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琴 《青年记者》2017,(2):120-121
新闻专业课程具有应用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等特点,这对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及其教学改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根据新闻专业课程的应用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开展新闻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如何将理论和实践较好地结合,一直是新闻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南京师范大学新闻系于2005年秋季新开设了一门实践性课程——《采写编评一体化》,该课程在学生完成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和评论四门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后,由四名教师打破课程壁垒,通力合作综合指导,学生组建模拟编辑部自主运作,完成出报的各个环节工作,并最终印刷报纸。在一学期内,学生采编四开四版报纸5期7个版本,采写稿件541篇,拍摄新闻图片150余幅,较好地掌握了基本的新闻业务技能。一、整合课程力图解决三大矛盾我国新闻学本科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王永伦 《报刊之友》2013,(7):149-150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是普通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业务课程。但该课程面临挑战、困境重重,出现教学理论性过强,新闻实践不够精深等现象,学生新闻专业发展理念缺乏,未养成热爱新闻的习惯等问题。将“课前新闻播报”引入课堂,将在课堂内外建构专业化与习惯性新闻实践。为此,在阐述“课前新闻播报”内涵及应用的基础上,探析其在养成学生关注新闻、热爱新闻的习惯,有助于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专业意识、培养其职业志趣等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新闻写作教学应重视基础理论的阐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闻传播学教学领域,人们往往将《新闻写作》这门课定位于新闻专业学生必修的新闻业务课。更多地强调新闻写作是一门技能训练课,在教学中大多数也以传授写作技能为主,很少涉及新闻写作理论的阐述。一位著名的新闻传播学教授,在个人博客的文章中就有这样的观点,说:讲授新闻业务课需要的是经验和实践,对课程内容的理论深度要求不高。  相似文献   

5.
蔡雯 《当代传播》2021,(4):45-48
新闻传播学科担负培养新闻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加之新闻学专业与社会舆论和意识形态的特殊关联,尤其需要与价值观教育相融合.我国新闻教育既有对西方新闻教育的学习借鉴,又有因专业理念和培养目标差异的意见分歧.近几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主要针对当前的社会问题和学生思想状况,将新闻专业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合而为一.此外,业务课教学和专业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是新闻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银燕 《采.写.编》2016,(5):141-143
与其他专业不同,新闻专业除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外,出于新闻的社会效应,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实地走访、深入调查,为社会大众提供真实、有效的新闻资讯,以此来满足社会大众对信息的需求和社会知情权.为此,本文从内蒙古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内蒙古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7.
李斌 《新闻界》2009,(1):185-187
新闻网站与传统大众媒介不同,对新闻专业教学实践具有特殊意义.新闻专业教擘需要拓展新的实习基地和扩大毕业生就业渠道.新闻网站也需要新闻专业教学力量加盟,为新闻网站的内容创新和业务经营献策出力.新闻网站建设和新闻专业教学要努力突破"为实习而实习"的被动状态,实现双赢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乔秀峰 《传媒》2019,(5):85-87
新闻专业对实践要求非常高,但是在我国的高校新闻专业教学中却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或者学生实践能力无法满足行业需求等问题。本文结合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在简要阐述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困境的基础上,分析了项目化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优势,并重点从三方面入手提出了项目化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张霆 《东南传播》2010,(7):65-66
长期以来,高校新闻专业重理论而弱实践的育人模式,日益不能适应当下社会环境中新闻专业大学生的成才要求。科学合理地界定新闻业务课程教师在新闻专业教学中的角色、地位,积极采取灵活巧妙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样教学手段,改善和提高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实效,是提升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准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的新闻教育在规模上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现在全国共有660多个新闻专业教学点。但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正如有文章指出的那样,“新闻单位选人才,并不向传媒学生倾斜,而学生在为不能‘学以致用’困惑的同时,还要承受‘毕业就是失业’的压力。那么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我们认为,充分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教学,实现业务课教学实践化和实践教学课程化是改善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其中,《读报评报》课程的设置就是这一理念的产物。本文即是对这一课程在整个新闻学教育中所占的位置进行阐释,以期引起新闻教育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新闻写作课作为新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业务实践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诸多的教学方法当中,案例教学无疑是使用最广泛、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原因很简单,案例教学通常是以呈现的新闻事实为基础,让学生在活生生的新闻事件中去理解新闻写作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当然也就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高职新闻专业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希望能够通过实践教学改革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一定的强化,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活奠定基础。但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新闻专业虽然已经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尝试性的开展了实践教学探索,然而从整体上看实践教育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还需要具体分析当前高职新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高职新闻专业实践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社会学科,实践教学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检验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新闻采编等业务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毛琦 《青年记者》2017,(23):130-131
作为新闻学专业的传统核心课程,新闻理论课程总结并阐明了新闻活动和新闻事业的基本发展规律.它既是新闻实践的高度理论概括,又能为新闻工作提供全面、系统的指导,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原本应当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新闻理论课程,如今却经常是学生最头痛和忽视的课程,这既有教学“受者”的因素,如年轻学生往往心态浮躁,普遍存在“轻理论、重实践”的实用主义倾向;也有教学“传者”的原因,如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无法运用新闻理论知识及时准确地阐明当前大量涌现的传媒新现象等.因此,要充分认识到新闻理论在学科发展体系中的核心地位,适时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新闻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闻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见习是把新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途径,是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业务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新闻专业的学生进入新闻界的开始,是从学界通向业界必不可少的桥梁.各个学校新闻专业的课程安排中见习都被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所有新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6.
伊文臣 《青年记者》2012,(23):76-77
新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大学新闻专业的教师既应懂得教育教学规律,还必须具备新闻素养.教师的新闻素养不仅会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当教师把新闻素养融入到教学各个环节中时,会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新闻意识,形成牢固的新闻思维.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担任此门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更应具备深厚的新闻素养.  相似文献   

17.
国内新闻学教育发展非常快,相关研究也不少,存在的问题之一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媒体发展需要.新闻采访课程作为国际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新闻采访的基本理论、方法、技巧,更要注重实践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新闻实务素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8.
国内高校传媒专业大学生新闻业务素养普遍存在欠缺,高校、学生和媒体应该共同努力,纵向拉长实践教学时间链条,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横向拓宽实践教学范围,增加传媒专业学生进入该产业的砝码,提高学生的新闻业务素养,把高校传媒专业打造成为传媒人才的孵化基地。一、传媒专业大学生新闻业务素养的现状新闻职业素养主要表现在新闻工作者的理论和政治素养、法律和道德素养、业务素养等方面。如果一个记  相似文献   

19.
新闻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新闻业务作为新闻学中的骨干课程,是培养学生新闻素养、动手能力以及新闻业务水平的关键性课程。新闻业务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及新闻评论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将书本知识实践化、技能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高校新闻专业学科加强实践教学的内容为指导,以学生采写能力的提高效果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学生新闻专业能力为核心,以“高校+政府”模式为例,将合作办学、开放教学定为方向,以加强学生社会认知为主导,构建培养具有新闻专业能力的学生的实践方案,这对推进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培养新闻专业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开拓和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