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奏萧笛 《老年教育》2010,(10):45-45
退休后,我决定上老年大学充实自我。 迈进江西昌河老年大学之初,我只是觉得有了可以消磨时光的地方;及至真正投入,则渐渐享受到了学习的忙碌和趣味;更是庆幸自己“学在老年,收之桑榆”。  相似文献   

2.
我的新生活     
潘占凤 《老年教育》2006,(10):45-45
2002年6月,济南已相当炎热,我的心却降到了冰点。相濡已沫的老伴去世了,我几乎天天以泪洗面。一位退休后上了老年大学的老同学来看望我时,她说:“你这样消沉无济于事,对身体也不好,不如去上老年大学吧!”于是,我走进山东老年大学卫生保健班和合唱班。  相似文献   

3.
陆潞 《老年教育》2009,(3):43-43
“开后门”,意为在政策之外给予特殊优待。而苏州市老年大学就为我和老伴开了“后门”。  相似文献   

4.
老年大学在艰苦条件下做了那么多工作,是我没想到的;取得那么好的成绩,是我没想到的。老年大学走过的年月,是奋斗的年月,壮美的年月。老年大学成为  相似文献   

5.
退休后,临海的一批老干部要筹办老年大学,邀请我出任常务副校长,我欣然接受。在六年的老年大学领导工作中,有位始终伴随并指导我工作的良师益友,她就是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刊——《老年教育》杂志。  相似文献   

6.
刘钊民 《老年教育》2009,(12):45-45
在山东老年大学诗词班,我属于“留级一族”。我们这一族,年龄多在古稀之上,在老年大学研习诗词少则六七年,多则十余载。一届毕业了,接着转入下一届继续学习,风雨无阻,乐此不疲,并自诩为“永不毕业的老学员”。  相似文献   

7.
正7年前,我从蓝山县妇联调到县老年大学工作。为了方便平时家务琐碎的老年人也有时间参加学习,老年大学没有双休日。所以每逢周六周日,前来上课的老年学员更多,工作也就比平时还要繁忙。过去每到双休,一些朋友就会约我度假游玩,自从来到老年大学,因为周末工作忙走不开,面对邀请,我总是再三推辞,次数多了,朋友们也就不再相约。不知不觉中,我的同龄朋友离我  相似文献   

8.
掘“宝”     
张丽华 《老年教育》2006,(11):44-44
吃过午饭,鞠淑环匆忙收拾餐具。老伴在一旁不停地安慰:“别着急,时间还早。”下午老年大学有课,鞠淑环每次都是提前半小时到达,“我是班长,应该早去准备一下。”离上课还有一个小时,她就坐不住了,抓了件衣服冲出家门,身后传来老伴关切地叮嘱。 6年了,只要老年大学有课,上面这种情景便会反复出现。老伴行动不便,自己曾患绝症,什么原因令鞠淑环对老年大学如此一往情深?“老年大学对我们全家人都有恩啊!”老人眼中涌动着深情的泪光……  相似文献   

9.
福建厦门集美老年大学刚开办时,童碧云和老伴李麟声就双双入学。22年过去了,如今童碧云依然是老年大学的快乐一员。她深有感触地说:“上老年大学是我晚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里有我渴望获得的知识、健康、友情和欢乐。”刚退休时,体弱多病的童碧云不足80斤,如今却精神抖擞、健步如飞。有些不熟悉的人问她七十几时,  相似文献   

10.
20年前,上海老年大学创办之时,我50岁不到,在师范学校教书,业余时间到老年大学兼职,那时是7角钱一节课。我虽不是为“7角钱”出卖自己的知识,也没有特别高尚的想法,不过是多发挥一点个人专长而已。  相似文献   

11.
缪福祥 《老年教育》2006,(10):35-35
退休后,迎来了“双喜临门”。先是走进杭州老年大学摄影班,体会重当学生的乐趣。不久,外孙女出世了,我荣升为“外公”,家里有了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2.
最幸福的事     
今年6月12日上午,我去老年大学上课,办公室的杨主任高兴地对我说:“祝贺你,我从《老年教育》里看到你的章了!”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我应聘到昆明市老年大学从事班主任工作。在校领导的指导和各位老年教育工作者的帮助下,我边学习、边探索、边提高,总结了以下实践体会。要有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办好老年大学,是尊老敬老的体现,是一项有着显著社会性、服务性的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14.
上老年大学     
谢红 《老年教育》2009,(11):44-44
前几天,向老公汇报我近期在老年大学的学习情况:“或许是年纪大了,加上学的课程太多,每天总有些忙不过来的感觉。”老公说:“那你就少学点吧!”  相似文献   

15.
晨曦 《老年教育》2007,(11):40-40
十年前,我来到秦皇岛市老年大学工作。原以为老年大学无非就是哄老年人玩玩乐乐、唱唱跳跳,工作应该很轻松。然而,当我真心投入其中,才发现当初的想法是多么幼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程庆奎 《老年教育》2013,(11):42-42
唉!上山东老年大学难,做插班生更难!今年初夏,我有幸结识了山东老年大学歌唱班的马班长,她劝我上老年大学。我不以为然,都是老年人,凑在一起能有什么好的。马班长却深有感触地反驳道:“我们学校可好了!既能学知识,又陶冶性情,还锻炼身体,每年报名的人可多了,恐怕你还不一定能上得成呢!”我听了,顿时动了心,自己五音不全,学唱歌恐怕不行,学个交谊舞倒不错,没准还能减肥呢!  相似文献   

17.
为了让老年同志健康地欢度晚年,天长市中医院欣然承担起老年保健教育工作,和老年大学签订了保健教育计划和空中“保健课堂”的开播协议。八年来,老年大学“保健班”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一套系统的工程。在此过程中,中医院积极投入,全程服务保健教学,造福民众,不但提高了自己,还赢得了信任,业务发展突飞猛进。  相似文献   

18.
谭卓 《老年教育》2007,(6):43-43
我退休不久,便被女儿接到她工作的城市生活。初来乍到,人地生疏,一下子从忙碌归于平静,心情十分落寞。知母莫如女,细心的女儿把一份广西贵港老年大学的招生简章递到我手中,热切地说:“妈妈,您去上老年大学吧!”  相似文献   

19.
精神的绿洲     
女儿在扬州市广陵区老年大学工作,年逾古稀的我近水楼台,经常到她那儿借阅书报。2004年8月的一天,我在女儿的办公桌上,发现一本新到的《老年教育》,便翻看起来。看着看着竟入了迷。见我甚是喜爱这本刊物,女儿笑着说:“爸,从明年开始,我给您订一份好了。”我说:“要是能看到过去几年的《老年教育》,那就更好了。”  相似文献   

20.
在丹桂飘香的美好季节,全国18城市老年大学第9次工作研讨会在我国著名的海港城市宁波召开,我代表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