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功是高中物理的重要概念,求解变力做功问题是高考物理的重要考点.恒力的功可以用功的公式W=Flcosα直接求解,但变力所做的功就不能直接求解了,需要用一些特殊方法.本文结合例题,介绍几种求解变力做功的有效方法. 一、状态分析法 [例1]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被细线牵引着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拉力为F时,转动半径为r.当拉力增至8F时,物体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转动半径为r/2,求拉力对物体做的功.  相似文献   

2.
功和能的关系为:“做功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改变,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物体的能量就改变多少,即W=ΔE”.但公式W=ΔE解题并不方便,因为不清楚到底什么力做功等于物体什么能量的改变.所以我们有必要知道功和能的详细情况,下面我们对各个力的功能关系详加分析.一、引起动能改变的力做功情况由动能定理知,合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即W合=ΔEk.并且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动能增加;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动能减小.二、引起势能改变的力做功情况1·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改变,即WG=-ΔEP.并且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  相似文献   

3.
<正>1.弹性势能的改变仅与弹力做功有关,弹力做多少功,弹性势能就减少多少;克服弹力做多少功,弹性势能就增加多少。2.弹性势能是相对的,其大小在选定了零势能点后才能确定,对弹簧,零势能点一般选在弹簧自然长度处。3.若选弹簧自然长度时的弹性势能为0,那么,从自然长度起拉伸弹簧,拉力做的功就等于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也等于弹性势能的增加量,这个增加量也正是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_p,即E_p=W。  相似文献   

4.
一、从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并且沿各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那么这些力对物体一定做了功,如果用F表示力,用s表示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则功W=Fs.一个物体做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要通过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5.
动能定理的应用对象一般是单个物体,外力对它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与外界进行能量转化、转移的过程,对物体做了多少总功,物体的动能就改变多少.动能定理的表达式:W合=Ek2-Ek1.式中的W合为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该功可用各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求得.  相似文献   

6.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是教材中功能关系的表述.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做功的过程是实现能量转化的过程;二是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若功的大小和转化的能量多少分别用W和△E表示,则二者大小之间的关系式为W=△E.要熟练应用功能关系正确解题,必须搞清什么力做功对应什么形式的能量转化,这就要理解掌握好功能关系常用的八种表达式.一、功能关系常用的八种表达式1.W合=ΔE K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或动能与其  相似文献   

7.
功和功率是中学物理中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现举例分析如下.例1 图1所示的两个情景中,船的质量相同,人的质量也相同,在静水中,站在船头上的甲人用同样大小的力拉绳.若经过相同的时间t(船未碰撞),甲人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  相似文献   

8.
知识梳理1.功(1)在物理学中,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3)力学中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应用公式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9.
在学过“机械效率”之后,有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要将某物体水平匀速移动s米,设所施加的水平拉力为F牛,则所做的功W=Fs焦;如果将该物体置于一小车上,水平匀速移动s米,所施加的水平拉力为F′牛,由于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F′必然小于F,此时所做的功W′=F′s也必然小于W,从而得出结论;使用机械可以省功,机械效率可以大于1。  相似文献   

10.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一、合外力做的功由动能定理:W合=EK2-EK1,若W合>0,则EK2>EK1;若W合<0,则EK2相似文献   

11.
功与功的要素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力对这个物体做了功。也就是说,某个过程是否做功,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二者缺一这个过程都没有做功。  相似文献   

12.
功和能是两个联系密切的物理量,做功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改变,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物体的能量就改变多少,即W=ΔE,这就是功  相似文献   

13.
1根据功的定义式W=FS求功例1重50N的物体分别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外力做了多少功?  相似文献   

14.
例1 如图1所示,物体重为85牛,动滑轮重20牛,滑轮组机械效率为60%,如果使重物匀速上升2米,求拉力所做的总功为多少? 错解:拉力F=(G物+G动)/3 =(85牛+20牛)/3=35牛则W总=F·sd=35牛×3×2米=210焦耳.  相似文献   

15.
功是中学物理中的重要概念,它体现了力对物体的作用在空间上的累积过程。公式W=Fscosa主要用于求恒力所做的功,若力的大小有变化,或者力的方向有变化,即力F不是恒力时,又怎样计算变力所做的功呢?  相似文献   

16.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 .学生对机械效率公式 η=W有用W总 及 W总 =W有用 W额外 记忆牢固 ,但涉及到具体的问题时感到无从下手 ,或者得出错误的结论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选择典型例题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额外功产生的原因 .额外功是由两方面的因素产生的 :(1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 )克服机械的重力所做的功 .使用同一机械提升不同重物 ,机械效率也不相同 .下面笔者通过两个例题来说明 .例 1 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 2 0 0 0 N的物体 ,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为 6 2 5 N,拉力做功为 1 2 5 0 0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相似文献   

17.
石玉玲 《科学教育》2006,12(4):60-61
人教版九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教材94页“功和功率”一节,教材通过对插图分析得出:从能量的角度来确定“力是否对物体做功”的说法,笔者对此有异议。教材开始通过人用动滑轮提起物体的插图告诉学生说明: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升高,物体的势能增加了。通过两个人用绳子拉小车的插图告诉学生:静止的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小车的动能增加了。通过汽车刹车的插图告诉学生:汽车在刹车阻力的作用下,速度降低,动能减少。综合上述实例得出如下结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动能和势能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接着,教材又运用…  相似文献   

18.
一、考点解读考点1电功的概念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电功的实质是电流通过用电器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用电器消耗多少电能,也就得到了多少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多少就是电功的大小.公式W=UIt是电功的基本公式,它可以用来计算任何情况下电流所做的功.公式W=I2Rt、W=UR2t是以欧姆定律为基础得出的,只适用于欧姆定律能成立的纯电阻电路;公式W=Pt、W=UQ分别来源于电功率和电流的定义公式,因此它们可以用来计算任何情况下电流所做的功.考点2用电能表测量电功(1)测量一段较长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电能表的计数器上先后两次读数之…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电磁感应中的功能问题时,几乎所有教学辅导资料上都是这样讲的:依据功能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外力”克服安培力做功的过程,就是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外力”克服安培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同理,安培力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安培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相似文献   

20.
一、巧求变力做功如果所研究的问题中有多个力做功,其中只有一个力是变力,其余的都是恒力,而且这些恒力所做的功比较容易计算,研究对象本身的动能的增量也比较容易计算时,巧用动能定理就可以灵活求出这个变力所做的功.例1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坐标原点处的小物块,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x轴方向运动,拉力F随物块所在位置坐标x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