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有效预测具有振荡性质的港口吞吐量,提出基于正弦和的GM(1,1)幂模型(称为正弦和修正模型)。首先通过原始序列建立指数优化的GM(1,1)幂模型以描述总体趋势,然后利用正弦和描述残差中包含的周期性振荡规律,建立正弦和修正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广州港吞吐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具有周期振荡特征的港口吞吐量时间序列数据,预测精度都显著优于线性回归模型、GM(1,1)和指数优化的GM(1,1)幂模型,可将该模型用于具有振荡性质的吞吐量预测中。  相似文献   

2.
针对原始数据序列建立灰色GM(1,1)模型,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对GM(1,1)模型预测值加以校正,得到GM(1,1)与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通过运用田径比赛项目相关成绩序列进行模型检验,相比单纯的GM(1,1)模型,组合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表明了组合模型预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长山水道船舶交通流量的预测精度,对灰色系统中的GM(1,1)模型进行优化.在对长山水道船舶交通流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改进GM(1,1)模型背景值、改变初始条件、增加新信息优先权、引入残差修正等方法对GM(1,1)模型进行优化.通过该优化模型的预测数据与历史数据的比较验证了该优化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用该优化模型对长山水道2015—2016年的船舶交通流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为更准确地预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以灰色马尔科夫模型为基础,建立一种优化的灰色马尔科夫动态模型。根据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历史数据建立GM(1,1)预测模型。引入无偏灰色预测理论对GM(1,1)预测模型进行优化。构造等维信息模型,及时更新预测使用的数据以形成动态预测。利用马尔科夫理论对优化后的GM(1,1)预测残差值进行修正,得出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值。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灰色马尔科夫模型相比,优化的灰色马尔科夫动态模型预测精度提高了37.03%,预测值拟合曲线更加贴近实际值曲线,预测结果有更高的可信度,为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地铁工程施工中基坑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引入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不同维GM(1,1)预测模型,对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地表沉降作了预测和分析.通过残差和后验差法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检验,通过实证分析了在基坑地表沉降预测中应用灰色模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构建不同维灰色模型,随着参与建模的数据维度的增加,发展系数-a逐渐减小,而灰作用量b、后验差指标C及平均相对误差均呈现增大的趋势,所建不同维GM(1,1)模型精度均达到了一级,尤以4维GM(1,1)模型累计沉降量实测值与累计沉降量预测值吻合较好,满足短期预测需求.可见针对基坑周边地表沉降需要的建模数据较少,便于节约长期观测成本,可为工程后继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改进型的灰色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原先常规GM(1,1)模型预测的外语类专业生源数进行有效的修正,取得了更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由于传统的基于GM(1,1)的物流总额预测方法需假设其他因素变化对物流总额无影响,给预测结果带来较大误差,本文采用GM(1,1)-ML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对我国未来物流总额进行预测。将组合模型与GM(1,1)的2012—2016年物流总额拟合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组合模型的预测平均误差仅为2. 3%,远低于GM(1,1)的预测平均误差(25. 2%),精准度大大提高,可以被有效应用于我国未来的物流总额预测。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种基于灰色系统GM(1,1)的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的预测结果是一个区间.建立的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及实用性,并进一步将其应用于上海世博会入园参观人数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针对上市公司市盈率预测同时具有趋势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在 GM(1,1)模型及马尔科夫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通过对市盈率历史数据的预测分析,证明了模型的预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模型方法,建立了亚洲男子12项游泳纪录、女子14项游泳纪录和中国男子12项游泳纪录、女子13项游泳纪录的GM(1,1)预测模型,并对建立的亚洲、中国游泳纪录的GM(1,1)预测模型进行了后验差检验,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精度均为一级,模型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以用来揭示亚洲、中国游泳运动成绩的发展趋势.并对2002年亚洲、中国游泳运动成绩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