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及综合分析法 ,针对第 2 7届奥运会获金牌前 8名国家所获金牌项目进行统计 ,对比分析各个国家竞技体育强项的分布 ,旨在为加强我国奥运项目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 :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再度显示了强大的威力 ,基础大项和水上项目仍是我们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历届奥运会及各国或地区所获奖牌的结构数量、项目分布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整体呈现“一超两强多弱”的格局,随奥运会影响力的扩大,金牌分布出现分散,获金牌国家数量增多;奖牌第1和前3国家在项目分布上田径、游泳实力雄厚,夺金优势明显;中国在难关性和对抗性项目实力明显,但在夺金大项上存在弱势,国家应大力支持发展我国潜优势项目和夺金大项目,扩大夺金实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数理统计、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中国自1984年以来参加的历届夏季奥运会所取得金牌的数量及项目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女子获得的金牌数多于男子,混合的金牌数呈减少的发展趋势;对历届夏季奥运会获得金牌项目数量进行分析,个人项目获得金牌不断取得进步,集体性球类项目有待加强;中国参赛运动员获金牌数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从第27届夏季奥运会后中国获金牌数在各参赛国中排名较稳定.  相似文献   

4.
研究主办国在拐点前后的金牌分布特征:在拐点峰值时金牌的项目分布呈扩散趋势,拐点出现后,优势项目所获金牌数减少,体能主导类项目的优势易于保持.拐点现象的出现根源于奥运会主办国的三个认知:奥运会需要上升到国家利益的高度来对待;竞技体育本质上是国民娱乐的一部分;大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源泉.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第13~22届冬奥会金牌及奖牌进行统计与分析。主要结论:奖牌的设立日趋完善,女子项目迅速发展;欧洲国家男女运动员实力强劲,欧洲是金牌奖牌强势分布区;亚洲国家在短道速滑项目实力占优,冰球、冰壶、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是美洲国家的优势项目,欧洲国家在冰上雪上项目遍地开花,整体实力强大。冬奥会金牌奖牌的整体格局在短时期内难以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调研、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第32届东京奥运会中国金牌项目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牌项目分布上存在明显的项群特征,金牌总数呈上升趋势;金牌项目主要集中在举重、跳水、乒乓球、射击、体操;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和技能主导类难美性是我国金牌的主要贡献者,贡献率达52.6%;金牌项目与区域经济特征呈现出“马太效应”,东西部竞技实力差距明显;女子获金牌数虽多于男子,但男女获金牌数与人数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28-30届夏季奥运会我国奖牌项目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结论:我国体育代表团中女子所获金牌、银牌、铜牌数量均多于男子;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发现,优势项目得以加强和巩固,奖牌增长空间不大,潜优势项目逐渐增加,实力薄弱项目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弱势项目不断取得突破,集体性球类项目实力有待加强等。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分别从我国参加夏季奥运会60多年中的参赛人数、参赛项目数量、参赛成绩以及所获金牌项目分布等4个方面进行全面细致分析与研究,主要结论:参赛人数呈阶段式变化,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参赛项目数量稳定增加,已基本覆盖比赛所有设项;参赛成绩稳中有升,稳居金牌榜前3甲;夺金点不断丰富,以技能主导类项目为主.发扬优势项目、挖掘潜优势项目是我国打造体育强国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董倪 《湖北体育科技》2017,36(4):307-309
目的旨在探讨历届奥运会中国队所获金牌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在历届奥运会中所获金牌的分布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在历届奥运会中,我国所获的金牌存在一定的男女差异;奥运金牌获得者的分布有地域差异;夺金项目相对集中,缺乏同场对抗性项目的夺金能力。  相似文献   

10.
第十届世界青年跳水锦标赛8月9日-13日在我国的广州市天河游泳馆举行。来自五大洲27个国家的132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A、B组共12个项目的比赛,中国、美国、俄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瑞典等都派出了较强的阵容。经过四天的紧张角逐,12项金牌均有得主——中国获金牌7枚并囊括了女子全部六项冠军,俄罗斯获金牌3枚、美国获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竞技体育部分优势项目52位“金牌教练”的创新过程进行研究。发现“金牌教练”对创新的意义有深刻认识,金牌教练的成功就是他们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结果。“金牌教练”的创新意识表现在通过发现问题、突破传统、追求领先、捕捉灵感进行创新。“金牌教练”创新的内容主要涵盖技术、战术、训练手段和方法以及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谭祝平 《安徽体育科技》2010,31(2):20-23,42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第25~29届奥运会各国和地区所获奖牌的结构数量、项目分布等指标进行分析,以期为下一届奥运会定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金牌的分布已经分散,获金牌国家数量增多;目前中国奖牌数处于第1集团,仅位于美国之后,但金牌数已超过美国,位于第1位;奖牌榜前3强的奖牌项目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游泳、田径等大项上;中国部分优势项目金牌饱和度较高,夺金增长空间不大,国家应重点支持潜优势项目,以扩大夺金点。  相似文献   

13.
金牌后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军团在悉尼奥运会上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不仅创纪录地夺得了28枚金牌,而且首次进入奥运军团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前三名,圆满地完成了使命。随着奥运代表团归国,各种庆贺、嘉奖一浪高过一浪,然而一股理性的思潮也渐渐地汇集到一起:我们是否应该少一些狂热多一些理性?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金牌是重要的,但仅有金牌是远远不够的。一、中国是体育强国吗?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行两个层次的剖析:(1)中国所获金牌在奥运项目中是非主流项目,当我们津津乐道于羽毛球、乒乓球的大满贯时却不知这些项目在西方人眼中正如我们眼中的…  相似文献   

14.
81年我国在第三届世界杯赛中,共获4块金牌,首次打破苏联8年来的垄断局面,男四在我国是发展比较快的一个项目,也是水平比较高的一个项目,是第一个获金牌的项目,也是获金牌最多的项目(7块)。当然我国男四与苏联相比还存在差距,但根据目前发展的水平;通过努力是否可以赶超世界水平作如下分析: 一、我国男四的发展我国男四发展的过程从时间和技术的发展上分为三个阶段来剖析。1、组成和兴起,此阶段为76年以前,内容模仿苏等级大健将三套规定和三套自选编排要求,包括自由体操,技术特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女子水球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国家女子水球队组队之后仅用了7年时间就成为了世界强队,也是我国集体性球类项目中唯一有希望在伦敦奥运会冲击奖牌的队伍。但是球队依然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我国其他女子集体性球类项目巅峰期遇到的境况基本相同。队伍在举国体制、国家重点扶植女子奥运项目和女子水球成为项目突破口等因素的影响下,在国际女子水球项目水平较低的客观环境下快速发展,但是后备力量培养依然薄弱。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应该依靠体教结合,快速转变后备力量缺乏的局面;建立球队长远发展规划,保持球队的可持续发展结构;减弱奥运会战略和金牌战略的影响,大力发展女子水球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第23-29届奥运会金牌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第23-29届奥运会我国金牌项目在各省份之间分布极不平衡,其金牌数量与各区域人口总量和经济总量成正比;东中西三大区域的金牌数目和东北、西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地域单元金牌项目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各地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地理环境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差异,决定了我国金牌项目的动态消长及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获游泳(含跳水、水球,下同)金牌总数最多的国家是日本。该国从第2至第12届亚运会共夺得金牌211枚,列各国之首。在一届比赛中获金牌最多的国家是中国。该国在1990年第11届亚运会上共夺得力枚金牌,创亚运史之最。囊括跳水金牌届次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中国自1974年参加第7届亚  相似文献   

18.
在历经连续两届奥运会美、苏之间相互抵制之后,由前苏联倡议并得到美国和前民主德国的积极响应,第一届国际友好运动会于1986年7月5~20日在莫斯科举行。来自世界各大洲5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选手,参加了18个项目175枚金牌的角逐。这是自1976年梦特利尔奥运会后十年来苏、美、民主德国之间的首次交手。东道主前苏联共获118枚金牌,美国以金牌42枚列第二,前民主德国与罗马尼亚各获金牌7枚,我国获4银4铜牌。这届运动会共创6项世界纪录。从此又一世界大赛诞生  相似文献   

19.
世界女子马拉松项目竞争格局的演变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等对世界女子马拉松项目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分析该项目的世界格局与发展趋势,结果发现:女子马拉松项目相对集中,优势国家特征明显。29届奥运会我国在该项目的目标定位是夺取金牌。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各国体育竞技能力的普遍增强,奥运会金牌争夺日益激烈,各个项目金牌的含金量也有着明显区别,湖北省连续六届奥运会都夺得金牌,这对于一个中部省份,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能够拥有这一荣誉,它既是坚持奥运战略的精神财富,也成为认识和探索竞技体育制胜规律的重要实践依据。通过对湖北省24年来体育管理与训练、体育资源等方面的分析,得出能连续六届奥运会夺得金牌的内外因素,旨在为2008北京奥运会湖北体育夺金、争光进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