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援助弱势学生群体是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责任,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对弱势学生群体知识援助工作存在的诸多困难,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对弱势学生群体知识援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浅谈高校图书馆对弱势学生群体的知识援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校弱势学生群体的构成情况,指出了为他们提供知识援助应遵循的原则,并探讨了为弱势学生群体提供知识援助的举措。  相似文献   

3.
论信息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职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而知识援助是改变其弱势处境与状态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但目前有关知识援助的研究和实践难以确保援助的范围和长期有效。就信息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质量、知识援助的文化及援助的长效性等方面而言,信息弱势群体知识援助职业化很有其必要性。我国应从创新教育模式以培养专门人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策保证、建立健全知识援助组织、建立职业准入制度等方面加强信息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职业化。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蚁族”群体对知识的需求,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向其提供知识援助的意义、优势与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数字环境下,农村居民在信息资源占有、信息获取能力等方面处于弱势,高校图书馆在信息、人才等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利用这些优势,结合数字环境下的信息援助特点和农村居民的信息现状,采取信息内容援助、导读、信息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对农村居民进行信息援助是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针对农民工子女这一特殊群体,少儿图书馆有责任为其提供必要的知识援助,论文论述了少儿图书馆为农民工子女实施知识援助应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并从实际出发,多方面提出为农民工子女服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浅谈高校图书馆对弱势学生群体的服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论述了高校弱势学生群体的知识需求,高校图书馆在为“弱势学生群体”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为农民工实施知识援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西部地区农民工知识匮乏的现状、农民工对知识需求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为农民工实施知识援助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关于图书馆为服刑特殊群体提供知识援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监狱正致力于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服刑人员的改造,图书馆应充分施展自身优势,为这个最需要知识并被社会忽略的特殊群体实施知识援助,把阳光文化洒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社会层面的弱势群体知识援助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近年来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研究的理论,针对公共图书馆知识援助存在的局限性,结合文献信息单位分布的特点,探讨建立全社会层面弱势群体知识援助体系的必要性。初步构建适应现时代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五种模式,即以公共图书馆为主体的知识援助模式,以“农家书屋”工程为主的新闻出版援助模式,以“文化共享工程”为主的文化、财政援助模式,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主的高校知识援助模式,以志愿者服务和社会捐助为主的民间知识援助模式。提出知识援助体系正常运行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国忠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10):142-145
论述我国弱势群体的概念、类型及其知识贫困的现状和原因,提出知识援助是改变弱势群体知识贫困的必然途径。通过分析 我国图书馆的性质、分布状况及服务特点,认为图书馆是提供知识援助的主要阵地,并从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成立相应的协调组织、 加强对弱势群体人员的调查研究、开放馆藏以吸引读者、构建适合全体公民的知识援助服务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服务几个方面 提出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Research Strategies》2001,18(2):121-132
When designing tests for library classes,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question types. Selected-response test items may be better for evaluating knowledge of library facts; constructed-response questions may elicit internalization of knowledge; and alternative-response may be good options for evaluating complex library schools such as developing a search strategy. Library literature seems to lack articles discussing testing students enrolled in for-credit library classes. 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question types according to the education literature, and examines a test case in which students in a for-credit library course were given a take home quiz with search story problems. Hopefully this article will encourage others to examine their test-writing, and share similar ideas and best practices for developing testing materials for library courses.  相似文献   

13.
知识弱势群体与图书馆知识援助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知识弱势群体是指在知识获取与利用方面存在严重障碍的社会弱势群体。文章在分析知识弱势群体的含义与产生原因基础上,就图书馆为何和如何进行知识援助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4.
活跃于20世纪30年代的《申报》流通图书馆,以为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为己任,其设置读书指导部、开辟"读书问答"专栏、创办《读书生活》杂志、组织"读书互助会",提升弱势群体知识水平的具体做法,至今尚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知识援助构建公共图书馆的弱势群体服务体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终身教育的场所,作为各类型图书馆中与社会联系最为密切的类型,担负着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任。本文论述了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开展知识援助的重要性,并就公共图书馆如何构建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服务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面向青海省农牧民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图书馆新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转型的不断发展,社会弱势群体已经成为直接影响青海省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作为面向全社会公益性服务机构的图书馆,应当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社会资源优势,为那些需要援助的人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进修、技术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方面的知识援助。文章初步研究了青海省农牧民弱势群体的现状、原因及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韩继章 《图书馆》2012,(4):56-59,2
王子舟教授是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具有实力和影响的图书馆学家。在理论图书馆学研究中曾创立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知识集合说",进入新世纪后关注基层图书馆生存状况和发展,指导学生赴全国各地县市图书馆调查研究,在图书馆弱势人群知识援助的新政策研究领域颇见功力。  相似文献   

18.
公共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知识援助探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樊广玲 《图书馆论坛》2005,25(2):54-55,81
从社会意义、提供知识援助的措施及对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主动性、持久性、多元性等方面探讨公共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  相似文献   

19.
Few researchers have investigated the library needs of first-generation students in their first year of college or of the structurally disadvantaged groups who disproportionately comprise the first-generation student population. Without understanding how students' intersectional identities manifest in different library use, librarians cannot determine whether library services are helping, neglecting, or harming students. This article critiques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literature on first-year first-generation students, identifies critical areas for further study, and explains the utility of academic capital and library anxiety as theoretical frameworks to inform future research on first-generation students and first-year student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