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在对1616个宾语为"一+量词+名词"的"把"字句进行分类统计的基础上,从语用、语义、语法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显示:"把+一+量+名词"句式从语用角度来看,主要用于对某一事件,某一人物的行为和某一原理进行描写和叙述. "一+量+名词"作为宾语主要出现在表示位移的"把+宾语+动词+介词短语"和"把+宾语+动词+趋向补语"的句式中."一+量+名词"作为"把"字宾语,当名词与所指对象具有不可分离的从属或连带关系、或所指对象就存在于交际双方所处的环境之中、受话人可以看到或识别出来时,这一格式为"定指";当"一+量+名词"仅仅虚指该成分所代表的事物,这个事物是否存在于特定语境中,发话人也不清楚时,这一格式为"不定指".  相似文献   

2.
"想 V N"和"想 N V"是两个语序不同而语义相近的同义结构,进入这两个结构的动词和名词的语法性质及语义特征都对结构是否成立有着制约作用,同时,这两个结构在逻辑重音、预设内容、信息焦点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3.
"想+V+N"和"想+N+V"是两个语序不同而语义相近的同义结构,进入这两个结构的动词和名词的语法性质及语义特征都对结构是否成立有着制约作用,同时,这两个结构在逻辑重音、预设内容、信息焦点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4.
谢若秋 《考试周刊》2008,(17):72-73
本文对汉语中"相 V"结构中"相"的一种用法,从有争议的作指代性副词还是作代词谈起,认定其为置于谓语之前的宾语,作指示代词.并结合这种用法的一些实际用例,说明"相"在"相 V"( 宾语"O")式词组中,其词性已演变为助词:在"相 V"式的词中则演变为词缀,对这些相关用法的发展演变进行描写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句子所表示的时间性命题通常是由动词和与之共现的其他句子成分共同所表达的。这些句子成分包括具有参照时间义的时间名词、时间副词,也包括动态助词和趋向动词、语气词等。它们在组合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着时间特征一致性的原则。本文从实际语料出发,通过对"V 了1 NP"和"V 了1 NP 了2"两句式与参照时间组合的比较和分析,试图揭示这两句式的某些时间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下"用作动量词最早表示动作量,后来也表示时间量。根据动量结构中的动词和宾语的不同性质,"数词+下"有时在宾语前,有时在宾语后。一定条件下,"数词+下"用在同一宾语前或后都说得通,且两种情况下结构意义基本相同;有时,同形的"V+宾语+数词+下"或"V+数词+下+宾语"有两种语义,该歧义现象的产生是结构中的"V"和宾语的双重作用的结果。语言教学中,要注意区分结构中动量词"下"表示的不同语义。  相似文献   

7.
"想+V+N"和"想+N+V"是两个语序不同而语义相近的同义结构,进入这两个结构的动词和名词的语法性质及语义特征都对结构是否成立有着制约作用,同时,这两个结构在逻辑重音、预设内容、信息焦点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分析了"V (了) 他 数量短语"这一结构格式内部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其不同主要是由"V"的性质以及数量短语的特点引起的.本文试用"V"的价以及结构中"他"的实指和虚指来对这一结构做简单的说明.  相似文献   

9.
刘宇 《海外英语》2015,(2):67-68
"个"是现代汉语中运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量词之一。在特殊结构"V+个+VP"结构中"个"的性质标志也引起了语言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有学者认为,"个"是宾语标记,有学者则认为是补语标记。本文从"个"的起源和发展入手,探讨了"个"从量词向宾语标记的渐变以及从述宾结构向述补结构的渐变,并比较"个"与"得"的异同,揭示了"V+个+VP"中"个"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汉语中,动词"读"常带"文字"或"文字类作品"作宾语,如读书、读报等.但有时也可以带"非文字类"宾语,如读夫、读江等.本文尝试从语义学角度对这类语言现象进行解释.我们认为,这是"读"与"宾语"语义双向选择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转喻、隐喻机制及类推原则与经济性原则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能否带宾语是区分动词和性质形容词的一条重要标准,但这条标准并不能区分所有的动词和性质形容词。本文所研究的词的范畴是这一类能够受程度副词修饰,也能够独自带宾语;带了宾语之后不能同时受程度副词修饰的词,叫作带宾形容词。带宾形容词有动态化的趋势,这一趋势是渐进的,比较缓慢。在此前提下,本文认为"形容词+宾语"中的形容词词性仍为形容词,研究了带宾形容词的用法,对"形容词+宾语"结构中宾语的语法角色类型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形容词带宾语时标记元素进化的三阶段,以及"形容词+宾语"结构的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在“(V+O1)+O2”(动宾组合+宾语)结构中,动宾组合“V+O1”和宾语O2的组合有三种音组模式,其中的“2+2”音组模式已成为优势音节组配方式。“(V+O1)+O2”结构中的宾语O2大部分是体词性宾语,少数是谓词性宾语,体词性宾语是宾语O2的典型性宾语。  相似文献   

13.
动结式"V破"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常见的结构.作为动结式第二成分的"破",既可以表示"完整的东西受到破损"这一具体结果,又可以表示"真相显露"及"突破、破除"这样的抽象义,这一实一虚的语义对与"破"搭配的动词以及"V破"后的宾语都有一定的选择和要求,这是概念整合的效应.文章首先描写和分析了"V破1"、"V破2"两者在句法语义方面的不同表现,然后从历时角度考察了"V破"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最后揭示了这一结构产生、演变的动因,并从认知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14.
姚晓霞 《现代语文》2006,(7):108-108
近年来,"试水"一词频频见诸于新闻报端,这个词本为一个自足的词,后面不需再带宾语.但随着这个词本身词义的转移,现在出现了一种新现象,就是"试水"后面逐渐带上了宾语.在此我们就讨论一下"试水"词义的转变及其带宾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从语法形式上看,<水浒全传>中"被"字所介入的宾语较为丰富和复杂,不仅包括名词、代词和词组,还包括双宾语和插入性说明成分.这一现象反映了近代汉语时期被动结构由简到繁的发展趋势.从语法意义上看,"被"字句的介词宾语可以是行为的主动者、行为的凭借与工具,甚至还可以是行为的受动者."被"字句的介词宾语常常可以省略.但在"被…...  相似文献   

16.
吕志敏 《现代语文》2007,(11):21-22
重动句指谓语动词后带宾语,再重复动词后带上补语的一种单句,在现代汉语口语和口语色彩较浓的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比如"他看书看入迷了""我们等你等得不耐烦了"等.重动句是一种结构固定的句式,即"动宾 动补"的形式,可以用"SV OV C"来表示,其中S表示主语,V表示原动词,V表示重复的动词,O表示宾语,C表示补语,V与O构成动宾短语V O,V与C构成动补短语V C,该短语有时带上宾语.重动句核心就是由这两个动词短语构成的.  相似文献   

17.
纵观近几年各地市的几何压轴题,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运算能力为核心展开,命题趋势上大致形成两类:一是通过算证"确定性图形",考查学生推理发现单一图形的性质;二是通过观察探究图形的"几何变换",计算(证明)多个图形运动过程中变与不变的关系.这也与《课标》第三学段中图形与几何的内容相吻合,体现了中考命题的一致性原则.下面以2019年莆田市九年级中考质检数学卷第24题为例,探讨对几何压轴题中的"几何变换"与"解确定性图形"的思考,从战略的层面加深对试题的把握.  相似文献   

18.
"上"用在动词后,可以表示趋向义,也可表示继续义.不同义"V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后接宾语、能否扩展、能否拆开、"V上"中的"上"能否用"下、起来"等替换.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中有一个"V+得个+w"结构,文章从"得个"后成分"W"的类型、"得个"后成分"w"的语义指向、"得个"前"V"的类型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襄樊方言存在大量"V 起个 N"格式的句子.如: 1)他靸起个拖鞋到处跑. 2)她披起个头发在那儿疯玩儿. 3)他马起个脸好像别人欠他五十斗陈大麦. "V 起个 N"结构似乎可以理解为"V起一量N",比如例1)可以改换为:他靸起一双拖鞋到处跑.数词"一"常常省略,量词可以换成个体量词"个".然而,对于例2)、3)就不能做此变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