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与普通诈骗罪相比,电信诈骗罪在客观行为方面有其特殊性。从心理学比如犯罪决策、人格因素、社会建构因素等视角,对电信诈骗罪的客观行为认定进行分析,对于准确界定此罪与彼罪,正确适用法律,有效地打击日益蔓延的电信诈骗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假军车牌照骗免过路费的行为如果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同时构成了非法使用武装部队专用标志罪和诈骗罪,应当认定为牵连犯,择一重罪论处;“天价过路费”案的诈骗数额不应当包括罚款部分,因为罚款本身不属于财产性利益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随着诈骗犯罪越来越隐蔽和智能化,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在客观上的表现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如何认定“非法占有”,既是一个值得学术理论界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又是一个司法实践中急待寻求解决的问题。鉴于此,笔者仅就有关问题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用户的移动通信数据进行诈骗用户特征识别,采用XGBoost、LightGBM等有监督的机器学习算法及多模型融合技术实现疑似电信诈骗行为发现和欺诈用户清单输出,将欺诈用户清单反馈给运营商,由运营商做出预警处理,及时提醒用户,防止电信诈骗事件发生。该防欺诈模型在验证集上进行了验证,提高了防欺诈模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电信诈骗犯罪的肆意泛滥与诈骗罪司法裁判标准的不一,引发了学界关于数额加重犯类型判断的思考,并相继形成了"量刑规则说"与"加重构成说"两种观点."量刑规则说"立足于德国刑事立法实践,认为诈骗罪中数额加重犯不存在未遂状态的观点并不可取,对"加重构成说"的指责也无法合理证立.对于诈骗罪中数额加重犯的刑事处断而言,"加重构成说...  相似文献   

6.
就立法方式而言,西方大多将本罪界定为行为犯而不是结果犯;承认间接故意可以构成本罪;主张行为方式多样化、主体多元性.我国立法对客观行为采用双重欺诈性的立法模式;规定了细化式叙明罪状,兼顾了司法认定的可操作性和打击范围的广泛性;并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采取同等保护主义,更符合金融学原理.但仍有不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表述显得多余,对一些其它严重危及贷款制度的行为未采用明叙方式,采用结果犯的立法模式仅关注所有权带来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7.
判断球员与俱乐部所签署合同之性质,是体育纠纷解决机构审理职业足球国际转会纠纷案件时的首要任务。争议合同被认定为预约合同而非职业足球工作合同的,违约不构成无正当理由解除合同。因认定预约合同存在障碍,国际足联争议解决委员会和国际体育仲裁院建立了由当事人姓名、双方角色、劳动期限、球员薪酬和当事人签字5项基本要件组成的职业足球工作合同认定标准,具备所有要件的合同即为职业足球工作合同。职业足球工作合同认定标准展现了体育纠纷解决机构维护合同稳定性的决心,也增加了当事人真实意思被误解的风险。根据对已有案例的分析,国际体育仲裁院的职业足球工作合同认定标准更注重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考察,在承认预约合同、减轻违约责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转会活动,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应加强对职业足球工作合同认定标准内容与适用的学习以制定不同的辩护策略,注重预约合同条款的措辞表述,并积极参与仲裁听证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要防范合同风险,避免因经济合同无效、违约、欺诈而引发的经济纠纷,减少企业经济损失,就必须在合同缔约之际,防范缔约过失。在合同订立时严格审查签订合同所必备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防范合同无效、欺诈,加强合同履行监督,防范合同违约。  相似文献   

9.
史令珊 《江汉学术》2022,41(2):119-128
诈骗犯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推定具有现实合理性,由公诉机关承担举证责任并不排斥事实和责任的推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推定有其基本要件,同样旨在为刑事证明提供正当性根据.一方面,为避免推定的不当限缩,在无法查清资金用途或是否为行为人实际占有(获益)的场合不排斥推定的适用;针对"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作实质性理解;在"行为人所提...  相似文献   

10.
联保贷款系部分银行推出的贷款品种之一,该品种一般情况下风险较高,需对借款人的条件进行审慎的调查,由于有担保人的存在,银行将对借款人的审查义务交由担保人,而担保人则假以联保户的名义,利用银行的信任行诈骗贷款之实,无论担保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由于联保户和银行之间,以及联保户与联保户之间没有真实的借款和担保意思,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均为无效,合同无效联保户没有过错,银行应向资金的实际使用人追偿,联保户的责任应予以免除。  相似文献   

11.
网络用户通过网络享有虚拟财产的相关权利之前,与网络运营商签订了网络服务合同。运营商依据网络服务合同向用户提供服务。虚拟财产符合债的特征,故网络虚拟财产本质上是债权。笔者辨析了网络虚拟财产服务合同与网络虚拟财产之间的三点区别,并提出了债权说无法回避的三点缺陷,对网络虚拟财产债权说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彩世塔公司承销彩票案进行分析,认为在彩票承销过程中,彩票公司为了非法占有巨额财产,采用舞弊行为,欺骗广大彩民,侵犯了彩票市场经营管理秩序和彩民公平获得中奖机会的权利,应构成非法经营罪。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网银诈骗案件层出不穷,受骗者分布广泛,远程非接触式科技手段的利用也使受害者难以指认.通过区分网银诈骗这一类新型诈骗与传统诈骗、网络盗窃等相近犯罪行为,探讨如何认定网银诈骗中的既遂未遂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合同欺诈是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常见风险。当前应当从建全合同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外贸易市场的监管,完善国内反贸易欺诈立法和国际司法协作制度,倡导良性贸易模式等方面防范和控制国际贸易合同欺诈。  相似文献   

15.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在民事、行政和刑事领域都有相关的立法规定,但是在刑事领域所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罪由于其立法目的不同于民事和行政领域,故对犯罪的认定较为严格。认定商业秘密罪的成立,必须在主体上认定与侵犯商业具有关联性,构成复杂客体侵犯性,主观上存在故意以及客观上对商业秘密产生实害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判决书的实证分析发现,行为潜在危险性大、后果严重等对定罪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公共安全认定偏于保守,与本罪适用过度问题的关联性不大;而危险方法认定标准模糊,是本罪口袋化倾向的诱因。因此,建议从行为本身强度、危险紧迫性、存在危害公共安全的内在危险方面对危险方法加以认定。  相似文献   

17.
操纵体育比赛是一种严重的违背体育精神和侵害体育法益的犯罪行为,由于其侵害法益的独特性和严重性,不能为刑法已有规制手段所保护,亟需通过立法方式单独创设的行为类型予以刑法规制.从刑法规范视野出发,选择操纵体育比赛罪比诈骗罪、赌博罪对体育法益的保护更为合理;本罪可归类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在罪状的表达上,应选择叙明罪状方式;在刑罚设定上,应参照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同时增设资格刑的设置.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领域,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往往通过合同的形式来表现。经济合同成立后能否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能否受到法律的保护,这便涉及到合同的生效问题。判断一项合同是否生效主要依三个要件进行考察:当事人具有相应的缔约能力;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法规或社会公共利益。其中“当事人具有缔约能力”,“不违反法律法规或社会公共利益”都容易判断,唯有“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的认定在实践中有较大难度。 当今各国,对意思表示多采用外观主义。外观主义认为当行为的内在意思与外部的表示不一致时,以行为的外部表示为准。因为行为人的内心意识纯粹是行为人主观上的原因,并不为外人所知,为防止行为人随意撤销意思表示,当然应以行为人的外部表示为准,  相似文献   

19.
遗赠扶养协议制度与遗嘱和遗赠制度有本质的区别,它是遗赠人和扶养人达成的遗赠财产与扶养行为的对价交换,是一种财产性合同,应受我国《合同法》的约束。然而从我国《继承法》第三十一条确立的遗赠扶养协议制度来看,该制度仍然主要发挥着减轻国家养老压力的社会保障功能,而不是作为法律层面的平等主体间的财产性民事合同。因此,在合同法的视角下,从合同的主体和内容两方面对该制度进行修订,以使落后的法律制度跟进经济社会发展,就显得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刑法修正案(七)中新设立的罪名,即把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地位或者其他影响,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严重行为定为犯罪。本罪的设立体现了刑法的与时俱进,弥补了现有受贿犯罪立法的缺陷,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刑事法网,同时也有利于与国际刑法接轨,但在本罪的认定过程中仍应严格把握两个问题,即本罪与受贿罪的界限问题,关于共犯的问题,以期对本罪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准确的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