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说隋大业十一年雁门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隋大业十一年隋炀帝被突厥围困于雁门郡城的突发事件,分析了隋王朝和突厥的关系由和睦转为对抗的背景、原因及其后果。隋炀帝好大喜功,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处置不当,征讨高句丽连遭失败后又遭东突厥始毕可汗围困羞辱,皇帝政治威权一落千丈,终致败亡。  相似文献   

2.
古典章回小说《隋炀帝艳史》为明末世情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作品实际,简单论述《隋炀帝艳史》对《红楼梦》创作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环境描写方面,更有人物塑造、簿册异人等结构情节的影响。《隋炀帝艳史》的成就虽无法与《红楼梦》相提并论,但它给《红楼梦》的创作带来了一定的启发性,《红楼梦》的伟大在于继承前者的同时又有所创新,因而小说才有了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隋炀帝与佛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隋代是我国佛教发展较快的一个历史时期。除隋文帝发挥较大作用外,隋炀帝在发展佛教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兴建了大批佛寺、像塔。二、搜集、整理、翻译、缮写了大量的佛教经卷。三、广度僧尼。四、支持智颇创建了当时最大的佛教宗派——天台宗。五、支持三论宗的创建,为其形成创造了条件。隋炀帝对佛教的支持,为唐代佛教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与隋文帝一味地崇佛有很大的不同,隋炀帝实际上对佛教采取了一种既利用又限制的政策,使佛教既能为巩固隋朝统治服务,又不至于过分地耗费财力、物力,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隋炀帝崇佛的原因是他利用佛教为其争当太子和巩固统治服务的。  相似文献   

4.
明代的选举制度在我国的选举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前代的选举制度有所继承和发展,还形成了清代选举制度的基本规模,并且对明代的政治以及整个社会面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明史·选举志》提供了研究明代选举制度系统全面的资料,描述了明代选举制度的基本面貌。本文通过对明代生员词汇:廪生、增生、附生、举监、贡监等进行分类探析来了解明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5.
雁门事变爆发的原因是突厥力量逐渐强大和隋炀帝治国策略的失误。事变得以解决的因素,从突厥这方面来看,是因其骑兵不擅攻下城,隋援军已逼近,季节将要变换,后勤补给又不充分。  相似文献   

6.
明代史学不同与前朝,官方史学日渐衰落,私家史学异军突起。私人史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官方史学的不足,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私家史学何以在这一时期如此兴盛,明代私人史家群体有何特别之处,本文从明代私人史家群体的组成结构、著述目的和史籍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进而发掘明代私人史家史籍和史学理论中的时代特征和史学特色。  相似文献   

7.
明代白话小说传播生态的变迁主要表现为明代白话小说传播外生态变迁、明代白话小说传播内生态变迁、明代白话小说传播新生态变迁等.明代白话小说传播生态的变迁为我们今天重视、构建和营造良好的文学传播新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明代前期八个皇帝尊孔崇儒、大力提倡理学,可谓一以贯之,因而确立了理学的独尊地位。尽管某些理学家参与戏曲创作,剧中歌功颂德,宣扬封建伦理,但也有可取之处。明代前期理学家开始重视经世致用,对戏曲中歌颂建功立业、忠君爱国不无促进作用。明代前期理学家对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的些许否定与其时戏曲中所流露的与传统观念的格格不入也有一致之处。明代前期理学家不以炎凉待人与明前期戏曲对世态炎凉的揭露不无相合。明代前期理学对戏曲影响亦非仅只负面或仅只正面所能概括。  相似文献   

9.
《金瓶梅词话》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酒宴场面,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明代酒宴习俗等丰富多彩的酒文化内容,为了解与探讨明代酒文化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形象生动的历史佐证.可以这样说,一部《金瓶梅词话》实际上是一段明代酒文化的历史,一幅明代社会酒宴习俗的“社会风情画”.  相似文献   

10.
短篇小说创作周期短,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小说创作受时代哲学思潮影响。明代前期,朱学占统治地位,明初的短篇小说创作大部分在于结束元末乱世后对道德的重建。明代中后期,市民阶层的生活情况及思想观念发生变化,阳明心学的崛起对小说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明代末期,内忧外患的压力使得思想界重新反思,小说创作已从重情到重理,更加关心现实,说教气味更加浓重。本文通过对明代短篇小说等作品的分析,探讨了明代哲学思潮对短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郑和下西洋与明代海洋文学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大大推动了明代海洋文学的繁荣与发展,并使之成为继宋元海洋文学之后的又一座高峰.一是进一步扩大明代海洋文学创作者的视野.既继承了宋元海洋文学所具有的海洋文化的开拓性,又表现出明代独有的对海外事物更主动的追求.二是促进明代海洋文学创作体裁的多样化,使小说、歌赋、戏剧、碑文等成为明代海洋活动的艺术表现载体.三是拓宽了明代海洋文学的创作题材,在航海技术、海洋贸易、海外关系,文化交往、海洋神灵、海外风物、海防意识等诸多方面得到充分的展示.  相似文献   

12.
隋炀帝巡狩的特点是频繁、滞留时间长、规模浩大.对他各次巡狩的目的要具体分析.对他的巡狩不能做过高的评价,因为它给民众造成极大伤害,也没有达到威慑敌人、巩固统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池州明初"三元"状元黄观和明末复社领袖吴应箕的科考之路,论述了明代科举制度的形成原因、历史功绩及其弊端。通过对两者科举历程的比较,剖析了明代科举制度由草创到形成、由发展到日趋完备、进而烂熟衰落的历史变迁过程,展现了科举制度对明代人才选拔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对我们今天的教育考试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三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明代灾害史的研究日趋深化,从长时段的对明代进行整体的灾害研究再到区域性研究以及具体灾种的研究,不断细化,其间兼而探讨了明代灾害与政治、经济以及明代荒政、荒政思想等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上,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与自然科学学者都在不断相互借鉴;从研究区域上,明代灾害史研究主要关注北方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黄河流域地区,其次为江淮地区的安徽、江西等地,最后是南方的福建和贵州等地,西南地区的四川、重庆地区灾害研究则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15.
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与“明代僧兵抗倭”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与“明代僧兵抗倭”的史料分析,还原了隋末唐初、明代少林寺僧参与政治与军事文化的历史事实。“十三棍僧救唐王”与“明代僧兵抗倭”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对少林武术文化的历史记忆,进一步丰富了少林武术文化“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二者文化价值取向趋同,一致指向“匡扶正义、维护国家与民族利益”的精神层面。“十三棍僧救唐王”培育了“明代僧兵抗倭”的精神规范与价值取向,而“明代僧兵抗倭”演义了“十三棍僧救唐王”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6.
明代前期一百四十年间,皇权膨胀,朱学独尊,台阁文风盛行。在如此环境下,楚辞研究情况冷清,鲜有专著面世。本文以明代前期政治、文化、文学的特征为基础,为屈骚的意义与价值作出新的定位,论述了明代前期楚辞学的研究旨趣。  相似文献   

17.
明代庄子学是断代庄学史研究中比较薄弱的一环,前人对明代庄子学的研究较少.综述前人在明代庄子学方向上进行的研究,为学者继续深入研究明代庄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瑀及妻杨氏合葬墓志铭》是明代督察院副都御史刘瑀及其夫人杨氏的墓志铭。志文记载了刘瑀的世系、姻亲交游、仕宦经历、子嗣情况等内容。志文记载刘瑀的仕宦经历弥补了史籍的缺失,是研究明代官场生活的重要新资料。志文中对其夫人杨氏的相关记载,对于明代女性日常生活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该墓志记录的“赐祭葬”礼俗,也为进一步研究明代丧葬文化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9.
明代宦官与经济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热点问题之一,相关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本文主要对明代宦官与明代经济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以进一步丰富、完善关于明朝经济、政治史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并不完全是新生的事物。明代中后期就存在着以图书业为核心的比较繁荣的文化产业。明代中后期图书业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书坊刻书业的繁盛。坊刻以市场为导向,从而生产图书产品,并在技术和运作上不断完善。明代中后期,书坊业已在无形中按照产业化的模式经营图书业,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了今天所兴盛起来的文化产业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