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危机传播是危机中信息沟通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危机事件发展始终,受众作为关键要素,对危机传播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从受众角度出发,对危机事件发展各阶段信息传播特点与受众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品牌的危机传播策略,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给企业和品牌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李宁  陈莹 《东南传播》2015,(8):138-141
为研究品牌危机信息传播机理,通过复杂网络理论对品牌危机信息传播路径进行高度抽象化建模,在此基础上对传播路径中关键节点出入度进行测算,进而确立了每个节点在品牌危机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程度,为以后制定更加全面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品牌危机传播策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吴小冰 《东南传播》2013,(6):99-102
危机传播的研究中,关于效果的研究文献较少。综观近年来国外关于品牌危机传播效果的相关文献,发现品牌危机传播效果可以归纳成四大类,即对媒体报道的影响、对消费者认知与态度的影响、对品牌资产的影响以及对品牌市场表现的影响。其中,对消费者认知与态度的影响是研究焦点,大部分学者采用实验法进行研究,危机前的品牌声誉、危机处理方式、危机责任归因被证实对危机传播效果有影响。已有研究未对品牌危机传播效果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强生有毒门"事件作为案例,对"天涯虚拟社区"中的相关网络舆论进行长达六个月跟踪式研究,以探讨各网络舆论角色在品牌危机生命周期中的互动以及发挥的作用。本文首先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舆论主体归类为六种基本的网络舆论角色。其次应用危机生命周期理论,根据具体事例将强生品牌危机分为四个阶段,即危机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和痊愈期。再次深入分析、提炼每个阶段中网络舆论角色的互动模式,并探索外部因素和危机处理对危机演变的影响,提出品牌危机舆论传播处理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蒋桐  毕衍鑫 《东南传播》2023,(3):114-117
本文从情境式危机传播理论(SCCT)出发,总结了归因理论、危机情境、危机历史、先前的声誉和危机回应策略等方面的内容,对其进行一定的总结和归类。分析了危机历史和危机情境的对应、危机情境和危机回应策略的对应等对组织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论文分析了品牌明星代言的危机管理。作为一种被广告主广泛使用的品牌推广策略的品牌明星代言,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危机和风险,从而导致品牌形象的损害。本文分析了品牌明星代言危机的特征、产生原因,并对如何化解危机的系统管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从明星“车祸门”事件看公众人物危机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大众传媒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公众人物危机事件也随之增多,"车祸门"、"涉毒门"、"结婚门"等事件层出不穷。本文以危机传播的"信息流"、"影响流"、"控制流"为理论基点,对比分析两起"明星车祸门"事件中的危机传播策略和传播效果,来探讨公众人物危机传播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8.
杜嘉班纳事件折射出了其企业危机公关的诸多问题:企业价值观的混乱、传播路径选择的无序和危机公关策略的不当,以及由此导致的危机公关传播效果欠佳及品牌信任修复失败。本文拟从杜嘉班纳案例切入,以网络民族志参与式观察及焦点小组访谈等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及心理学等学科角度探讨公众视角下影响企业危机公关传播效果的各个要素,以期为企业危机公关过程中的策略使用提供可行性建议。本文创新性主要在于以公众为核心,从公众视角进行探究,因为所有企业危机公关传播归根结底都是与公众的"对话"。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其碎片化、多中心化、个人化和自由化的特征使得品牌危机频发。社会监督的严格化和新媒体的高速信息传播均对企业的品牌危机化解提出考验。文章研究了品牌危机中新媒体处理的依据及核心逻辑,并针对品牌危机中新媒体的反应效率和干预机制进行了案例分析,认为企业应当结合新媒体特征进行社会化的品牌危机化解,提升企业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性。新媒体也同样应当恪守新闻伦理,建立第三方内容审核机制,提升新媒体新闻传播的司法干预性,建立公平有效的信息互通机制,提升网络传播规模化发展背景下的品牌监督公正性,保障公众的信息知情权,并确保企业的声誉不受损害,建立公正透明的媒体品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6,(10):50-54
本文提出通过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善用新媒体传播平台、发挥意见领袖积极作用、构建管理主体与公众对话空间等策略,做好城市形象危机传播管理。危机之后要持续修复品牌形象,同时做好品牌日常管理,防患于未然,是为城市形象管理之根本。  相似文献   

11.
基于社会网络的品牌危机传播“意见领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助社会网络的相关理论和现点,对"意见领袖"在品牌危机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加以分析,以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晨 《东南传播》2012,(5):22-23
面对危机频发的现代社会,我们有必要对危机公关策略进行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分析研究,以期对今后的危机公关策略实践有所指导性意义。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在形象修复理论框架下对45篇有关危机公关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情境危机传播理论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解释。经研究发现,使用"否认"策略、"规避责任"策略都会对公关效果造成不利影响,而使用"减少敌意"策略、"纠正行为"策略会有利于公关效果。是否采用"表达歉意"策略和是否采用复合策略都对公关效果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情境式危机传播理论"为框架,用内容分析法对乌坎事件中政府危机传播系列文本内容的情境、策略和传播效果进行分析,力图探索政府在处理类似事件时应采取的策略。本文发现:政府根据具体情境运用相应的危机传播策略,取得媒体正面反馈概率较高。本研究还得出一系列具有中国本土化特点的经验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不断生长与发展的一个有机体,图书馆发展潜力非常大,而且在危机信息传播中,图书馆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全媒体视野,分析与探讨危机信息传播系统中图书馆的作用,并提出图书馆优化传播危机信息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公共危机事件中进行恰当的政府形象管理.在当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形象的话语考察出发.探讨政府与媒体、公众的对话误区,分析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形象的传播原则,进而提出政府形象塑型传播和矫型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公共危机的事件比较多,政府对危机管理水平的提升就比较重要,而在实际危机管理中的传播策略的科学应用,对危机管理的良好效果呈现就比较有利。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政府危机管理中传播的特征以及传播的重要性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政府危机管理中传播的主要问题和优化策略进行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对政府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有助于实际传播效果的良好呈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成为学术期刊受众最常用的媒体,由于社交媒体传播模式复杂,学术期刊对社交媒体舆情监测相对困难,导致与学术期刊相关的事件容易放大成危机事件,从而对学术期刊的形象构成威胁,学术期刊需要构建危机管理体系.本文基于危机传播理论,提出了学术期刊容易导致的三种危机类型:故意犯错型、意外牵连型和牺牲者型.学术期刊应根据不同危机情境与类型,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型策略、回应策略,或不回应策略,恢复学术期刊的声誉.  相似文献   

18.
李佳敏 《今传媒》2020,28(1):48-53
网络与新媒体的发展,提升了社会的“媒介化”程度,危机传播对政府媒介形象具有现实的影响。本文以陕西奥凯电缆事件为例,运用案例和理论分析的方法,从形象修复的角度剖析西安市政府和奥凯公司在危机传播中的应对策略,探讨人为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应采取何种媒介策略化解危机并进行形象修复。依据研究结果,为政府面对危机传播、修复媒介形象提出了四点相关建议,以期维护政府的公信力,强化媒介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政府危机传播面临着特别复杂的媒介环境。本文分析了政府危机传播的网络语境、网络议程设置者、网络议程对政府危机传播的影响等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企业频频发生各类危机事件,无论是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危机、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引发的危机、还是媒体失实报道引发的危机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企业形象造成不良影响.班尼特(Benoit)提出的形象修复理论在危机传播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对该理论进行一番梳理,然后借助日前发生的“双汇瘦肉精”事件,通过分析双汇集团在这次危机传播中的表现,进而探讨形象修复理论在企业危机传播中的应用,在文章最后还将对中国食品行业危机频发的原因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与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