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正>分不清的尴尬阿光上六年级了,却总是分不清"届"和"庙"字。有一天,语文老师在批改他的作文时发现这么一段话:"老师,您就像辛勤的园丁,送走了一庙又一庙的学生,现在又将送走我们这一庙……"唯快不破课间,阿光跟同桌抱怨:"刘明,我今天才深刻理解什么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刘明问:"怎么了,你都练起武功了?"阿光答:"不是我练武功。是早上我刚喊一声‘妈——’我妈立刻回了一句‘没钱’!"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管理》2012,(4):62-65
"天朗气清,地润成林。"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清林小学创建于2002年,占地20157平方米,现有36个教学班,学生2087人,教职工162人。学校秉承"为每个学生奠定最佳的人生基础"的办学理念,遵循"为人求实,为事求真"的校训,全面落实"道德为原本(’唯善’的方向)、知识极诚明(’唯真’的方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标》强调课堂教学应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设计和实施方式从‘重教’转为‘重学’,由‘强制学生适合教学’转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的‘学’,教学实施要贯彻‘教’为‘学’服务。"积极探索"先学后导,变教为探"的教学策略,旨在通过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而从根本上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拓宽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空间。所谓"先学后导,变教为探",即教师的"教"根据学生的"学"来设计,原则上每一堂课,都必须在学生充分"预学"的基础上展开。"导",体现在教师  相似文献   

4.
正"共能""异能"是福建师大文学院潘苇杭与潘新和二位先生在《写作"共能""异能"论——"议论"体式写作应成为中小学生写作教学的重点》(《语文建设》2011年第10期。以下简称"潘文")一文中使用的两个重要术语。潘文说:"在写作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可分为‘共能’‘异能’两种。‘共能’是指所有学生都要具备的写作能力;‘异能’是指学生个人特殊的写作才能,不是人人都要具备的。"潘文同时指出:"教师应因材施教,学生应适己而学。由此  相似文献   

5.
"学问"一词,道出了"学"从"问"来,也说明人们的一切认识从学会"问"开始。"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明了问题意识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当下语文课堂学生缺少问题意识的现状,周一贯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在现实的课堂中,学生没有‘问’的机会,‘问’成了教师  相似文献   

6.
倡导"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概念,就人的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方式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正>我曾经听过一个初中语文老师的公开课。课讲得不错,但她讲到一个人要有志气时,板书出一句名言:"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有学生提问:"‘子罕’是什么意思?为何写了‘论语’还要写‘子罕’呢?"老师不假思索地回答:"‘论语’是书名,‘子罕’是孔子的学生名。孔子有很多贤弟子都带‘子’字,如子路、子贡、子张、子游等等。‘子罕’也是《论语》这部书中的一个章节,所以这样标示。"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一直苦苦探寻,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乐趣,提升语文素养,进而爱上语文呢?唐山市教研员田贺书老师在文章中说:"初中语文课堂上要‘教有意义的语文’‘有意思地教语文’,当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教什么’,而不仅仅是‘怎样教’。‘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一席话点醒梦中人,原来我一直是本末倒置,做了很多无用功啊!通过认真学习田老师的教育理论,我重  相似文献   

9.
来凤华老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一文说道:"当下的整本书阅读存在‘茫然无措’‘无所作为’‘越俎代庖’‘急功近利’‘模式僵化’等困局,整本书阅读的推进是个正在探索的课题。"[1]笔者认为,走由课内到课外,由局部到整体的道路为有效之举。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9月8日的《人民日报》撰文指出:"要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革命"的提法一改过去的"改革""改良",足见深化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的理解,"课堂革命"至少有如下三个维度:"革"传统课堂"唯分是论"之"命"。诚然,分数是重要的,但是在现实中逐渐演变为"唯分是论",实不可取。课堂革命,就是要让学生重新站立在课堂中央,获得主动、  相似文献   

11.
当下我国的教育领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新课程 改革和素质教育,由此对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内容做 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数外、文综和理综已经不是高中的所有学 习科目‘还根据社会发展情况、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增设 了许多特色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当下社会发展的潮流科目也成 为高中生必须学习的科目’但其当下在教育领域的教学弊端日 益凸显’课时开设较少’重视程度不够等’严重背离了学科设置 的初衷。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教师、学校和学生的共同 努力。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2007,(22)
语文老师在培学生讲"把"和"被"的区别。突然一位学生问道:"老师,‘把’和‘被’能连用吗?"老师答:"当然不能!"学生很困惑地说:"可我妈妈就常把这两个字连用,每天早上她都对我说:‘把被子叠起来!’"  相似文献   

13.
"高效"与"生本"是同胞兄弟,先有"生本",才有"高效"。语文课堂应该着眼于学生实际,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会等待。本文从"‘等待’在学生吟诵朗读时"、"‘等待’在学生苦思冥想时"、"‘等待’在学生唇枪舌剑时"、"‘等待’在学生练笔评析时"四方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个人体悟。  相似文献   

14.
转折词语文老师让学生用"却"、"但是"造句,并解释道:"这两个词都是转折词,‘却’是小转,像转一个小弯,‘但是’是大转,像转个大弯。"笨笨熊回答说:"从我家到学校只转几个‘却’,而到外婆家却要转几个‘但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法、参与式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小学篮球教学评价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归纳出小学教学评价面临着“教学形式单一,‘唯结果论’过重;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粘性过低,阻碍教学过程的主体价值取向形成;过于侧重分数评级,难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评价体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弱化‘唯结果论’,组合多形式评价方式;发挥教育性评价作用,增强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的粘性;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打破‘唯分数’的传统教学评价,激发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等策略。  相似文献   

16.
《当代教师教育》2016,(3):39-44
"好老师"生长于学生心中。从学生的视角探寻"好老师"的特质,探究"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的形象,显得尤其必要。通过对一部分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的生活体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建构了教师评价的三个维度,形成了"‘好老师’的形象与人格"、"‘好老师’的课程与教学智慧"、"‘好老师’的师生关系"等"好老师"的评价框架。  相似文献   

17.
与一个同行谈到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他说:现在都已经是‘后喻时代’了,学生可以按着自己的想法设计未来,教师不宜多插手,‘价值强加’是不会讨人喜欢的。这似乎是当下很时髦的说法,但我对此不能苟同。我以为,这种说法恰是教师为推卸育人责任而寻找的一个堂皇借口。  相似文献   

18.
读了《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7期徐江、周宗富二位先生的文章《教:在学生‘自主’之上必须有作为》(下简称"徐周文")深受启发,受益匪浅。文章最精彩的部分是第四节的两点"质疑"。一、对喻体"大宅子"的质疑。徐周文说:"‘大宅子’与向国外‘捧’古董、‘挂’名画、‘活  相似文献   

19.
交往是学生改善学习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他们形成良好人际关系,获取成功的重要基础。我校以网络为平台,扩大学生"快乐交‘网’"的空间,以面向全体为原则,给予学生"快乐交‘网’"的机会,以疏导为方式,提高学生"快乐交‘网’"的信心,以评价为手段,激励学生"快乐交‘网’"的情感,以网站为依托,展示学生"快乐交‘网’"的绩效。  相似文献   

20.
科学怀疑是创造性思维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因为在学习过程中,疑问和疑难总是在激发着人的创造性。而任何唯书,唯上的做法,都只能束缚学习者的思想,并将之变为平庸的人。但是,目前学校教育却并不重视学生求疑精神的培养。如果真的象著名的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入学时象个‘问号’,毕业时却象个‘句号’”,那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所以马克思把“怀疑一切”作为自己“最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