刊,历时77年,经历晚清三朝皇帝,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是记录近代中国历史的最重要的资料之一。本文从《申报》与自由、《申报》与社会两方面浅议《申报》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申报》创刊后,改变了同时期《上海新报》不发表论说的传统。每期刊有论说一篇,置于首页。早期《申报》的言论是满足关心时事的华人读者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的需要的,以扩大报纸的销数。言论确立了《申报》作为舆论机关的属性,说明该报并不是单纯的商业报纸,而是一家具有一定政治倾向的商办报纸。  相似文献   

14.
王晶 《青年记者》2007,(22):141-142
《申报》的创办与飞速发展,标志着我国近代中文商业性报纸发展到了成熟阶段,是我国商业性报纸的一个成功典范。时隔一个多世纪,《申报》早期经营中的许多创举和经验,今天仍然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申报》的早期经营时期主要是指从《申报》创刊到1912年《申报》产权被授予史量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关于申报流通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年代初期,“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上海《申报》总经理史量才逐渐倾向进步,借纪念《申报》六十周年之际,特制定一系列革新计划,提出十二项措施,延揽人才,整顿版面,其中包括副刊《自由谈》主编易人;创办《申报月刊》、《申报年鉴》;任用有革命思想的学者参加编务;举办一系列服务社会的附属事业,  相似文献   

16.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解放日报》社接受了原上海《申报地图》,其任务是继续进行《申报地图》的重编工作。当时《解放日报》舆图部共有十多位工作人员,原《申报地图》三位主编之一的曾世英是该舆图部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17.
李伟 《新闻世界》2012,(7):205-206
《申报》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对《申报》中广告的研究也受到了学界的关注。本文搜集了2009至2011年《申报》中广告研究的相关文献,对其研究视角和内容进行了梳理,以期对未来的新闻史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林升梁 《编辑之友》2011,(5):115-117
我国近代最早的报刊广告模特,出现在全国经济中心上海著名的商业性报纸《申报》上。19世纪中晚期,上海出现了一个介于"官"与"洋"之间的第三领域,这一领域有一种新中有旧、旧中有新的复杂性。1872年创刊的《申报》,正是这一历史景观的记录者。《申报》是当时极流行的报章,要考察广告模特和30年代的上海都市文化,《申报》的广告或许可以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本文考察《申报》(上海书店出版,1-355册,1982年10月影印本)从创立至新中国成立(1872-  相似文献   

19.
王汝芹 《青年记者》2017,(8):116-117
《申报》创办于晚清时期,是近代中国影响范围最广、发行时间最长的报纸.《申报》非常重视对社会新闻的报道.灾害这样的突发事件,有极强的破坏性和社会影响力,历来备受《申报》关注.晚清时期积贫积弱,自然灾害频发,加之吏治腐败、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灾荒严重.京畿要地的直隶地区更是自然灾害的高发.因此《申报》对晚清直隶地区的灾荒非常关注,尤其是直隶的水旱灾经常出现在《申报》的头版头条.《申报》不仅报道直隶地区的灾情、政府的救济措施,还直接参与直隶地区的灾荒救济工作,对直隶的救灾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人、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中国创办了首批中国近代报刊。其中,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就是《申报》。《申报》的发展历程共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初创时期、全盛时期以及衰落时期。1912年,史量才接办《申报》后,明确办报宗旨为"无党无偏、言论自由、为民喉舌",使《申报》得到飞速发展,创造了《申报》的黄金时代。《申报》因见证、记录了晚清以来中国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