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是"时间"和"空间"的骄子.好记者时刻准备着,"第一时间","第一地点",成就"第一新闻". 今年7月,为纪念斯诺诞辰100周年,一部文献纪录片揭示<西行漫记>的历史价值时,我注意到,居然有两次强调"时间"和"地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新闻培训班上,我向听课的记者、通讯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新闻采写中,处于第一位的是什么?有人回答是写作.其理由是:同样的新闻源,同样的新闻素材,有人能写出新闻佳作来,有人则不能,可见写作是第一位的.我的回答是:积我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多年的经历体验,结合我对"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研究分析,我个人认为,在新闻采写中,发现一则新闻比写作这一新闻更重要.怎样去发现新闻呢?从笔者对"中国新闻奖"作品的研究发现,可以从下述12个方面去寻找新闻.  相似文献   

3.
当今时代被称作"全媒体时代"、"全民记者时代",大众传媒和职业记者在流淌的新闻长河中跋涉的同时,自身也不时地爆出新闻,成为新闻事件的主角.近来一连串记者被通缉、被袭击、被辱骂、被殴打、被告上法庭等事件,只不过是一次比较集中的爆发. 媒体和记者构成"新闻元素",缘由多多,不可一概而论.不过,有一个缘由愈来愈突出起来,那就是舆论监督所引发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内涵里有一句响亮口号:第一时间发表评论;有一个明确要求:评论必须采访.要求记者必须深入实际、深入新闻第一线采访、调研、了解情况.这对当下多少有点浮华的新闻界及部分沾染了浮躁气息的新闻从业者来说,可以说是切中要害,非常及时且完全必要,契合了当前的现实需要及新闻界关于"三贴近"的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采访中,记者特别要注重挖掘那些隐藏在大量新闻事实中的、有起因有悬念有结果的事件,这就是记者的"事件意识". 怎样强化"事件意识"? 记者有没有"事件意识",对采访对象的体现、对新闻素材的挖掘都会呈现很大差异.如何强化新闻采访事件意识?  相似文献   

6.
有位资深记者,也是一家新闻单位的领导.我几次听他发言,每每谈及创业政绩,总结奋斗经历,他都会豁达大度、真挚诚恳地讲上一句:我和我的伙伴们一起努力…… 这种善于加一个"们"的说法,体现了一个人的胸襟.  相似文献   

7.
碰上了一个"老实疙瘩" 每个记者对于自己新闻生涯中的第一次采访,都会留下难忘的记忆.而我在第一次采访时便碰到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进入《解放日报》不久,对新闻刚刚有了些感性认识,我和张铁夫就接受了一个任务一一采访当时边区的模范工人赵占魁.大概当时报社里实在抽不出人手,或者是领导有意给我们一个锻炼的机会,所以才让我们两个新来的年轻人挑起这份重担.报社在分配给我们任务时,就强调说这是一次重要的采访,一定要搞好. 尽管我们内心都有点忐忑不安,但想到这是当记者的"第一炮",无论如何也得干好.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来到当时的中央职工委员会,因为赵占魁这个典型是由他们向报社推荐的,所以我们想先从这里开始了解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8.
搞新闻工作的人,一切要从事实出发,"所见"是第一位的,"所状"是第二位的.先有事实发生后有状况描写.但是"状"有实"状"与虚"状"之分.所谓实状,是实打实的描摹事实,而所谓虚状,则是采用分析综合的手段,进行联想,既通常人们所说的合理想像.虚状描写的作用是更好地再现新闻,表达新闻事实所蕴含的道理,表述记者的新闻思想.  相似文献   

9.
报道两会,每个记者都有不同的采访视角和关注重点,如何让自己的报道在众多新闻中脱颖而出,准备环节无疑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特别是对于我这个第一次上会的"新兵"而言,准备工作越详尽,采访就底气更足些.  相似文献   

10.
驻台记者一批又一批,一次又一次,怎么可能有写不尽的新闻,怎么写出有价值、有质量、有份量的新闻?这是我们轮流赴台驻点记者的一个难题. 境外业界同仁常说,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每天、每分、每秒都会出新闻,都有可写的报道.新闻是事实的报道,社会生活永不停歇,层出不穷,这没有错;可是,并不是任何事实都可以成为新闻的,总要看某个事实有没有新闻价值?价值高不高?因此,一次又一次赴台采写报道,总要思考如何写出新新闻,如何开挖新闻"富矿",如何写出有价值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那么"一词在媒体播报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误用、乱用等情况时有发生,必须引起注意. 笔者发现,"那么"一词多出自青年影视人员、前方记者和现场主持人以及时空连线中.以8月4日央视五套广州亚运会倒计时1 00天特别节目为例,.时空连线"中几个记者对"那么"一词多次误用,相信收看了节目的细心观众都会有深刻的印象.另外,据笔者统计,央视一个从外地发回的现场连线报道中,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就一连使用了8次"那么",以至于平均两三句话就有一个"那么";而这8次"那么"的使用,竟然没有几次是合乎语法的.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唱响主旋律的同时,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是党报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方向.改革新闻宣传,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成为实现目标的一致途径.党报民生记者应运而生,笔者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工作5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民生新闻的采访报道,有成绩,也有教训,总结起来就是:党报记者需要"经营"民生新闻.之所以用"经营"一词,是想说明采写民生新闻需要用心,用心选角度、用心体会生活、用心策划、用心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跟会",即会议采访,是每个记者都要执行的例行任务.很多记者乐此不疲,原因是会议一般都有材料,甚至有统发新闻稿,记者不须动多大脑子,不愁完不成任务,而且有吃有喝可能还发纪念品,何乐而不为?也有相当一部分记者对"跟会"不胜其烦,认为那是奉命行事、命题作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采写,忙乎半天,留不下什么有价值的新闻作品.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有的记者参加一次会议,或者跟领导调研、或者参加某项检查回来,就写了事件本身,而且是千篇一律的标题,干巴巴的文字,信息含量和新闻价值有限,大量有血有肉的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东西被舍弃了.  相似文献   

14.
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符合标准的属于常态事物;超出这些范畴,则被视为另类.另类,通常是被非议的对象.被非议并非一文不值.对新闻媒体来说,哪怕是垃圾,只要被非议,就可能有其新闻价值,并且被非议得越是厉害,其"新闻价值"就越大.裸女接受记者采访,天若下雪宁肯裸一回的"求雪女",都是前段时间被热炒的新闻. 近日,人大一女生做裸模的新闻引起关注.人大一负责人表示,此举不属常态,无法评价.该校徐悲鸿艺术学院副院长认为,这位女生所做是一个普通工作,也是一个艺术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一年前,一次关于是否应该采访"在恐怖袭击中丧生的民工家属--一位88岁的老母亲"的艰难选择,曾经让一个年轻记者陷入彷徨.几个月前,一组"骑车人雨中摔倒"的照片引发了社会各界长时间的讨论.媒体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职业道德和对"度"的把握前所未有地被作为一个突出问题横陈在人们面前.而在各种类型的媒体报道中,灾害报道和带有灾害性质的突发事件报道最能考验记者对"度"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6.
"你们这些记者简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是一位记者在追问一新闻当事人时得到的回答.如今这样的现象在新闻采访中并不鲜见,经历了"无冕之王"的辉煌后,社会上对于记者的态度不再是单纯的恭敬配合,甚至出现了"防火防盗防记者"的激进言辞,究其原因,是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和"宣传"的概念清晰起来,新闻特质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说法,记者抓新闻,脑要往高处想,脚要往低处走.这个观点是值得认真琢磨的.我们现在有些记者,是"脑往高处想"而"脚不往低处走",除了跑机关,跑部门,开新闻发布会,用材料写稿子,几乎眼里没有"活"的新闻.一旦你告诉他某某报登了一条什么新鲜事的报道,问他为什么没有抓到,他会回答:"这是个小事情,不值得我们大报来报道."  相似文献   

18.
关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早已经是一个老而又老的命题.近年来提出来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我觉得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为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个命题.因为只有"三贴近",才能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不失真,才能保证和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本人在企业报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已近20年,既当过"寂寞"编辑,也干过经常"出头露面"的记者,但是遗憾的是,在多年的新闻工作实践当中,既听说或碰到过别人"想当然",自己也有过"想当然",因而因为"想当然"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造成了应该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9.
记者"三戒"     
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记者作为新闻事实的报道者有其职业道德准则,不能为所欲为.因此作为记者,应有"三戒":  相似文献   

20.
记者生涯中,遇到这样的尴尬不止一次:稿子发出后,记者认为都是事实,但有人说是失实新闻.出现这种情况,与读者和记者对失实新闻认识上的模糊有直接关系.从这个角度看是失实,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事实,一正一反的新闻认识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