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工笔花鸟画既是花鸟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我国民族绘画中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技法的一门独立的画科,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笔花鸟画的技法形式亦在不断演变,尤其是现代工笔花鸟画,既有传统技法的特色,又吸收了西方现代绘画中一些形式因素.使其表现形式和风格更趋于多样化。对现代工笔花鸟画技法的探索、研究、总结是为了促进工笔花鸟画的进一步发展.满足人们在精神层面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水墨人物画,宽泛地讲也可以叫做写意人物画,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画种。在历史上,宋代以前的人物画叫做工笔人物画,用线细匀绵劲,用色淡雅素丽。宋代以后,文人画兴起,更强调绘画的意境和形式,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现代写意人物画,是上世纪初西方绘画尤其是素描造型方法传入后,与文人画的笔墨结合的中西合璧产物。在历史上,由于人物画受形、形神关系及相关的社会性内容限制太多,不太适合文人画的“不求形似,逸笔草草”的形式主义要求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所以,文人画家很少选择以人物为画材,人物画的主体组成部分逐渐由民间画工的宗教绘画所取代。所以,相对花鸟山水来讲,人物画长期受到冷落,发展缓慢。针对这一情形,近代徐悲鸿等老一辈人物画家引进西学,用西方的造型方法来强化中国画的形象塑造,产生了一种新的中国画人物画风。这种人物画在近一个世纪中得到了迅猛发展,代表画家有徐悲鸿、蒋兆和,之后有黄胄、方增先、刘文西、卢沉、周思聪等。这种人物画风为了区别于以往的文人写意画传统,我们也可以叫它为水墨人物画。水墨人物画的独立与发展首先要解决造型方法问题。水墨人物画必须建立自己的具有民族传统特征的一套造型方法体系,使水墨人物画的造型从西方素描造型方法中剥离出...  相似文献   

3.
中西艺术交流始于明清,这一时期最大的特色是"西学东渐"。明末清初,传教士的进入促进了西方古典主义写实绘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融合与发展,一改传统中国画的笔墨及线描风格。这个时期绘画的主要特点集中在记实性,其中发展较为瞩目的题材包括装饰性壁画、人物风俗、人物肖像、战功图及祭祀等。本文以《乾隆皇帝大阅图》为研究对象,从造型、明暗、构图及透视等方面详细阐述西方绘画技法对中国画的影响,认为西方绘画技法促进了中国画对光影元素的运用、明暗和透视法的兴起以及色彩的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4.
《河西学院学报》2017,(6):125-128
速写作为一种造型手段与造型方法运用于水墨人物画,对水墨人物画的综合绘画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速写提高了水墨人物画绘画者对生活形象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丰富的表现能力,激发创作灵感,收集现实生活的题材,寻找到符合绘画的创作素材。长期不懈地坚持画速写,可以提高绘画"造形"与"造型"的能力。水墨人物画与速写有着稳、快、准及随意的共同特性,水墨人物画结合速写语言的探索,可以形成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由于社会的发展、绘画的功能的变化,宋代人物画的表现题材逐渐增多,除表现宗教人物、宫廷生活外增加了对广大平民生活的表现力度。绘画从陵墓、宫观、殿堂、寺院进入私邸、商号、酒楼,便于张挂的卷轴画逐渐取代大型壁画,绘画的风格及表现技法也因题材的扩展而丰富起来。作为宋代人物画题材之一的风俗画也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直接影响了元明清插图画和年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花鸟画作为绘画形式,比山水、人物出现早。它经历了宋、明、清、现当代等四个大的鼎盛发展时期。长安画派多擅花鸟,是花鸟画在现当代发展中的一个高峰。张施民师承“二蔡”和康师尧,但更重自己的创新和发展,他在花鸟画创作上有自己的不少特点,他是长安画派的第二代重要画家。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物画发展至两宋时已趋于成熟,该时期的人物画因其表现主题和题材范围的突破,绘画表现形式和技法的创新,人物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等细节的刻画,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中国画画家们向西洋写实绘画借鉴的目的是改变传统文人画轻视造型的观念,如果不小心误入了“全盘西化”的境地则是中国画的不幸.现代写实水墨人物画其正确的导向应是:在笔墨形式上达到传统文人画的生动性,在造型上追求西方古典主义油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中国绘画长河中留下了无数划时代的优秀作品.无论是山水、花鸟、人物题材,都奠定了一个完整的中国绘画的审美体系。在花鸟画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强化素质能力与基础绘画能力相配合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有深度?我们认为:抓典型画法,以心代笔,课内课外相结合,使其在短时间内有大收获.突破以往的“四平八稳”教学法,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从写意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史中发生、演变、兴衰的境遇中,探寻写意人物画的源流和深土,研讨中国人物画从内容到形式的写意性。从中国画写实传统埘人物嘶的滋养及其在现代的传承,从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并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及其对现代人物画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从西方绘画因素和技法被引入和借鉴等等,分多个层面多个角度,论述中国写意人物画多向实验、探索和发展的状况;研究挖掘和开拓人物画教学和创作的多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论元代隐逸山水画的纯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逸山水画在宋代几经挫折,产生了很多作品,但就其纯粹性而言,仍不及唐代,山水画中的隐逸文化略呈颓势。山水画在元代才摆脱颓势,完成了对唐代山水画的隐逸回归和升华,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南北宗"论是中国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借鉴禅宗二派的分法,将中国画史分为"南北宗"的理论创新,其主要贡献是中国画流派理论体系的构建,学术指向是古代山水画,对明、清两代的中国画发展影响甚大。那么既然有"南北宗"的山水画,就必然有"南北宗"的人物画,本命题就是这样产生的。南宗人物画以写意为创作形式,因而它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目前研究南、北宗山水画的人很多,而研究南、北宗人物画和花鸟画者"鲜有闻"。所以梳理南宗人物画发展脉络,解读南宗人物画风格流变和审美取向,具有填补南宗人物画研究空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元代山水画的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画中以山水画成就最高,后人评元画为“萧散简远,妙在笔墨之外”。元代山水画是从宋人画中的重造化、重理性,转而重心源、重意象,一变严谨工整的画风而为重韵致、求天趣、崇尚淡泊逸品、追求天真和自然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郭熙是北宋最重要的山水画家之一。他的山水画曾对当时的山水画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他于传统绘画技法背景下所提出的“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平远”的绘画理论,是他在构图和透视等绘画技法上的经验总结,是对绘画理论的一个创新,为推动北宋山水画的全面发展和繁荣有着积极的贡献,也为后来的山水画技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山水画可堪称为“姊妹艺术“.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来看,唐、宋以来一些擅长山水画的文人画家参与园林的设计,将绘画的创造手法和意境的特色融贯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之中,从而使中国古典园林有了山水画的特色.中国古典园林山水画的特色还体现在它的审美追求和表现手法上.  相似文献   

16.
苏州的传统文人画注重人品和学养,自六朝起源,至明代吴门画派的辉煌之后,其流风余韵至今绵延不绝,并从绘画构图上的疏朗、笔墨用色上的淡雅、艺术表现上的含蓄等方面对苏州当代的绘画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也谈"三远"     
刘勇 《巢湖学院学报》2006,8(5):112-114
中国传统山水画作为平面成像的视觉艺术,与西方绘画一样也依据和应用透视学原理,关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透视理论,后人讨论最多的是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提出的“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和平远。三远法,实则是宋代以后山水画创作兴盛,画家们在实践中发挥到淋漓尽致地步的“移动观景”“以大观小”等观察方法的系统化、理论化总结。  相似文献   

18.
五代宋初北派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高峰,其中的自然主义思想影响了中国山水画后世的发展,其图式与风格成为后世的典范,表现出的理性的光辉照亮了整个山水画发展的历程,表达出的意境成为文人向往的理想境界。五代宋初山水画风偏于写实,这种风格的形成经过了各种因素的积累和沉淀,最终达到了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9.
北宋山水画家李成的绘画风格及艺术成就极大,几乎左右了北宋山水画的发展,他独创了卷云皴,其山水画的一大特色是以平远构图法表现清旷幽远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浅析中国山水画"水墨为上"色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早期绘画重视色彩的运用,山水画出现初期也遵循“随类赋彩”的法则。中唐时期,王维始用“水墨渲淡”。自此,以五墨代替色彩的“水墨画”和兼用平涂和晕染的“着色画”共同发展。宋以后,水墨画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山水画形成“水墨为上”的色彩观。这种观念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古代玄学思想的影响、墨的发明以及水墨画的绘画形式与古代文人“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心境之间的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