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司徒美堂由一名普通华侨成长为著名的华侨领袖,在美洲尤其是美、加享有崇高的威望。他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功绩,他在侨界的历史地位,使他与陈嘉庚并称为中国侨界的“双子星座”。  相似文献   

2.
刘根东 《江苏高教》2004,(5):109-111
“中国根”的情结使身在异乡的杨振宁对中国极为关心,他从“跨文化生活经验”出发。客观地分析了中美教育哲学的特点,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提出许多真知灼见。他提出中国应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教育体制和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成长,以培养大批的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3.
东缨 《成才之路》2012,(15):I0006-I0007
第三章教坛的魔杖 13.揭母语谜底 (1)一个不爱母语的教师,肯定教不好母语。而一个热爱母语、学好中文的教师,才堪为提升中国教育品质的尖兵,传承中国文化眦精华的教士。 洪宗礼如痴如狂地热爱母语。自幼时读书塾始,母语便为他奠基,伴他成长,铸他理想,给他能力。成就他的事业,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4.
侯建新,“文革”中“老三届”初中生,成长于计划体制之下,成熟于社会转型时期,所倾心研究的也正是社会转型问题。他为了中国而研究西方,研究西方是为了现实中国。采访之初,当我们祝贺他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时,他只淡淡地说,自己没想到。切入正题后,他逐渐兴奋起来,娓娓道出了自己二十年不变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黄炎培先生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也是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建设的先驱。学习研究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不仅为了继承发扬他的思想,同时也要以他的成功之路激励21世纪中国职业教育新一代教育家加快成长。  相似文献   

6.
沈珏熠 《音乐世界》2010,(4):118-121
依然的美丽、依然的充满了气势,miyavi的身上,总有一种说不清的神秘与力量存在,源于他的天生丽质,更源于他对自己的完美追求。这次为了世界巡回LIVE“NEO TOKYO SAMURAI BLACK WORLD TOUR 2009”而又一次来到熟悉的中国舞台,miyavi带着成长与深层次的感悟,带给中国FANS新一轮他的FIGHT心得。  相似文献   

7.
一名沉默羞涩的北大毕业生,成长为中国传媒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先锋之一。沈颢的迅速成长,恰恰是中国新一代传媒人成长轨迹的生动写照。此前的7年,他在《南方周末》工作,在这个集结了当时中国一流新闻记者的精锐媒体里,沈颢完成了他最初的职业训练,并很快成长为这个职  相似文献   

8.
《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是一位在不断寻找身份中成长的黑人青年,以正面形象和反面形象出现的引路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极大影响着他对自我身份的追求。他经历了成年和成长的仪式,并从中获得了如何确认身份的顿悟,他的成长铺设在螺旋式结构和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中,这些充分说明小说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  相似文献   

9.
徐胜 《教师博览》2004,(11):52-53
当一个新的生命用一声啼器向这个世界宣告他的到来时,他便满怀好奇地开始认识这个世界,于是,玩具成了他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中国古代有很多玩具一直流传到现在,另人惊奇的是,它们不仅令人着迷,还与数学领域很多难题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苹果总裁乔布斯于2011年10月5日辞世,全球都在热议他的成长历程。透过他的成长经历和创新意识,我们可以梳理一些对中国的教育具有反思意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曹文轩的小说并非有意营造一个女性世界,或重新唤起人们对女性世界的关注。他遵循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让女性成为道义、情感、美、智慧等力量的载体,从而使他的成长小说自觉承担起将儿童培育引导成为健全社会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上海教育》2007,(7B):20-21
王笑梅(江苏省通州市实验小学校长):成长是一种状态,重在过程的体验。校长的成长关键是要拥有追求梦想的勇气。校长的角色观决定着成长的方向,校长的价值观如果与教育家的理想背道而驰,那他在成长的路上走得越远,离教育家的理想就越远。校长或许不是教育家,但是他必须用教育家的情怀去办教育,校长的成长应当更多地表现在心灵的成长上。  相似文献   

13.
在开放的空间里成长──评论王干话童年与教育晓波35岁的王干被海外报刊称为“大陆十大青年评论家之首”。迄今他已发表一百多万字的评论作品,并有《王蒙王干对话录》、(世纪末的突围》、《南方的文体》等著作,如今他是中国青年批评家中心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家协会理...  相似文献   

14.
《现代特殊教育》2005,(9):36-36
张京在2005年第8期《中国特殊教育》上发表《特殊教育和谐课程探新》一,他提出,特殊教育和谐课程是以生活为核心,是教学双方领悟生态与存在的根本。也是共同探索生命成长导向和谐的过程。他认为特殊教育和谐课程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5.
杨骚在上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骚以一个斗士的姿态和倾向鲜明的作品,于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活跃在上海坛。他是左联最早的成员。是中国诗歌会主要发起人之一。他努力倡导新诗大众化。同时积极参加左联的各种活动。他还关注家乡漳州的进步和化活动,热情帮助漳州进步化青年的成长。  相似文献   

16.
成长和成功     
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通常意义上不是指他的身体长高了,或者年龄长大了,而是指他在精神和思想层面更加成熟了。成长,意味着一个人的思想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7.
李大钊非常重视中国青年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重视向青年灌输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倡导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的成长道路,强调青年应培养健全的人格。他的青年教育观对改进和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2004年5月,16岁的姚跃——一位身高只有1米2的中国残疾男孩,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因为在这一年,他代表中国2亿儿童参加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全球儿童文化论坛”。在这次论坛上,每个国家只能选派一名儿童参加,并且只有6个名额能够登上大会的主席台进行主题演讲。姚跃就是这6个孩子当中的一个。因为他的优异表现,外国很多媒体把他称为是“中国最阳光的男孩”。那么一个只有1米2的残疾孩子,他是怎样成长为“阳光男孩”,他的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这一期的《成长》,我们就来听听姚跃成长中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从呀呀学语开始便接受优秀古典诗章熏陶,在中外文学的沃土中吮吸浪漫主义文学的乳汁甘露成长起来的郭沫若,最先是以他那火山喷发、狂飚突进似的反帝、反封、爱国的诗歌步入中国文坛的。而此后,他那一颗拳拳的火热诗心,一腔澎湃的挚情,不但自始至终流贯于他的诗歌作品,润饰着华章辞彩,奠定了他作为中国新诗诗坛开山鼻祖的地位,而且这种浪漫主义的创作基调,也~直浸润和主宰着他的历史剧创作,激荡在他的历史剧情境氛围之中。给他笔下的人物和事件,挟带着浓郁的主观抒情色调,寄托着崇高的理想光辉,蕴含着芳馨的诗情画意,构成了他…  相似文献   

20.
试论茅盾对现代儿童文学的历史贡献单元作为一代文学巨匠的茅盾,其成就是多方面的。在六十多年的文学生涯中,茅盾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成长和发展表现出了很大的关注,作出了别人无法替代的历史贡献。他的儿童文学编译、创作和理论批评构成了他文学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