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教育即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因此,美术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将美术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活动联系起来,即美术教学生活化。根据这一理念从材料的生活化、内容的生活化、环境的生活化,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美术教学手段表现周围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生活中"动"起来,感受生活、融入生活,获得美的体验,形成自然、真实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
徐玲 《广西教育》2013,(29):86-86
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个流光溢彩的组成部分。如何利用民间美术这一独特资源开展教学呢?本文试就此进行探讨。一、四步推进,让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是一种艺术样式,美术教学是审美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美术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必须以"美"为中心,体现审美教育的科学方法和推进步骤,其中,还要照顾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艺术基础。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了动态开放的"四步"教学模式。所谓"四步",即:"感受美—掌握美—创造美—评价美"这四个层层推进的教学环节。四个环节在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向学生开放,让学生的全面参与贯穿教学始终。  相似文献   

3.
美术教学不仅仅是绘画,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将美术教学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全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审美教育中实现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大幅提高,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着重讨论审美教育给美术课程带来的改变,以及如何在美术课程中有效开展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4.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美术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的一段表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一、首先要革新教育理念,树立人文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5.
美术课程是一门艺术课程,小学美术教学是国家课程标准中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鉴赏和创作的课程。美术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科学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发展与美术知识的特征,培养学生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美术作品的创作激发学生对美的渴望,丰富学生美术情感,提高美术素养,全面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从生活中来。"由此我们可知将生活化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既掌握了所学知识,也锻炼了自身能力。对小学美术教师而言,更应该让美术教学贴近生活实际,不断改进生活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本文将简述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油画笔下的深圳"秉持"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理念,围绕"如何用油画呈现我们城市的文化之美"开展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形成开放多元的成果,为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改革探明了一条可行且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更注重学生的素质发展,这不仅对于传统教育进行了有效的打击,更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局面。美术鉴赏是高中美术课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美术鉴赏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提高自身的鉴赏与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体会人文精神等。然而。由于美术鉴赏起步较晚,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可以借鉴的教学经验,导致美术鉴赏课与实际生活严重脱离,因此,如何完善美术鉴赏课成为高中美术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汪勇 《考试周刊》2009,(19):176-177
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睁开发现美的眼睛。这一点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美,认识生活中的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让学生形成真正的鉴赏能力并非易事,达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教学的"深入浅出",即通过激发学生对美的认知需要,并在其驱动之下生成鉴赏能力,能够在鉴赏过程中准确地表达鉴赏对象美在何处。这种由内而外的美术鉴赏教学思路,是美术鉴赏教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1,(19):151-152
初中美术课程这门课程在于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在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乡土资源是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一大来源,乡土资源和初中美术教学相结合十分必要,可以让美术在教学中的根本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2.
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种目的的实现,首先要有一个"美"的课堂,要让"美"充满美术课堂的每个角落。美术教师要营造美的课堂环境、创设美的课堂情境、使用美的教学素材、运用美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美的心灵,从而提高美术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新课改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绩,但从当前高中美术教学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对美术欣赏教学不重视,这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策略,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想方设法加强美术欣赏教学,让学生在美术欣赏中感受到美的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美术教育在中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对其给予高度重视.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美术教学注重对学生美学素养的培养,既要求学生对美的事物要有欣赏能力,也要对审美文化有鉴别能力和创造能力.但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美术教学仍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和教学评价僵化等问题.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引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将美术教学活动与日常生活相融合,让美学知识生活化、形象化,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美学之美.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人们对于初中的美术教学越来越重视。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美术教学,在初中的美术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应将重点放在美术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中,让学生学习美术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应对美术的课程,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具备生活情趣和气息。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对于美术的鉴赏教学,是初中美术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1]。  相似文献   

16.
周奕 《考试周刊》2014,(82):192-193
传统的美术教学重视技能技巧的模仿和训练,忽视了幼儿对于所表现内容的感受、理解和欣赏。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主题活动课程成了整合课程中比较普遍的一种实践形式。在课题组的引领下,作者在传统美术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了主题背景下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并大胆进行了尝试。在研究与实践中,努力让这份"灵动的创意",成为幼儿园中一道"流动的美"。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正处于正确的审美取向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美术课程不仅教学生欣赏美、表达美,更要教学生创造美。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首先要教会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思考观察的事物,感受需要刻画的事物或者需要表达的情感,最终以一个艺术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是一个学生从接受、消化,到最终表达想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美术课程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18.
著名美术家罗丹曾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还要让学生善于发现美。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这需要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应用生活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当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后,其思维能力及想象能力将会随之提升。本文分析了通过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美术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乐趣,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效率,以美育人,创造学生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正在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实现从"学舌"向"创新"的跨度,有着很重要的教学意义。这不仅是学生美术素养的体现,也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表达。本文将结合实例具体谈谈美术课堂教学中"学舌"向"创新"的完美跨度。一、鼓励学生"学舌",提升对于课堂的参与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在学生的培养模式上应当有一个适当的过渡阶段。在学生的知识积累水平仍然有限,自身也不具备太强的审美能力与欣赏水平前,很多时候仍然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